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秦

作品数:68 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6篇下颌
  • 14篇缺损
  • 14篇颌骨
  • 13篇下颌骨
  • 9篇外科
  • 8篇颌面
  • 8篇口腔
  • 7篇手术
  • 6篇蛋白
  • 6篇睡眠
  • 6篇睡眠呼吸
  • 6篇骨缺损
  • 5篇血管
  • 5篇人工骨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RHBMP-...
  • 4篇单胞菌
  • 4篇牙龈
  • 4篇牙龈卟啉单胞...

机构

  • 5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西安第四军医...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辽宁省总...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作者

  • 68篇马秦
  • 20篇雷德林
  • 18篇程晓兵
  • 17篇张圃
  • 16篇毛天球
  • 10篇于擘
  • 10篇赵晋龙
  • 10篇杨耀武
  • 9篇孙沫逸
  • 8篇陈富林
  • 8篇田磊
  • 7篇李建虎
  • 7篇何黎升
  • 6篇宋红
  • 6篇戴毅敏
  • 6篇刘宝林
  • 6篇韩亮
  • 5篇胡晓光
  • 5篇丁明超
  • 5篇刘彦普

传媒

  • 12篇实用口腔医学...
  • 5篇第五次全国口...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2013第四...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2篇2013年全...
  • 2篇第五届全国口...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量身定做下颌骨
2009年
马秦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牙种植体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数字化咬合模型在陈旧性颌面部多发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字化咬合模型在颌面部陈旧性多发骨折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数字化咬合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术方案设计,通过术后随访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模型外科方法手术效果。结果 通过随访观察,应用数字化咬合模型指导手术方案设计...
陈宇翔马秦
关键词:数字化咬合重建陈旧性颌骨骨折
兔动静脉短路环法诱导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动静脉短路环(AV环)和动静脉束(AV束)植入珊瑚后诱导血管新生的程度,探讨构建带血管蒂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兔36只,解剖分离出左侧股静脉和股动脉及胭动脉分支。AV环组(A组)将胭动脉和股静脉末端切断,近心端行血管端端吻合,形成动静脉短路环,环绕套入天然珊瑚块的侧槽中。AV束组(B组)股动静脉血管束保持血流通畅,不切断,动静脉分开套入珊瑚块的两边侧槽中。植入体外加ePTFE膜包裹隔绝,固定于大腿皮下。2、4、6周行标本的墨汁灌注和血管铸型,墨汁灌注后珊瑚脱钙、HE染色、组织学观察,分析珊瑚孔隙中组织结构和血管新生情况,计数每份标本的平均血管密度,血管密度做计量统计学分析;血管铸型标本行大体解剖和腐蚀后血管分布等观察,了解血管与珊瑚的关系,以及新生血管程度和来源。结果珊瑚植入体内后表面和深部有大量纤维血管样组织生长。墨汁灌注显示血管广泛分布在珊瑚表层和间隙内,结构成熟,4周已贯穿珊瑚块的全层。2、4、6周血管密度逐渐加大,A组(2周276.6±4.67;4周517.20±10.66,6周707.00±11.87)较B组(2周153.60±7.16,4周269.40±6.80,6周279.20±6.53)血管生成密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铸型显示A组血管环周边和珊瑚表层充满小血管,B组血管明屈稀疏。腐蚀铸型显示A组血管环动静脉段芽生和伴行有丰富的小血管,在入口处形成网状结构,并相互吻合;B组主干动脉血管无发芽新生血管,仅有周边伴行的部分小血管长入。结论AV环方法和AV束方法均可以促进珊瑚的血管化,前者诱导血管新生的能力更强。
董青山商洪涛张圃马秦杨镟凝毛天球
关键词:血管生成珊瑚
几丁质/rhBMP_2/胶原复合植骨材料的制备及其异位诱骨活性被引量:17
1999年
本研究采用几丁质作为BMP载体,胶原作为缓释系统,制备出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植骨材料,并对其诱骨活性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几丁质不影响rhBMP2的诱骨活性,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植骨材料植入小鼠股部肌间隙,1周时有软骨围绕材料表面形成,2周时有较多编织骨形成,3周时改建为小梁骨,并有骨髓腔形成,且材料周围无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无变性和坏死的组织学表现.这种复合植骨材料同时为BMP提供支架系统和缓释系统,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陈富林毛天球马秦马秦曹梅讯赵明朱萧玲
关键词:几丁质骨形成蛋白植骨材料胶原
