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霁
- 作品数:3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改良胫前肌外移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2005年
- 目的: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松解,改良胫前肌外移手术方法治疗1岁2个月~7岁3个月儿童先天内翻足48例(60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3例(54足)例病人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6年,优32例(41足),良9例(11足),优良率96%.结论: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并改良胫前肌外移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
- 刘中坡聂志红霍霁
-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软组织松解术
-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 2022年
- 2015年7月~2020年1月,我们采用改良张力带复位固定治疗21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9~76岁。均为闭合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2~7 d。1.2治疗方法椎管内麻醉或股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位。先使用1号可吸收线拉拢缝合粉碎骨块表面筋膜组织,并采用Krachow法缝合髌韧带两侧,用1.2 mm克氏针自髌骨近端骨折块贴近关节面处向髌骨近端钻2个通道,将缝线两端拉出待用。患者膝关节屈曲30°,使用点状复位钳临时夹持复位,同时助手左手示指自关节腔内协助复位,沿髌骨纵轴置入2枚以上2.0 mm带孔克氏针,0.8 mm钢丝绕髌骨环形拉紧收拢骨块,将髌韧带两端缝线自髌骨近端拉紧打结,用0.8 mm钢丝8字形自髌骨前屈膝30°位捆扎骨块,活动膝关节确认骨折稳定,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后,逐层关闭切口。
- 智新力赵丽娟霍霁赵智远张涛孙利明康献刚
-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带孔克氏针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铁线透骨草提取物通过Ca2+/NFATc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铁线透骨草提取物通过Ca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均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对所有大鼠行骨折造模,造模结束后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铁线透骨草提取液灌胃(100、400 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溶液灌胃(5 ml/kg)。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骨折端愈合情况并进行评分;检测骨密度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骨痂组织病理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血清Ca、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骨折部位肌肉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NFATc1蛋白表达。对铁线透骨草提取物中所含活性成分收集与筛选,并对有效成分-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评分、骨密度明显降低,Ca、TNF-α、IL-6水平及p-NFATc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经不同剂量铁线透骨草提取物给药后,骨折愈合评分、骨密度均明显提高,Ca、TNF-α、IL-6水平及p-NFATc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铁线透骨草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谷甾醇(sitosterol)、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Ca2+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是sitosterol,结合能为-6.24,与NFATc1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是sitosterol,结合能为-6.81。结论铁线透骨草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骨折的愈合情况,并且可能通过调节Ca2+/NFATc1通路,进一步影响炎症反应。
- 康献刚牛军强赵冬霞霍霁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愈合
- 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9例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扶拐情况、假体位置。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复位困难改为常规后外侧入路(所有指标不予考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6(19.4±11.3)个月。术后1例出现严重低血钾、低蛋白血症,转ICU治疗后好转;1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1个月后痊愈;术后无关节不稳及脱位、肺栓塞、股骨骨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13例可独立行走,3例可扶单拐行走,2例仍需坐轮椅出行。末次随访时,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Harris评分54~92(83.1±11.0)分,其中优7例、良8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15/18。结论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通过对后关节囊、外旋肌肉组织的保护可有效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对假体的选择无限制性,对假体的安装角度无特殊要求,临床效果满意。
- 智新力赵丽娟霍霁张方青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偏瘫股骨颈骨折
- 自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护理效果探究
- 2021年
- 探讨自锁骨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实验按照盲选法从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接收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00例参与对比护理研究,患者随机均分到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给予全面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突出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肘关节活动幅度比参照组大、Neer肩关节评分上比参照组高;自锁骨髓内针内固定时间(63.14±1.40)min、术后住院时间(6.23±1.42)d、肱骨干骨折愈合时间(96.90±3.23)d,比参照组(78.23±1.42)min/(10.22±1.243)d/(123.55±3.23)d短,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突出的应用价值,患者愈合速度加快,肢体活动能力整体上提升,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建议临床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 赵莹霍霁
-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护理效果
- 探析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术 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 2020年
- 针对实施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做出讨论,为其提供规范化疼痛护理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接收的病人当中进行随机抽选,共计选出82位符合要求的病人参与此次活动。随后对这些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处理,每组各有41位病人,总共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的病人在手术后接受普通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病人则会在手术后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治疗。待两组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以组别为单位对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做出分析。结果:从病人的疼痛程度方面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手术前以及术后一周的疼痛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从病人的满意度方面分析,实验组的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骨科病人而言,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案。
- 曹晶晶邱子轩霍霁
- 关键词:骨科病人护理效果
- 微创电灼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霍霁郭锐
-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
- 尺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初步探析
- 2022年
- 探讨和研究对于尺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措施。方法 以2020年7月到2022年6月之间因为尺桡骨骨折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本次研究相关条件的60例病人为对象展开本次研究。将病人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人数完全相同的两组,并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参考组患者只接受我院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不但接受我院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还增加了综合护理的内容;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干预以后的前臂功能状况,疼痛情况,肿胀情况;此外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患肢功能有优良率93.3%显著高于参考组病人的76.7%; 研究组病人的患肢肿胀值、VAS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尺桡骨骨折病人来说,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措施有效性同样非常重要,高质量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肿胀、疼痛情况,而且病人的前臂功能也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恢复,此外好的护理也能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唐华玲霍霁
- 关键词:尺桡骨骨折护理
-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并可吸收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并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5例,采用PKP联合CPC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Cobb角度。结果疼痛于术后1周内明显缓解,术后随访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适应证正确,PKP联合CPC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使伤椎即刻稳定,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
- 智新力霍霁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赵智远张涛
-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7年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2~7d(平均3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无术后疼痛、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情况发生。结论对于>7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刘中坡聂志红霍霁纪江峰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人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