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蕾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面神经
  • 5篇缺损
  • 4篇神经缺损
  • 4篇面神经缺损
  • 3篇导管修复
  • 3篇NTN
  • 3篇PGLA
  • 2篇营养因子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瘢痕
  • 2篇瘢痕疙瘩
  • 2篇甲壳素
  • 2篇GLA
  • 1篇电子线
  • 1篇电子线照射
  • 1篇电子线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悬吊

机构

  • 13篇佛山市第二人...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东华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14篇陈蕾
  • 11篇李蜀光
  • 8篇魏海刚
  • 6篇许海凤
  • 5篇邱雅
  • 5篇陈玉婷
  • 2篇张佩华
  • 2篇冯亮
  • 1篇陈立燕
  • 1篇张继平
  • 1篇陈海红
  • 1篇许海风
  • 1篇李婉霞
  • 1篇许彪
  • 1篇邹燕

传媒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垂瘢痕疙瘩注射曲安奈德致耳聋1例被引量:1
2023年
2022年6月14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耳垂瘢痕疙瘩注射曲安奈德后导致耳聋的患者。患者女,18岁,在外院注射0.2 ml利多卡因与曲安奈德的混合溶液治疗右侧耳垂瘢痕疙瘩,注射后即刻出现眩晕、右耳周围疼痛、耳鸣、听力急剧下降,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入院后进行耳鼻喉科检查,提示右耳存在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考虑内耳动脉栓塞。给予患者抗炎、减轻神经水肿、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止眩晕等治疗,但最终患者右耳听力未能改善。该病例提示我们在采用药物注射治疗耳垂瘢痕时,推注力度切勿过大,做到多点少量,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生内耳动脉栓塞,应立即抢救,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应及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尽可能挽回患者听力。
梁伟杰陈蕾
关键词:瘢痕疙瘩曲安奈德动脉栓塞耳聋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面神经损伤及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陈蕾许海凤李蜀光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面神经
NTN/PGLA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对兔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后,应用重组NTN(Neurtuin)神经营养因子/PGLA导管修复,对兔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手术制作新西兰兔左侧面神经低位切断伤+自体神经修复模型,右侧低位切断伤+NTN/PGLA修复模型,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标记,甲苯胺蓝染色对面运动神经元的分布、数量和形态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术后早期,NTN/PGLA的修复有效改善细胞形态,伤后5周存活神经元细记数明显比自体神经移植多(P<0.05);伤后10、14周,NTN/PGLA的保护作用减弱,NTN/PGLA侧与自体神经移植侧存活神经元记数无显著性差异,HRP逆行追踪NTN/PGLA侧于术后10周成功标记到FMN,且两侧标记的细胞数无明显差异。术后14周自体神经移植侧标记细胞出现神经元的分布异位,而NTN/PGLA侧仅1例出现。结论:成年动物(兔)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后引起面运动神经元死亡其形式以凋亡为主,兼有坏死;应用NTN/PGLA导管的修复早期对FMNs有明显保护作用,长期则可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相当的效果;且神经元分布异位明显少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
魏海刚邱雅李蜀光许彪陈蕾陈玉婷
关键词:NTNPGLA面神经神经元
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和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和以甲壳素涂层的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制作兔双侧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以右侧面神经为实验组,用甲壳素涂层后PGLA制成神经导管桥接缺损神经,并向神经导管的管腔注入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30μl;以左侧面神经为对照组,行翻转自体神经修复。术后观察实验动物双侧面部的运动情况,行双侧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分别于术后5、10、14周处死8只动物,观察神经再生室的解剖形态,取再生神经近、远段制作环氧树脂包埋半超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的生长情况。结果:术后5周,实验组动物17%静止时有下唇口轮匝肌轻微运动,神经电位未引出,切断导管可见有明显的再生神经纤维沿导管内壁生长;对照组83%有轻微的口轮匝肌运动,移植段神经干表面水肿,有纤维样组织形成。术后10周,两组均可见明显口轮匝肌运动,神经断端间均有神经纤维连接,其中对照组纤维较韧,外有瘢痕组织包裹。术后14周,实验组可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粗大,分布均匀,面肌联带运动较少,而对照组同期再生神经有髓纤维较多,但近段部分神经纤维髓鞘呈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束较少,且面肌联带运动较多。两组术后5、10周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有髓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及以甲壳素涂层的PGLA神经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再生神经质量优于自体神经修复。
魏海刚李蜀光邱雅张佩华陈玉婷陈蕾
关键词:面神经缺损神经营养因子甲壳素
