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智粱

作品数:3 被引量:521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地质条件
  • 1篇点位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及邻...
  • 1篇区域地质
  • 1篇区域地质调查
  • 1篇误差分析
  • 1篇构造单元划分
  • 1篇红河断裂
  • 1篇GPS
  • 1篇GPS测量
  • 1篇GPS监测
  • 1篇差分
  • 1篇成矿
  • 1篇成矿地质

机构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陈智粱
  • 2篇张清志
  • 2篇刘宇平
  • 1篇李兴振
  • 1篇王立全
  • 1篇潘桂棠
  • 1篇丁俊
  • 1篇唐文清
  • 1篇张选阳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GPS测量误差分析被引量:14
2002年
GPS测量以其显著的定位特点 ,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它取代了常规的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 ,现在已渗入到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交通管理、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石油、气象和地球科学等许多研究领域。同时GPS还涉及数学、天文学、数字通讯、计算机科学、测绘学等多学科领域。GPS测量应用的广泛开展 ,使观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成为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点。由于GPS测量涉及多学科、多应用领域 ,给研究的方向、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清志陈智粱刘宇平
关键词:GPS测量误差分析影响因素点位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被引量:498
2002年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演化转换的标志这一认识,将弧-弧、弧-陆及陆-陆碰撞结合带和夹持于其间的陆块、岩浆弧划分为一级单元,构成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基本骨架;以南昆仑俯冲碰撞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划分出:泛华夏大陆早古生带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三叠纪羌塘-三江构造区及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瓦纳-喜马拉雅构造区。这样的厘定不仅对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等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潘桂棠李兴振王立全丁俊陈智粱
关键词: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划分区域地质调查成矿地质条件大陆岩石圈
红河断裂的GPS监测被引量:9
2006年
红河断裂带(RRFZ)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本文利用1999年和2003年的GPS观测,通过数据反演,获得在欧亚参考框架下的速度矢量图。结果表明:在欧亚框架下,东向分量平均速度为3.726mm/a;北向分量平均速度为-9.013mm/a;由北向南,各测站的北向分量速率值逐渐减小;由西向东,各测站的东向分量速率值逐渐减小;测区内呈现明显的右旋拉张走滑运动。分析表明云南红河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特征以及断裂活动性质与构造地质相当一致。
张清志刘宇平陈智粱唐文清张选阳Robert W.KINGBarrcel C.BURCHFIEL
关键词:红河断裂GP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