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坤
- 作品数:34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苷对犬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1998年
- 观察犬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及再灌注期使用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阻断后,心大静脉回流血中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升高,阻断前为0.27±0.04,阻断30min为0.30±0.03,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再灌注后,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继续升高。再灌期使用腺苷,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下降,再灌注60min对照组为0.33±0.02,腺苷组为0.28±0.04(与对照组比,P<0.01)。同时观察腺苷对血清CPK变化的影响。结论: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膜流动性具有保护作用。
- 刘兵马淑坤贾国良郭文怡李伟杰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误及与再通的关系被引量:13
- 1994年
- 分析了3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误及与再通的关系。发现溶栓治疗院外耽误2.0h,院内耽误3.9h;随着溶栓时间延误的延长,冠脉再通率有下降的趋势。文中对造成时间延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 张玉顺贾国良马淑坤
- 关键词: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 时间因素在急性心梗药溶和自溶中的意义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分析了时间因素在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和血栓自溶中的作用和意义,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手术共23例,结果为,自溶病例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冠脉总自溶率为39.1%,在发病后4-10小时内,作冠脉内溶栓,全部病人的冠脉恢复通畅,未发现时间因素对恢复血管再通有明显不利影响,提示尽管有血栓自溶,也应积极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在发病10小时内,单纯对溶解血栓来说,仍为时不晚。
- 马淑坤李兰荪区昔禧贾国良陈兰芳赵南平黄志兰江海寿王锡海
-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
- 冠状动脉造影250例并发症的防治
- 1991年
- 作者报道我院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50例,299例次,采用Judkins法,每例均作左冠、右冠及左心室造影,全部获成功.并发症以心律失常最多,其中室早144例次(48.2%),室速75例次(25.1%),室颤2例次(0.7%),窦缓80例次(26.8%),窦停37例次(12.4%),其他有病理性Q波1例次,败血症1例次,及局部血肿8例次(2.7%),无死亡.主要经验是:①加强术前准备.包括患者全面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细致挑选造影器械,以缩短造影时间,增加成功机会.②术中连续细致地监测心电图及主动脉内压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李兰荪郑笑莲贾国良马淑坤钱学贤区晋禧郑昌柱陈兰芳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 酚妥拉明与硝基甘油联合静滴抢救高血压急症被引量:1
- 1992年
- 观察了酚妥拉明10mg与硝基甘油2mg加入10%葡萄糖、10%含钾葡萄糖或平衡盐液250ml内联合静脉滴注,在高血压急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经5~10min(液体用量约为50~100ml)的治疗,20例病人的血压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其中收缩压和平均压下降明显,舒张压下降也较明显,但平均心率无改变。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 叶文胜马淑坤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 1989年
- 为了观察冠状动脉主支狭窄的受累支数不同时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初步探讨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的关系,笔者于1985年对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病人同时作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如下:一。
- 马淑坤郑笑莲贾国良杨少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心血管造影血液粘度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桨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附58例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被引量:2
- 1992年
- 对46例冠心病患者及32例年龄相近的正常人的血桨血栓素B_2(TXB_ 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的含量及两者比值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冠心病患者血桨TXB_2含量增高,6—keto—PGF_(1α)含量下降,两者比值明显升高;(2)冠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与冠脉造影正常的正常对照者相比,TXB_2水平、TXB_2/6—keto—PGF_(1α)比值增高,而6—keto—PGF_(1α)水平下降;(3)血浆6—keto—PGF_(1α)含量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 侯英萍马淑坤
- 关键词:血栓素前列腺素
- 微量全血化学发光法对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的研究
- 1993年
- 用微量全血化学发光法测定CAD患者PMN氧化代谢功能。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UA、AMI患者PMN活性显著增强(P均<0.01);AMI患者溶栓治疗后PMN活性较治疗前显著增强(P<0.05)。提示在C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MN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 张玉顺马淑坤马梃光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中性粒细胞冠心病
- 犬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变化被引量:3
- 1995年
- 作者观察了犬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阻断后,心大静脉回流血中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升高,阻断前为0.27±0.01,阻断15min为0.29±0.01,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下降.随缺血时间延长,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明显升高,阻断30min为0.30±0.01,阻断60min为0.32±0.01(与阻断15min比P<0.05).再灌注后,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继续升高.中性白细胞荧光偏振P值与血清CPK浓度呈正相关(r=0.89,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并与血清CPK值密切相关.
- 刘兵马淑坤贾国良郭文怡李伟杰
- 关键词:嗜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
- 冠脉侧枝循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引量:2
- 1994年
- 冠脉侧枝循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廖禹林,李兰荪,马淑坤,陈士良(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关键词 心肌缺血;侧枝循环;侧枝返流;狗中图法分类号 R541.4冠状动脉阻塞后,其侧枝循环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1,2],但由于方法上的限制,国内外对冠脉侧枝循环的...
- 廖禹林李兰荪马淑坤陈士良
- 关键词:心肌缺血侧枝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