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芬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自养混合菌群氨氧化特征及结构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从某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获得了一组高效的自养氨氧化混合茵群.通过批式培养,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和 pH 分别为30℃和7.0~7.5;溶解氧浓度对氨氧化影响较小;0~1.0%的盐度对氨氧化速率无影响,盐度超过1.0%时,氨氧化速率迅速下降;磷含量在20~900mg/L 时对氨氧化无影响;氨氮浓度在0~1000mg/L 时茵群生长正常,氨氧化速率最高可达150mg·L^(-1)·d,氧化终产物主要为亚硝酸盐,残留氨浓度低至0~3mg/L.通过PCR-DGGE 检出5株氨氧化菌,初步确定均为亚硝化单胞茵属(Nitrosomonas sp.),并发现茵群中还存在其它与氮转化有关的菌种.
- 陈元芬李大平张杰张杰胡杰郭维强何晓红王晓梅陶勇
- 关键词:自养氨氧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一株好氧DNRA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诱导的生物矿化被引量:9
- 2008年
- 从实验室硝化生物反应器的生物膜上分离获得一株能够在好氧条件下将硝酸盐异化还原到铵(DNRA)的兼性厌氧菌Q1-2.通过对菌株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的分析,该菌属于Pseudomonas alcaliphila.摇床上培养3 d后将培养瓶在室温下静止培养.数日后可观察到羽毛状晶体的出现.晶体的形成可能与细菌Q1-2诱导的生物矿化现象有关.
- 刘佳李大平刘强陶勇何晓红王晓梅高平陈元芬胡吉军
- 关键词:PSEUDOMONAS晶体生物矿化
- 稳定混合菌协同降解咔唑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咔唑(Carbazole,CAR)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某炼油厂废水中筛选获得稳定的咔唑降解混合菌株.对该混合菌株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两株细菌,经生物化学和分子进化特征分析后,初步鉴定为Chryseobacterium sp.NCY和Achromobacter sp.NCW.扫描电镜显示,两株菌在含咔唑的无机盐培养基和肉膏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两株细菌形成的稳定复合体在24h内对咔唑(500mgL-1)的降解率为80%,64h内降解率可达到99%以上,并释放出氨氮22.69mgL-1.纯化后的两株细菌单独以咔唑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均不能生长,推测两株菌通过协同代谢作用降解咔唑.
- 郭维强胡吉军陈元芬钟琦陶勇高平李大平
- 关键词:咔唑生物降解
- 硝化菌群强化修复氨氮污染河流水体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利用已筛选的硝化菌群分别以游离菌和生物膜两种方式对成都市南干堰氨氮污染水体进行生物强化修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为23.91~24.27mg·L-1,在25℃、150r·min-1条件下,投加游离菌群36h后,氨氮去除率达95%,而在不添加游离菌的对照中,氨氮浓度没有下降.采用生物膜法,室温条件下,当进水氨氮浓度为8.00~18.38mg·L-1,水力停留时间(HRT)2~4h时,出水氨氮浓度为0~1.11mg·L-1,氨氧化负荷最高可达0.139kg·m-3·d-1(以N计,下同),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当进水氨氮浓度为7.84~14.62mg·L-1,HRT为0·5~1.0h时,修复后出水氨氮浓度为1.90~7.47mg·L-1,氨氧化负荷最高可达0.261kg·m-3·d-1;;当进水氨氮浓度稀释到3mg·L-1左右,氨氮可完全被去除,修复后水体几乎没有亚硝酸盐残留.采用PCR-DGGE分析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菌群,发现生物膜中不仅有硝化菌群生长,还包括其它与氮转化相关微生物菌群.该实验结果表明,运用硝化菌群进行氨氮污染水体强化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污染水体氨氮浓度以及氨氧化负荷来确定完全修复所需要的水力停留时间.
- 何晓红李大平陶勇胡杰王晓梅陈元芬
- 关键词:硝化菌群生物膜
- 硝化菌群强化修复氨氮污染河流水体的初步研究
- 针对城市河流氨氮污染严重现状,利用自行筛选的硝化菌群,在实验室分别以游离菌和生物膜两种方式对成都市江安河支流南干堰严重氨氮污染水体进行生物强化修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5℃,150rpm条件下,投加游离菌群36h后,氨...
- 何晓红李大平陶勇王晓梅胡杰陈元芬
- 关键词:硝化菌群生物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