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全
- 作品数:37 被引量:264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黑龙江三江盆地早中生界大架山组硅质泥岩成烃潜力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近年来,中国老油田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油气对外依存度也持续增高,亟需寻找新的油气区接替。三江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东部,是松辽盆地外围东部面积最大的盆地,迄今暂未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笔者通过对三江盆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钻井勘探,分析总结了该区早中生代沉积的大架山组含硅质岩层系的岩性与分布特征,认为这套早中生代硅质岩与暗色泥岩地层在盆地东部广泛发育并且厚度较大,并且相关测试结果表明其中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可达0.95%,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处于高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望成为三江盆地油气勘探新层系,值得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工作。
- 张文浩刘卫彬王丹丹张交东周新桂李世臻孟元林周建波陈孔全刘亚彬肖丽华
- 关键词:暗色泥岩生烃潜力三江盆地
- 长岭地区深层复式含油气系统演化被引量:3
- 2004年
- 长岭地区自晚侏罗纪以来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形成了 3个已知含油气系统。深层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暗色湖相泥岩 ,现今为高熟过熟阶段 ,青山口组为区域盖层 ,其总体特征为正常充注侧向排烃高阻抗含油气系统 ,成藏关键时刻在明水组末期。不整合面上、下多期复合型圈闭和早期形成、晚期末遭受破坏的圈闭是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 杨长清王琳陈孔全刘建
- 关键词:油气藏复合圈闭生烃演化天然气不整合面
- 川东南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及构造变形成因机制讨论被引量:42
- 2018年
- 细致辨析构造应力对研究区域作用方式和转换形式,对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直立褶皱、共轭节理等各种构造形迹,采用构造解析分析方法,研究川东南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同时在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的指导下,运用构造形迹叠加分析的方法及定年分析,清晰刻画了川东南构造应力作用方式以及期次,认为川东南主要受到四期不同方向构造应力作用,其中NW向挤压应力最早影响到研究区,形成控制研究区主体构造特征的NE向构造;其次是近SN向挤压应力对研究区的作用,发育一系列及EW向构造;随后印—亚板块碰撞远程响应在川东南形成EW向挤压,形成近SN向构造;最后NE—SW向构造应力是渐新世晚期以来一直影响研究区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并对早期油藏进行改造和调整。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气受到多期构造联合作用的影响:燕山晚期NW向挤压应力作用,致使研究区褶皱变形;渐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活动,导致研究区大范围隆升剥蚀,断层出露地表,影响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的有效性。
- 唐永周立夫陈孔全董晓霞唐文军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川东南
- 基于矿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的页岩古环境演化与有机质富集关系——以川西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例被引量:5
- 2022年
- 川西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有机质含量在中上扬子地区处于较低水平,富集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全岩X线衍射、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资料,探讨研究区页岩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形成环境,与黔北斜坡区的进行对比,分析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地区筇竹寺组以硅质页岩相为主,不同沉积时期岩相特征和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筇一段(w(TOC)平均为3.24%)及筇二段上部(w(TOC)平均为2.32%)硅质页岩有机质含量较高,同时发育陆源硅和生物硅,筇二段中下部(w(TOC)平均为1.22%)及筇三段(w(TOC)平均为0.45%)硅质页岩有机质含量较低,以陆源硅为主,有机质含量为筇一段>筇二段上部>筇二段中下部>筇三段的特征;黔北斜坡区筇一段(w(TOC)平均为5.13%)及筇二段(w(TOC)平均为3.82%)以生物成因的硅质页岩相为主,有机质含量远高于川西地区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主要受陆源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水平及水体滞留程度的综合控制,筇一段及筇二段上部海平面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具有低的陆源输入、缺氧的底水条件、高的古生产力水平和半滞留的水体性质等沉积环境,有机质含量较高;筇二段中下部及筇三段海平面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陆源输入增多,底水含氧量升高,水体滞留程度增强,古生产力水平降低,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较弱的上升洋流作用和高的陆源输入是导致研究区有机质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该结果为川西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评价和有利区预测提供指导。
- 杨丽亚沈均均陈孔全王玉满计玉冰王灿辉王鹏万孟江辉
- 关键词:页岩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
