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杨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刑事
  • 6篇侦查
  • 5篇刑事诉讼
  • 5篇诉讼
  • 2篇审判
  • 2篇犯罪
  • 1篇电子监听
  • 1篇毒品
  • 1篇毒品犯罪
  • 1篇心理痕迹
  • 1篇刑事审判
  • 1篇刑事审前程序
  • 1篇刑事司法
  • 1篇刑事诉权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刑事执法
  • 1篇讯问
  • 1篇侦查程序
  • 1篇侦查方式
  • 1篇侦查机关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公安...

作者

  • 10篇陶杨
  • 5篇樊学勇
  • 1篇吕良

传媒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检察实践
  • 1篇吉林公安高等...
  • 1篇福建公安高等...
  • 1篇法商研究
  • 1篇北京人民警察...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河北公安警察...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 5篇2005
  • 5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我国侦查立法体系之完善被引量:1
2005年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当前讨论的热点,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侦查程序也是近来探讨较多的问题。考察域外一些国家刑事诉讼法典中的侦查立法体系,可以借此审视当前我国侦查立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必须立足于刑事诉讼制度的整体性考虑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侦查立法体系。
樊学勇陶杨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侦查比较法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中拘捕与羁押制度分立问题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羁押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顽疾,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出我国羁押制度的内在缺陷。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未对拘捕与羁押进行区分,而设置了拘捕与羁押一体化的结构。这种结构上具有天生的缺陷,是我国羁押中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樊学勇陶杨
关键词:羁押制度刑事诉讼刑事司法法实践
宪法新理念与公安刑事执法
2004年
宪法修正案所体现的一个重大理念就是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在人权保障这一理念上有着内在联系。正是基于这一联系,刑事诉讼法被称为"人权保护的大宪章"。宪法的新理念理应在刑事诉讼中得到体现,作为重要的刑事司法机关的公安机关,应将这一理念在刑事执法工作中予以贯彻。
樊学勇陶杨
关键词:宪法公安机关刑事执法
刑事诉权理论视野下的刑事审判制度改革被引量:12
2005年
诉权理论产生于民事诉讼法学,但从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内在关联来看,诉权理论也可成为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之一,刑事诉权与刑事审判权仍是构成刑事审判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提上立法日程之际,运用刑事诉权理论来分析我国现行刑事审判制度中的一些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在现行审判制度下,诉权不能主导审判进程,诉权与审判权关系失衡。正视这些问题,运用刑事诉权理论指导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强调诉权保障理念,才能真正理顺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樊学勇陶杨
关键词:诉权刑事诉讼刑事审判
毒品犯罪侦查取证问题反思——以批捕、审查起诉和审判为视角被引量:4
2004年
毒品犯罪证据与其它类型犯罪证据相较而言有独特之处 ,一般而言 ,毒品犯罪的证据收集工作也较其它犯罪证据的收集更难。有时毒品犯罪由于证据问题不能定案 ,也并不能完全归因为收集困难 ,而往往是在侦查取证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更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樊学勇陶杨
关键词:毒品犯罪侦查取证批捕审查起诉审判证据收集工作
困境与出路——秘密侦查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考察被引量:9
2004年
秘密侦查手段在侦查实践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其本身并未得到刑诉法的明确确认,因此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取的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就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的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只有从刑诉法上明确秘密侦查手段的合法性,进而解决其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问题,才是摆脱实践困境的唯一出路。
陶杨
关键词:秘密侦查侦查机关
论特殊侦查手段的法制化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经提上了国家的立法日程,从1996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运作情况来看,侦查阶段暴露的问题较多。我们认为,侦查程序的改革应成为本次修改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方面之一。本文拟对特殊侦查手段的法制化发表一些意见,供...
樊学勇陶杨
关键词:刑事诉讼刑事审前程序特殊侦查手段侦查程序
文献传递
贿赂案件监听立法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陶杨吕良
关键词:贿赂案件电子监听侦查方式检察机关
犯罪心理测试程序规范化研究——刑事诉讼的角度被引量:1
2005年
犯罪心理测试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项成果,在许多国家刑事诉讼中已经得到运用,也显示了其作用。我国自引进这项技术以来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理论上仍存在着较大争议。我国目前并无对犯罪心理测试的明确法律规范,也就使得其实施虽然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的,但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程序规范。这是与程序法治所格格不入的,必须从诉讼法的角度对其应用程序进行规范。
陶杨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心理痕迹
沉默权可能给侦查讯问带来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被引量:3
2004年
近年来 ,关于沉默权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已是讨论的热点 ,目前肯定要在我国确定沉默权的学说占主导地位 ,认为沉默权制度纳入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已是大势所趋 ,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如何设计沉默权制度及如何应对沉默权制度给我国原有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所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 ,侦查机关应对的措施 :一是实现侦查模式的转换 ;二是对现有侦讯制度进行变革与重构 ;三是积极探索新的讯问方式与技巧 ;四是侦讯人员必须转变一系列观念 ;五是发挥律师在侦讯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六是提高侦查机关收集其他证据的能力 ;
陶杨
关键词:沉默权制度侦查讯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