颈阔肌肌皮瓣局部转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颈阔肌肌皮瓣移位术整复口腔组织缺损的应用解剖、分类,移位术方法及整复效果。方法:2005年4月~2010年9月,采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内舌、颊、下颌,口底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6~80岁,平均46岁。颊粘膜癌6例,舌癌5例,下颌牙龈癌5例,口底癌3例。口腔颊部、舌部、下颌,口底区原发病灶切除后组织缺损范围:长5.0~6.0cm,宽4.5~6.5cm。采用病灶同侧颈阔肌皮瓣切取,行组织移位转入口腔内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长9.5cm,宽4.5cm。结果:经用这种组织瓣移位术方法完成的19例皮瓣手术后成活良好,皮瓣收缩不明显,口腔组织创面、张口度、舌运动度等口腔功能恢复良好。放疗后皮瓣维持原形态,无坏死、无萎缩。随访显示皮瓣长期愈合良好,无萎缩,适应口腔环境,皮肤组织粘膜化。供瓣区存在瘢痕,部分患者存在轻度影响头、颈部运动。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供明确、解剖恒定;邻近口腔组织缺损部位;皮瓣质地、范围适合口腔缺损整复,移位术后皮瓣成活稳定。
张圃李建虎孙沫逸马秦雷德林杨耀武胡晓光
关键词:颈阔肌肌皮瓣口腔缺损
颞下窝、翼腭窝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颞下窝、翼腭窝为侧颅底的重要解剖部位,该区域内占位性(肿瘤)病变隐匿,病变早期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体征,病变后期则因肿瘤侵犯临近解剖结构的程度和压迫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颞下窝、翼腭窝病变部位深在,病理活检困难,CT、MR...
张圃马秦雷德林董青山谭耀文李兴广
关键词:颞下窝翼腭窝肿瘤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CO_2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和仪器被引量:5
1996年
CO_2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和仪器杨继庆,段新民,龙开平,王斯刚,管忠(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物理教研室,710052)曹建广,雷德林,刘彦普,马秦,王立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颌面外科,710032)利用激光对小血管接合处逐点吻合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病例‘’...
杨继庆段新民龙开平王斯刚管忠曹建广雷德林刘彦普马秦王立军
关键词:血管吻合二氧化碳激光仪器激光外科
个性化钛网支架加非血管化游离骨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
马秦张圃赵晋龙张雅博董青山
BMP珊瑚植于下颌骨表面后的早期组织学表现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局部成骨及与下颌骨的结合情况。方法 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将复合rhMP-2的珊瑚块植于下颌骨表面,用钛钉将其固定,令其与下颌骨表面尽量贴合。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1W,脱钙后局部残留大量空隙,材料周围包绕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内可见细胞增生聚集,间克质细胞增殖分化,大量炎细胞浸润。2W,材料内部细胞增生聚集更加明显,血管成分增多,可见新生骨样组织形成。3W,大量新生骨样组织形成,并有片状钙化的新骨沉积,编织骨形成。6W,珊瑚内大量成骨,新骨融合生长并改建成成熟的板层骨,与颌骨形成完全的骨界面。结论 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早期即可成骨,并可以与下颌骨形成骨结合。
赵晋龙何黎升龚振宇马秦刘宝林
关键词:下颌骨组织学表现人工骨手术方法
钛网成型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钛网成型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移植重建兔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家兔,均建立单侧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用钛网成型重建下颌骨外形后,分别移植自体颗粒骨、骨修复材料和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术后12周取移植骨做组织学检查及Micro-CT检查。应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移植部位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材料已大部分吸收,实验组自体颗粒骨复合奥邦骨修复材料的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与仅用自体颗粒骨移植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钛网支撑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移植能够形成良好的骨组织学结构,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雅博马秦程晓兵王一波杜兆杰雷德林
关键词:自体颗粒骨骨修复材料骨缺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