- 喜马拉雅运动对江陵凹陷油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江陵凹陷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强烈,主要表现为3期,对油气运移和聚集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喜山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为新沟咀组油气初次运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期强烈的喜山构造运动时期分别对应于3次排烃期;2)晚期运动改变油气二次运移的流体动力条件,从而影响二次运移的方向、方式及油气聚集场所;3)导致构造高位油气充满度下降,而低部位的升高;4)早期、中期运动为油气聚集提供重要的构造条件,而晚期运动对早期油藏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其遭受破坏而形成次生油气藏。
- 杨长清陈孔全
- 关键词:油气运移油气聚集油气充满度次生油气藏喜马拉雅运动江陵凹陷
- 江陵凹陷西南缘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条件被引量:13
- 2004年
- 鄂深 8井于江汉盆地西南缘谢凤桥构造中发现了白垩系油气藏 ,油源对比表明 ,白垩系原油与沙市、荆西、花园油田新沟嘴组原油同源 ,源岩是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生油岩 ,成藏条件分析表明 ,谢凤桥构造位于梅槐桥生油洼陷 ,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该区白垩系储层发育 ,沙市组、新沟嘴组盐岩、膏泥岩盖层发育 ,构造形成期早于油气形成期 ,万城断层使下第三系烃源层与白垩系优质储层相接 ,是白垩系新生古储型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具有类似新生古储型油气成藏条件的万城断隆带是江陵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 陈孔全程志强詹海军
- 关键词:江陵凹陷油气藏成藏条件油源对比油气勘探
- 源内致密砂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川西坳陷须五段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川西坳陷的油气勘探已经从源储分离的常规油气勘探逐渐转变为源储一体的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协同勘探,其中致密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特点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运用石油地质学与沉积岩石学原理及分析方法,对川西坳陷须五段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须五段砂岩储层的孔隙度为1.371%~8%,小于10%,渗透率为(0.005~0.701)×10^(-3)μm^(2),小于1×10^(-3)μm^(2),属致密储层范畴。基于砂岩粒度大小结合储层物性以及含气性分析,须五段识别出三类优质储层,即粗砂、中砂和细砂。研究区粗砂较少发育,厚度较大的中砂和细砂在上亚段、中亚段和下亚段的三角洲前缘亚相较发育,储集空间发育微孔隙、少量微裂缝。粒度中值控制致密砂岩优质储层的发育类型、沉积相带与层序控制优质储层的发育位置,成岩作用控制优质储层的形成。
- 李宇航谢锐杰陈孔全卓俊驰王斌
- 关键词: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川西坳陷
-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浅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8
- 2018年
- 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帅垛-茅山地区浅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薄片观察、测井解释和井震结合等方法,研究了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解剖了典型接触变质带油气藏的储层发育特征,据此,对溱潼凹陷浅层侵入岩接触变质带的储层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围岩受侵入岩的影响发生蚀变,形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接触变质带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高自然伽马、中等声波时差、中等自然电位和高电阻率等特征。接触变质带在垂向上发育在侵入岩上、下两侧,在发育厚度上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接触变质带蚀变泥岩的厚度是影响优质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发育在火山通道附近且厚度较大的接触变质带蚀变泥岩储层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 吴峻陈孔全张锋沈均均刘金帅谭静
- 关键词:侵入岩溱潼凹陷苏北盆地
- 湘西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以龙山红岩溪剖面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的研究内容来自于对湘西北古生界页岩和烃源岩的调查这一研究项目,重点选取了其中一个剖面,通过对该剖面的实地测量,并对所集的采样品进行有机地化分析测试,综合分析所得地化数据,以对该区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地质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 师天琛陈孔全陈孔全
- 关键词:页岩地质特征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的特征与勘探潜力被引量:4
- 2011年
- 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大量发育,储集空间类型丰富,有利储层发育。将火山岩储层的形成分为2个主要阶段,即初始成岩阶段和成岩后生阶段。初始成岩阶段形成原生孔隙,成岩后生阶段形成次生孔隙。火山岩在初始成岩阶段和成岩后生阶段都可以形成大量的各种规格的裂缝,不同阶段的裂缝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不同的特点,这些裂缝是火山岩地层能作为储层的关键所在。火山机构横向并列叠置,火山岩厚度大,呈多旋回发育的特征,是深层主要的储层。盆地深层广泛发育的厚层火山岩储层与烃源岩、深大断裂配置,形成有利的勘探目标,勘探潜力巨大。
- 陈孔全陆建林张玺毕海龙
-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勘探潜力长岭断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