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胜
- 作品数:57 被引量:60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情感及其社区生活感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采用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对广州市流动人口情感及其社区生活感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的流动人口消极情感最高,其次是城中村、单位社区和商品房社区,最低为集资房社区,且流动人口聚居区中的消极情感高于非聚居区。在社区生活感知方面,非聚居区的社区归属感和邻里互助优于聚居区,而聚居区在邻里交往和邻里信任上优于非聚居区。其中,“社区归属感”“邻里交往”和“邻里互助”因素对流动人口的消极情感存在负向作用,而“与社区里的外地人交往”则存在正向作用。流动人口之间的情感交往易出现“情感传染”现象,与相似群体的“情感共鸣”可能增加其生活烦恼。总体上,新时代的社区空间感知意义重大,城市移民的社区情感体验和情感适应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 邹雪瓶谢波李志刚陈宏胜陈宏胜
- 关键词:流动人口情感城镇化
-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影响:以广州“湖北村”为例
- 2020年
- 既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流动人口在空间塑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日常生活实践,更缺乏对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和社会流动相互关系的深度探讨。文章以广州市“湖北村”——一个制衣厂林立且以湖北籍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中村——为研究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阐明“湖北村”的形成与演变机制,尤其关注流动人口基于聚居区和跨地方的空间实践及其所产生的社会作用。研究表明,流动人口通过积极主动的日常生活实践,推动了在地化制衣产业的集群发展和独特的乡缘聚居空间的成型。同时,“湖北村”的形成与发展也为流动人口在大都市中提供了一个“落脚点”,为其实现向上流动和融入城市社会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文章不仅强调了流动人口在适应城市生活和寻求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日常生活实践的作用,也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还揭示了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和社会流动的相互关系,并对当前流动人口聚居区大规模拆迁改造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 刘晔李志刚刘于琪陈宏胜
- 关键词:流动人口聚居区农村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社会流动
- 基于邻里效应视角的城市居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51
- 2019年
- 随着新型城镇化、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提出,"城市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既有研究较少基于邻里效应的视角,揭示城市社区环境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论文基于2015年广州市23个社区的1150份问卷调查数据,从邻里效应的视角出发,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识别了广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尤其关注社区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广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社区层面存在空间异质性,由个体层面因素与社区层面因素所共同决定。就个体因素而言,受教育程度、住房产权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就社区建成环境因素而言,服务设施配套和公园绿地供给均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社区社会环境因素而言,社区纠纷数量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区组织数量和邻里交往频率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通过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的供给,健全社区组织,鼓励邻里交往,从而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 邱婴芝陈宏胜李志刚王若宇刘晔覃小菲
- 关键词:心理健康多层线性模型
- 一个关于中国规划的故事——评《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被引量:1
- 2016年
- 吴缚龙教授的新作《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出版是近年中西方规划界的一大盛事。该书从中西对比的视角入手,详述了中国城市规划的独特性,为中外学者提供了认识中国城市规划的全新视角。在这本颇具张力的大作中,吴教授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论述了中国城市规划所特有的"服务于增长"这一核心观点。吴教授总结性地指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建立在自身特殊的历史延续性之上,特别是建立在以城市"增长机器"为载体的特殊政治和制度基础之上,中国规划是学习型的规划、包容性的规划、也是具有适应性的规划,其本质是"服务于增长的规划"。
- 陈宏胜李志刚
- 关键词:城市与区域规划
-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土地红利”开发模式转型被引量:41
- 2015年
- 城镇化的发展与"土地红利"及其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土地红利"的支撑。文章系统分析了土地红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演进规律,指出新型城镇化阶段"土地红利"的转型路径不是单一化的,为适应新型城镇化高公共投入并解决以往遗留的城镇化问题,未来应从"调节红利的分配结构"和"增进红利的总量"两大要求出发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转型路径。
- 陈浩张京祥陈宏胜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红利土地资源土地资本化
- “天、地、人”的权衡与平衡——论中国古代“三元”并进的城市规划思想被引量:6
- 2015年
-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 陈宏胜王兴平李百浩
- 关键词:城市规划思想本土化
- 快速城镇化下中国大城市房权分异研究——对广州的实证被引量:17
- 2014年
- 利用广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微观数据,通过房权指数T、房权分异指数ID和房权集中指数II三指标对广州市城市社区的房权分异进行测算,并使用"六普"数据从人口、制度、市场、住房四项维度对影响广州城市房权指数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州城市房权指数的平均水平为0.71,属较高水平;各区房权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其分布由城市核心到边缘可分为"中—低—高"三类,中心区较为混合,而郊区则呈现较为极化的格局;广州中心区城市房权分布以越秀、荔湾、海珠三区交接处为中心,房权指数最高,老城区外围房权指数最低,呈现一种"差序格局"。第二,就空间分异而言,广州不同房权住房的空间分异度为0.45,集中指数为0.68,属中等水平,说明广州的房权分异并不明显,不同房权类型的住房呈现相对混合的空间分布;但各区则呈现差异化格局:近郊区的房权分异强(空间极化)、远郊区房权分异弱(空间混合),近郊区房权分异最为突出。在机制上,婚姻状况、年龄构成、学历状况、户籍制度、社区居住条件等5个要素对社区房权有显著影响;总体模型表明,婚姻和户籍是影响社区房权分异的决定性因素,说明当前中国城市的住房房权的分布格局主要由家庭和制度因素驱动,而非由市场因素驱动,以此展现和强调了中国城市社会地理与西方的差别。
- 陈宏胜李志刚
- 中国大城市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研究——以广州为例被引量:29
- 2015年
- 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广州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状况作了分析与测度,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度偏低(51.99),其融合的四个维度中"情感适应"最高(68.42),其次为"环境融合"(53.19)和"邻里交往"(50.33),最低为"社区互动"(40.70),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呈现"内卷化"趋势。在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上,户籍制度和工作对"邻里交往"影响显著,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社区互动"、"情感适应"影响显著,而"环境融合"则受户籍和居住时间的影响。文章提出,大规模建设城市保障房的背景下,应更多地关注社区发展,防止保障房社区沦为城市的"贫困孤岛"。
- 陈宏胜李志刚
- 关键词:社会融合
- 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议题及其研究述评——基于核心期刊的分析
- 2016年
- 基于1980年至2014年间国内核心期刊上刊发的核心文献,将中国城镇化研究划分为3个研究阶段,归纳出"城镇化"主题下"城镇化机制研究"、"土地城镇化研究"、"农村城镇化研究"等3个核心议题,并以核心文献为线索分别作了研究脉络梳理和评述。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研究已呈现明显的"社会转向",城镇化的社会效益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基于中国城乡背景的城镇化理论总结和实证亦将不断深入。
- 陈宏胜王兴平
- 关键词:城镇化
- 中国大城市保障房社区的邻里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保障房周边社区为例被引量:21
- 2015年
- 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速度的加快,保障房社区将对已有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带来深刻影响,其社会效应亟需深入探讨。本文以邻里效应为切入点,基于社区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广州市保障房社区对周边社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并没有为周边社区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不存在"贫困同质化"的现象。然而,保障房居民与周边社区居民缺乏人际交往,其社会融合度也比较低。结果表明,提升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认同度,消除不同社区居民相互间的隔阂,对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宏胜刘晔李志刚
- 关键词: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