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治疗前后的超声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评估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再通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4年7月因单侧症状性ICAO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45例。根据再通治疗手术方式,分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组32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组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管再通率、术前与术后病变血管内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1)45例患者血管再通率84.4%,CAS组与CEA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7.5%、7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665)。(2)两组再通患者治疗前后颈内动脉远段内径比较,CAS组(t=-5.217,P<0.001),CEA组(t=-5.05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前侧支开放数量及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再通者患侧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恢复正常(P<0.001)。结论血管超声可用于评估单侧症状性ICAO患者再通治疗前后病变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侧支循环的变化,是血管再通治疗前后简便、可靠的评估手段。 杨炀 孟璇 王欣 张培丽 马东梅 雷丹 孙守元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超声评估 超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评估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病变部位分布、病变程度及引起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纳入2016年10月~2018年7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收住41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发病48小时内入院,... 张培丽 孟璇 王欣 马东梅 雷丹关键词:颈部血管 颈部血管病变 急性缺血性卒中 文献传递 颈内动脉狭窄急性血栓闭塞一例 被引量:2 2020年 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突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颈内动脉闭塞。患者81岁,男性,因右眼视物不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ICA)近段粥样硬化斑块致重度狭窄,斑块顶部纤维不连续,斑块内低至无回声特征(斑块内出血),检查过程中突然出现狭窄即后段ICA血流信号消失,诊断为急性血栓形成、ICA闭塞。通过临床给予“双抗”治疗并超声动态随访观察,3 d后血栓溶解,ICA再显重度狭窄特征,于入院第6天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运重建治疗。颈动脉超声为颈动脉狭窄急性血栓形成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培丽 孟璇 王欣 杨炀 任军 马东梅 雷丹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 血管闭塞 急性血栓 超声检查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急性颈动脉血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血栓的超声评估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急性颈动脉血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血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9月因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管超声检查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急性颈动脉血栓患者42例。根据血栓的声像特征和随访,将患者分为单纯血栓组19例,混合血栓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血栓)23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栓声像特征、血栓随访变化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组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混合组(χ^(2)=6.019,P=0.029)。2组患者病变回声、与血管壁之间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93,P<0.001;χ^(2)=27.649,P<0.001);2组血栓活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与混合组血栓发生部位与病变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栓变化及预后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无创评估急性颈动脉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血栓的声像特征和动态观察血栓的演变,有助于两者鉴别。 张培丽 孟璇 王欣 马东梅 雷丹 杨炀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闭塞 中青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的超声检测及机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中青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ryptogenic ischemic stroke,CS)患者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诊断价值及卒中机制。方法 70例中青年CS患者为CS组,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TCD并进行发泡实验,配合Valsava动作检测PFO及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间隔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血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比浊法测定。结果对照组和CS组PFO检出率分别为5.71%、92.86%,RLS轻、中、重度发生率分别为5.71%、0.00%、0.00%及11.42%、41.42%、40.00%,PFO合并ASA发生率分别为1.43%、18.57%,PFO合并DVT发生率分别为2.86%、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CS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TCD发泡实验,配合Valsava动作诊断中青年CS的PFO具有较高敏感性,适用于PFO的筛查和诊断。PFO致CS的机制可能与反常栓塞的形成有关。 王欣 马东梅 孟璇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脂、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确诊的160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4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无颈动脉狭窄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入组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血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SOD、MDA、IL-6、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狭窄组的TG、TC、LDL、MDA、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和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重度狭窄组、闭塞组以上指标的异常变化比中度狭窄组明显(P<0.05)。结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血脂异常、抗氧化能力降低及炎性细胞因子增多,且随狭窄程度加重而更加明显,为该类患者临床防治用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王欣 马东梅 孟璇关键词: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诊126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118例无颈动脉狭窄的人群询问病史,监测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结果两组间年龄、饮酒率无显著差异,狭窄组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王欣 孟璇 马东梅 童明辉关键词:无症状 颈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应用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0例高危人群行CDFI和TCD常规检测,其中49例(98支动脉)确定为单侧或双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通过CDFI对颅外段ICA的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等的检测,TCD对颅内Willis环动脉的检测,确定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经颈脑血管造影(DSA)检测证实;将CDFI、TCD及两者综合结合分别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SA结果显示ICA重度狭窄50支,闭塞16支,阴性32支。CDFI、TCD及综合结果与DSA符合分别为87支、83支和97支;敏感性分别为89.57%、84.69%、98.13%;特异性分别为85.80%、76.11%、和100%;准确率分别为87.88%、84.69%、98.98%;两者的综合结果明显提高了准确率(P<0.01)。结论:CDFI和TCD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无症状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一种可靠安全的综合检测方法。 王欣 孟璇 马东梅 郭方舟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DSA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无症状性 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2年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银杏叶片组,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银杏叶片组灌胃银杏叶片40 mg/kg,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20、10、5 g/kg,假手术组和脑缺血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 mL/kg),1次/d,连续7 d。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夹闭或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腺苷三磷酸、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乳酸、丙二醛水平显著增加(P<0.01),腺苷三磷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异常改变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王欣 张培丽 雷丹 马东梅 杨炀 孟璇关键词:脑缺血损伤 腺苷三磷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长期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状况。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服用氯丙嗪(5~10年)患者为氯丙嗪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服用氯氮平(5~10年)患者为氯氮平组。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状况;测定空腹血糖(FP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氯氮平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氯丙嗪组(P <0.05或 P <0.01);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血 FPS、TG、TC、LDL、ox-LDL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氯氮平组明显高于氯丙嗪组(P <0.05或 P <0.01)。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部、颅内动脉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与其引起的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及抗氧化能力降低有关。 王欣 马东梅 孟璇 王有德关键词: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颈部 颅内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