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元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转炉连接螺栓断裂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分析了炼钢转炉托圈连接螺栓早期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 ,开裂起源于加工时变截面过渡圆角的尖刀痕 ,经短程疲劳扩展后发生脆断。螺栓脆断是由于严重的冶金缺陷及组织不良 ,导致材料性能恶化。重新热处理后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 陈兴元刘锦燕蒋仁贵
- 关键词:螺栓过热冶金缺陷
- 非调质34Mn<,2>V钢坯火焰切割裂纹原因分析
- 非调质34Mn2V钢坯采用火焰切割下料后,经热冲制瓶,常在瓶底产生裂纹.通过瓶底裂纹及钢坯上的裂纹调查、实验室模拟试验和投料试验表明,裂纹不是钢坯固有的裂纹,而是钢坯在火焰切割下料后产生,钢坯端面的火焰切割裂纹与钢坯自身...
- 尤大勇陈兴元
- 关键词:氧气瓶非调质钢
- 文献传递
- 低碳钢冷轧板疤/坑缺陷的本质
- 用连铸生产的低碳铝镇静钢系列板坯轧制的冷轧板卷,一度出现大量疤/坑貌表面缺陷,其宏观特征为凹坑、残留的金属疤壳或两者共存。缺陷区有时出现板卷穿孔、线痕或两者兼有。在有缺陷的冷轧板和冷轧前的热轧板缺陷区取样,逐层制备金相试...
- 陈兴元蒋仁贵吴安术
- 关键词:冷轧板卷热轧板卷夹杂
- 文献传递
- 拉钢系统驱动轴的断裂分析
- 1999年
- 研究了钢轨生产线上拉钢系统驱动轴发生的早期断裂。其断口形貌及裂纹扩展花样表明该轴是因变截面部位严重的应力集中而引起旋转弯曲扭转疲劳断裂。增大圆角半径是防止此类断裂的有效方法。
- 易宁陈兴元陈武
- 关键词:驱动轴钢轨冷床
- 万能轧机齿轮轴失效分析
- 采用扫描电镜、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力学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万能轧机人字齿轮轴发生劈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齿轮轴劈裂是由心部的氢逐渐聚集形成白点,以白点为断裂源向外对称扩展致断的;用不同条件测得的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评...
- 吴安术陈兴元张春兰
- 关键词:齿轮轴劈裂白点
- 文献传递
- 起重绳轮失效分析
- 2005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方法,对起重设备上的绳轮因沿轮槽槽底分离而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绳轮发生分离是由塞焊金属断裂引起的,而其断裂的原因则是焊接质量不良。同时,塞焊点布局不合理,进而引起匹配面变形,也是引起绳轮失效的原因之一。提出了建议。
- 吴安术陈兴元
- 关键词:塞焊
- 转炉连接螺栓的断裂分析
- 分析了炼钢转炉托圈连接螺栓早期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原始开裂起始于变截面过度圆角的尖刀痕,经短程疲劳扩展后发生脆断。螺栓脆断是粗大的冶金缺陷及组织不良(粗大的贝氏体+马氏体)导致材料性能恶化的结果。重新热处理后获得了良好...
- 陈兴元刘锦燕蒋仁贵
- 关键词:螺栓过热冶金缺陷
- 文献传递
- 焦炉钩头螺栓掉头原因分析
- 1990年
- 本文对焦炉门框螺栓预紧过程中出现大量掉头现象的分析表明,失效原因是螺栓根部存在严重的锻造缺陷。将螺栓根部缺陷去除、焊补后,满足了工程需要。
- 陈兴元
- 关键词:螺栓掉头
- 34Mn2V钢的热加工缺陷被引量:3
- 2003年
- 34Mn2V钢坯经火焰切割下料,再经热冲压制成氧气瓶,因氧气瓶底凹面出现热撕裂而造成大量废品。通过试验跟踪和解剖分析,研究了下料坯端面裂纹和半成品瓶底部相应缺陷的本质。结果表明,切割下料时在切割面热影响层发生部分奥氏体化;当切割热消失后,奥氏体化的金属即受到周围冷金属的冷却作用形成马氏体组织。因此,瓶底的局部热撕裂是由下料坯切割时产生的温度梯度和相变引起的。采用预热切割、切割后缓冷和下料坯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前立即入炉退火都能避免热影响层的开裂。
- 陈兴元蒋仁贵吴安术谢世兴
- 关键词:氧气瓶马氏体组织奥氏体化
- 车轴坯热酸浸试验对一般疏松评级的影响
- 2002年
- 车轴坯低倍检验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生产环节,但当使用现有国家标准GB226—91检验时,标准中规定的酸液加热温度范围较大(60—80℃)、腐蚀时间范围也较宽(5~20min),对于工人操作来说就不易掌握,全靠经验来控制酸液加热温度和腐蚀时间等试验参数,在最终的评定结果上也就可能造成因人而异。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而又不损害钢厂本身的利益,选择车轴坯为研究对象,探讨热酸浸试验的各个参数(酸液浓度、酸液的温度、试样的腐蚀时间)间的交互变动对低倍检验评级的影响,尤其是受试验参数影响较大的一般疏松评级的影响。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找出较为合适的试验参数,以能达到即满足标准的要求,而又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
- 高军郑运发唐建伟陈兴元张晓华李明
- 关键词:低倍检验车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