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峰 作品数:82 被引量:515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两种常用非创方法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统计分析腹部二维超声与FibroTouch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局限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记录相应病例的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超声二维图像半定量化评分。以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pt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超声与FibroTouch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并对两种方法在肝硬化阶段的误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对明显纤维化期(S≥2)、进展期肝纤维化(S≥3)、早期肝硬化(S=4)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5、0.873、0.821;FibroTouch检查分别为0.854、0.802、0.727。超声组有87例(34%),FibroTouch组有45例(27%)出现诊断结果偏倚。结论超声与FibroTouch是两种可靠的超声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观察。 陈洋溢 吕靖 刘成海 刘成海 陈高峰关键词:肝纤维化 超声 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形成阶段中医方证病机的研究 本研究基于现代疾病的中医证候病机,采用针对疾病中医证候病机的不同功效的代表性方剂,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动物模型或者同一模型的不同病理阶段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病态治疗学的新途径。 刘成 刘平 孙明瑜 王磊 陈高峰 王高强关键词:肝脏硬化 中医疗法 辨证施治 中药方剂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Wnt3a过表达的M2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Wnt3a过表达的M2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在四氯化碳/2‑乙酰氨基芴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将经典Wnt信号通路配体Wnt3a基因过表达的M2型骨髓巨噬细胞经外周静脉注... 慕永平 许燕楠 刘平 陈佳美 刘伟 陈高峰 张华文献传递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6 2008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当归补血汤组(14只);另设正常组(10只)。自造模之日起,当归补血汤组以6 g/kg的大鼠体重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以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甘油三脂(TG)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Jamall氏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沉积明显,TG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均P<0.05)。当归补血汤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显著改善;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升高;肝组织Hyp、TG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陈园 陶艳艳 李风华 陈高峰 周滔 刘成海关键词:当归补血汤 肝纤维化 肝脏脂质过氧化 成体肝脏Numb基因过表达可抑制胆汁性肝纤维化进展 2022年 目的探讨成体肝脏Numb基因过表达是否可有效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的进展。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6)、胆总管结扎组(BDL,n=6)、空载体质粒组(Numb-EV,n=6)和Numb基因过表达组(Numb-OE,n=6)。胆总管结扎制备CLF模型,并于造模的同时将载有克隆Numb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经脾脏注射至大鼠体内,4周末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胆汁酸(TB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肝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细胞角蛋白(CK)7、CK19的表达情况及肝组织病理情况。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BDL组大鼠肝组织Numb mRNA水平显著降低(0.872±0.237与0.452±0.147,P=0.003);与Numb-EV组比较,Numb-OE组肝组织Numb mRNA水平显著升高(0.487±0.122与1.094±0.345,P<0.01)。与Sham组比较,BDL组肝组织Hyp含量(μg/L)(288.46±49.49与901.98±271.85,P<0.01)及α-SMA mRNA水平(0.858±0.234与8.976±1.398,P<0.01)均显著升高;与Numb-EV组比较,Numb-OE组Hyp含量(μg/L)(864.32±113.54与580.44±171.77,P=0.039)及α-SMA mRNA水平(6.138±1.443与1.322±0.859,P<0.01)以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am组比较,BDL组血清ALT、AST、TBil、TBA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Alb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Numb-EV组比较,Numb-OE组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ALT、TBA水平也明显降低(P值均<0.05),Alb含量显著升高(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BDL组CK7、CK19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1.40±0.42与43.78±7.56、1.11±0.51与363.81±134.84,P值均<0.01);与Numb-EV组比较,Numb-OE组CK7、CK19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343.19±81.22与3.22±2.34、40.53±14.02与15.68±9.36,P值均<0.01)。结论成体肝脏Numb基因过表达可抑制CLF进展,这可能成为CLF治疗的新靶点。 许燕楠 胥文 陈佳美 刘伟 陈高峰 张华 刘平 慕永平关键词:胆汁淤积 胆管增生 腺相关病毒 茵陈蒿汤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效应的方证病理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基于清热利湿与滋养肝肾不同功效古典方剂的干预效应,探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方证病理学基础。方法腹腔注射DMN4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2周末取6只模型大鼠作给药前观察,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茵陈蒿汤(yinchenhao Decoc-tion,YCHD)组及一贯煎(yiguanjian,YGJ)组;各组于继续造模同时给予不同方剂的煎剂经口灌胃2周,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给予同量等渗盐水,4周末处死大鼠,获取血清与肝组织样品,观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肝组织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e-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以及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L-FAB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YCHD组肝功能显著改善;肝组织Hyp含量与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而YGJ无明显作用。