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种植体材料的抗菌活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的抗菌性能,为种植体表面材料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种植体周围炎可疑致病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Pg)、血链球菌(Ss)、金黄色葡萄球菌(Sa),以TC4(钛合金)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材料的抗菌效果,并采用时效法测试时间长短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采用贴膜法对Nano-TiO2涂层试件抗菌效果进行定量测试,对Pg、Ss、Sa的抗菌率分别为94.02%、99.34%、98.72%,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时效法测试时间长短对材料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材料表面细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材料对3种可疑口腔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其抗菌性能优于TC4材料;其抗菌效果无时间依赖性,具有一定的抗菌稳定性和持久性,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李蜀光陈玉婷魏海刚李婉霞张继平陈蕾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种植体
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5周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右侧自体神经修复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4周左侧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自体神经修复侧再生神经质量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神经修复再生纤维密度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体神经修复侧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纤维束形成少,面肌联带运动程度较导管修复侧严重。结论: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魏海刚李蜀光张佩华邱雅许海风陈蕾邹燕陈海红陈立燕
关键词:甲壳素面神经神经导管
NTN/PGLA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后,应用重组NTN(Neurtuin)神经营养因子/PGLA(polygly co-lacticacid,聚乙交酯-丙交酯)导管修复术后,面神经核内神经元的变化,并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相比较。方法制作新西兰兔左侧面神经低位切断伤+自体神经修复模型,右侧低位切断伤+NTN/PGLA导管修复模型,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追踪标记,对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数量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1)HRP逆行追踪NTN/PGLA导管侧于术后10周成功标记到FMN,提示可恢复神经缺损段的轴浆流逆行运输,且两侧标记的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14周自体神经移植侧标记细胞均出现分布异位,而NTN/PGLA导管侧仅1例出现,标记细胞发生异位分布的概率明显少于自体神经移植侧(P<0.01)。结论应用NTN/PGLA导管的修复能够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一样恢复神经缺损的连续性和逆行轴浆运输功能,后期效果相当;应用NTN/PGLA导管修复后神经元分布异位明显少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提示较少发生轴突误向再生,减少面肌联带运动的发生。
李蜀光陈蕾许海凤魏海刚
关键词:NTNPGLA面神经
联合睑板部分切除的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在中重度上睑下垂治疗中的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联合睑板部分切除的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收治的97例(126眼)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66只眼)和观察组(47例,60只眼),对照组采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观察组采用联合睑板部分切除的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矫正率为91.67%,与对照组矫正率90.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各有特点,对照组额肌瓣悬吊术后血肿和倒睫的发生率相对高,观察组联合睑板部分切除的提上睑肌缩短术更易发生结膜脱垂,而其他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两种术式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疗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睑板部分切除的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效果确切,与额肌瓣悬吊术效果相当,且并发症少而可控,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陈蕾冯亮
关键词: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方法
牵张成骨修复腭裂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2006年
陈蕾李蜀光
关键词:腭裂牵张成骨外科
Q694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Q694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60例面部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Q694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强脉冲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visia斑点计数分值、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斑点均较治疗前减少,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斑点特征计数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 %)稍高于对照组(3.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694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纯强脉冲光治疗差异不大。
陈蕾冯亮汪洺
关键词:雀斑强脉冲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