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先达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2篇修补术
  • 2篇脓肿
  • 2篇周围脓肿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芒硝
  • 2篇抗生素
  • 2篇阑尾
  • 2篇阑尾周围
  • 2篇阑尾周围脓肿
  • 2篇梗阻
  • 2篇腹股沟
  • 2篇大蒜
  • 1篇代偿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结石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宁德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宁德市医院

作者

  • 14篇陈先达
  • 5篇肖吓鹏
  • 4篇李翰城
  • 3篇陈坚
  • 2篇夏悦明
  • 2篇郑元振
  • 2篇张勇
  • 2篇郑赟
  • 2篇黄锦荣
  • 1篇杨日玲
  • 1篇陈招武
  • 1篇黄宗红
  • 1篇张小峰
  • 1篇廖乘龙
  • 1篇王长淼
  • 1篇陈坚
  • 1篇张勇

传媒

  • 5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2015年
目的:探讨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4年共收治15例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果:本组LDVT占同期普外科收治病人的1.9%,均于术后14天内发生,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本组病人早期应用祛聚、抗凝治疗,效果良好。结论:LDVT形成的3大因素为: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针对其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和早期治疗干预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陈先达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胆石患者术后胆盐转运子BSEP、MRP2、NTC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盐转运因子胆盐输出泵(BSEP)、多重耐药蛋白2(MRP2)和牛黄胆酸钠转运蛋白(NT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排除手术和麻醉禁忌症,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BSEP、MRP2、NTCP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后患者肝脏组织中BSEP、MRP2水平明显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患者肝组织中NTCP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升高患者胆盐转运因子BSEP、MRP2水平,提高患者术后对胆盐的转运和胆汁酸的代谢,降低胆囊结石复发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陈坚肖吓鹏陈先达李翰城王长淼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对比研究
2010年
目的对比研究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与单独应用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其中治疗组60例: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指标有体温、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腹痛、腹胀、脓肿大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体温和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缓解及脓肿变小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更快减轻病人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张勇张小峰陈先达夏悦明廖乘龙
关键词:大蒜芒硝抗生素阑尾周围脓肿
应用PTCD辅助治疗梗阻性胆管炎27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超实时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在梗阻性胆管炎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7例患者中,5例为恶性黄疸伴急性感染,21例为胆道结石梗阻伴感染,在彩超实时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右叶胆管18例,穿刺左叶胆管9例。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术后一周胆红素下降明显、胆管炎控制。结论:彩超引导下PTCD是梗阻性胆管炎治疗早期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辅助治疗措施。
肖吓鹏陈先达
关键词:梗阻性胆管炎PTCD
三种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对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三种术式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62例。A组患者应用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予以治疗,B组患者应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予以治疗,C组患者应用全腹膜外修补术予以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之后,B、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并发症情况方面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WBC、CRP水平方面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治疗,都能够获得较TAPP以及TEP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陈先达
关键词: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10例临床体会
2007年
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有张力的传统的切口疝修补技术已逐渐被无张力修补技术所替代。国内一些大中医院也陆续开展此项技术。我院自2005年1月起,也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生产的Composix补片对巨大切口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至2006年6月已进行1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郑元振李翰城陈先达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巨大腹壁切口疝床体巨大切口疝术后随访
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与单独应用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50例: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指标有体温、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腹痛、腹胀、脓肿大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体温和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缓解及脓肿变小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更快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黄宗红张勇陈先达
关键词:大蒜芒硝抗生素阑尾周围脓肿
15例成人特发性巨结肠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巨结肠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2005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成人特发性巨结肠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8例,女7例,年龄19-68岁。合并乙状结肠扭转3例。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4例有恶心、呕吐。结论:成人特发性巨结肠是以高度腹胀为主的肠梗阻表现,术中行全结肠灌洗,行巨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陈先达杨日玲肖吓鹏陈坚
关键词:临床诊治
克隆氏病合并肠穿孔5例临床分析
2014年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克隆氏病所致小肠穿孔5例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后营养不良改善缓慢,1例并发急性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1例发生肠外瘘。肠穿孔病人应综合临床资料考虑克隆氏病,可帮助明确术中诊断,指导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陈坚肖吓鹏陈先达李翰城
关键词:克隆氏病肠穿孔
脾裂伤保守治疗20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总结脾裂伤保守治疗适应证。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期间我科共为20例脾裂伤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中脾实质裂伤11例,脾被膜下裂伤9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无并发休克,影像学检查证实脾裂伤比较局限,表浅,无合并其他腹腔脏器伤者,可在严密观察病情的条件下进行非手术治疗。
郑元振李翰城陈先达
关键词:脾裂伤保守治疗适应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