肝组织TNF-α与PDGF表达在YCHD组显著减少,而YGJ组TNF-α进一步增加,PDGF无明显变化;YCHD组肝组织MDA含量与GST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GSH含量、L-FABP及T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YGJ组仅见GSH显著增加(P<0.05)。结论茵陈蒿汤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DMN大鼠肝硬化形成期的肝组织炎性病变及其过氧化损伤是茵陈蒿汤清热利湿效应的方证病理学基础。 刘成 刘平 陶庆 孙明瑜 陈高峰 王高强 王磊 都金星 仝欣 都广礼 慕永平 刘成海 胡义扬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质过氧化 茵陈蒿汤 下瘀血汤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肝脏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脏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50%CCl4-橄榄油溶液1mL/kg剂量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9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3周和6周后,随机抽取正常及模型大鼠各6只,处死作动态观察,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5只)和下瘀血汤组(11只),同龄正常大鼠6只设为正常对照。自第7周开始灌胃给予下瘀血汤干预治疗3周,于第9周末取材,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factor,v WF)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 receptor-2,VEGFR2)、补体衰变加速因子(complement 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actin,α-SM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肝组织受损,脂肪变性显著,胶原纤维沉积严重,随造模时间的推移,肝组织CD31、v WF、VEGF、VEGFR2、DAF和α-SMA蛋白表达逐渐升高,MMP-2、MMP-9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9周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显著改善肝组织损伤、脂肪变性及胶原纤维的沉积,降低肝组织CD31、v WF、VEGF、VEGFR2、DAF和α-SMA蛋白的表达及MMP-2、MMP-9的活性(P<0.01)。结论:下瘀血汤可有效地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下调MMP-2、MMP-9的活性以及消解新生血管的完整性。 都金星 刘平 孙明瑜 陶庆 章李军 陈高峰 胡义扬 刘成海 徐列明关键词:四氯化碳 肝硬化 血管新生 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表达的动态变化 2007年 目的 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e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体外分离大鼠HSC,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SC体外培养过程中,出现与体内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相似的活化过程。在静止、中间活化、活化的HSC中,PPARγ达水平不断下降。结论PPARγ表达水平随着HSC活化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可能在维持HSC静止表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高峰 平键 成扬关键词: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 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肝窦阻塞综合征模型的病理机制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病理变化,探讨造模剂量-时间致肝损伤的病理特征,并解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MC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20)。MC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MCT 80、120、160 mg·kg^(-1)灌胃一次制备模型,各剂量组大鼠于造模48、120 h处死取材。观测各组大鼠的存活率,检测大鼠体质量、肝质量与血清肝功能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天狼星红(SR)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微板法检测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CT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活性随造模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P<0.01);随造模时间增加,MCT低剂量组血清ALT和AST活性均下降(P<0.01),MCT中、高剂量组ALT和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HE染色显示MCT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红细胞淤积,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窗孔扩大,“筛状”结构消失,其损伤程度随剂量提高而加重。与正常组比较,MCT低、中、高剂量组肝窦内皮细胞标志物CD44表达减少(P<0.05,P<0.01)。SR染色显示造模48 h MCT各组未见阳性染色,120 h MCT各组可见汇管区及肝窦胶原沉积。与正常组比较,MCT各剂量组肝组织MDA含量及GST活性增加,T-SOD活性降低,以MCT中、高剂量组变化显著(P<0.01);且造模120 h MCT各组变化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促炎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蛋白表达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1),抗炎巨噬细胞CD163蛋白及mRNA表达随剂量升高而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MCT中、� 高思琦 肖准 付亚东 胡永红 陈高峰 王晓柠 王晓柠 刘伟 刘伟关键词:野百合碱 肝窦阻塞综合征 慢性乙型肝炎血瘀病机与肝脏纤维组织沉积及血管新生病理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CD34及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血瘀病机判识的价值,以期为中医辨治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参考。方法以128例行肝组织活检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对患者肝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网状纤维、Masson染色,以及CD34及CK19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肝组织切片全片胶原纤维(Masson染色)、CD34及CK19的阳性表达水平,比较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肝组织胶原纤维、CD34及CK19表达差异。结果①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2、S3和S4期的胶原纤维、CD34和CK19阳性面积显著大于S1期(P<0.05),S4期的胶原纤维和CD34的阳性面积显著高于S2和S3期(P<0.05)。②炎症活动度G4级的胶原纤维阳性面积显著大于G1级、G2级和G3级(P<0.05),G1级、G2级和G3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炎症活动度分级之间的CD34和CK19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患者胶原纤维、CD34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非血瘀证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胶原纤维与CD34阳性表达可作为肝纤维化程度的量化指标;胶原纤维沉积及血管新生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血瘀病机肝病理组织学的主要变化,可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陈龙 赵超群 张华 张华 陈高峰 蔡虹 陈高峰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