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成
- 作品数:52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非生物胁迫激活ABA途径ACO3基因的表达被引量:3
- 2020年
- 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ABA途径相关基因ACO3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定量PCR (quantitative PCR, qPCR)的检测结果表明用野生型拟南芥(Col-0)作对照,被干旱、低温和盐处理的拟南芥植物中ACO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加。重亚硫酸盐测序的数据分析表明非生物胁迫能够诱导ACO3启动子DNA去甲基化并激活该基因的表达。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途径突变体ago4和dcl3中ACO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暗示RdDM途径在调控ACO3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金太成郎晨婧孟大伟王悦吴艳菊杨丽萍
-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拟南芥
- 苜蓿次生胚遗传转化系统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是对苜蓿进行基因改良的重要前提条件。本实验以吉林省适产苜蓿品种为实验材料,对农杆菌介导的次生胚遗传转化系统中的各种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中2,4-D和KT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 mg/L和0.5 mg/L;体胚分化培养基中6-BA和NAA的最适浓度均为0.5 mg/L;该法最适受体基因型为公农系列苜蓿品种;遗传转化过程中,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及体胚分化培养基中添加的卡那霉素浓度分别为75 mg/L和50 mg/L。通过GUS基因表达检测和定量RT-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经顺利整合进苜蓿基因组染色体中,遗传转化效率为20%左右。本实验为培育吉林省转基因苜蓿新品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金太成王悦吴艳菊孟大伟杨丽萍
- 关键词:SATIVA
- 基因沉默抑制子HC-Pro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14年
- RNA沉默广泛存在于植物等大多数真核生物中,能够防御外源基因的入侵和调控基因表达等.然而,基因沉默抑制子HC-Pro蛋白的具体功能的研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重点介绍了基因沉默抑制子HC-Pro的表达载体pBI121-HC-Pro的构建及HC-Pro基因在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中的稳定表达.并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目的基因HC-Pro的表达,检测结果表明我们获得了HC-Pro基因稳定表达的转基因烟草株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基因沉默抑制子HC-Pro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 金太成许亚男郑爽张晓华冯茹茹刘秋霞李双双杨丽萍
- 关键词:烟草
- 利用农杆菌侵染新技术在豌豆中瞬时表达ha FGF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一种操作简单的侵染方法,通过豌豆种子吸收携带病毒载体PEBV的农杆菌菌液进行ha FGF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和考马斯亮蓝法对蛋白表达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来源于PEBV的病毒载体在豌豆(Pisum sativumL.)中成功表达了GFP和ha FGF蛋白,对菌液浓度等条件的优化显著提高了GFP的表达效率,植物中药用蛋白ha FGF的表达水平占总可溶性蛋白的2.6%。该瞬时表达体系具有独特优势,如简便、高效、表达稳定,在生产药用蛋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杨丽萍金太成周晓馥
- 关键词: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绿色荧光蛋白
- 植物中瞬时表达外源基因的新型侵染技术被引量:13
- 2013年
- 由于瞬时表达系统的局限性使其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瞬时表达侵染技术—种子吸收法在植物中进行外源蛋白的表达。利用种子自然吸收来源于TMV病毒载体的农杆菌重悬液在番茄中成功的表达了报告基因GFP,并优化了影响基因表达的各种因素,包括菌液重悬液浓度和其他侵染条件。与其它侵染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如操作过程简便,有利于外源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并能够进一步扩大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宿主范围。我们推测种子吸收法将有利于重组药用蛋白在植物中的工业规模化生产。
- 杨丽萍金太成徐洪伟李华周晓馥
- 关键词:植物生物反应器GFP
-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以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玉米组织培养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从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的消毒和预处理、基本培养基、基因型等方面综述了以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王洪振陈徐金太成程军周晓馥
- 关键词:玉米成熟胚
- 植物败育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雄性不育是导致植物败育的一种普遍现象.植物败育遗传机制的研究能够为深入认识植物败育的发生过程及其相关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概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植物败育的影响因子和植物败育的分子机制,并介绍了胚败育的遗传机制和相关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更深入探究植物雄性败育机制和利用雄性不育进行作物育种提供参考.
- 金太成丁晓月闵菲李一荻杨丽萍
- 关键词:雄性不育生长素
- 表观遗传因子在不同基因组区域的分布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应用人类CD4阳性T细胞表观遗传因子高通量定位、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对基因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间的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基因组区域基因表达状态与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的内在关系,并应用功能富集分析阐释了表观遗传因子协同调控模式与基因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因子的分布模式在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与基因表达状态密切相关.DNA甲基化与其他表观遗传因子间存在组合调控,拥有特定调控模式的相关基因与人类CD4阳性T细胞所行使的免疫系统过程、免疫应答、白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活性等生物学功能显著相关.
- 齐云峰王仁俊金太成杨丽萍孙添添
-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
- 种子真空侵染法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5
- 2019年
- 针对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中周期长、表达效率低等的局限性,在拟南芥中建立并优化了一种新的遗传转化体系,称为发芽种子真空侵染法。以发芽种子作为真空侵染的材料,在拟南芥中成功地表达了β-葡萄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S),并对影响基因表达的侵染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农杆菌细胞浓度(OD600)为1.2,真空泵的压强为0.07 MPa时,植物中GUS基因的表达效率更高。RT-PCR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这种体系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有效表达了外源基因GUS。这种体系具有快速和高效的优势,为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 杨丽萍王悦孟大伟吴艳菊金太成
- 关键词:拟南芥
- 病毒抑制子HCPro诱导拟南芥中YUC1的表达
- 2020年
- 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病毒侵染影响宿主生长素的积累。本研究揭示了病毒抑制子HCPro诱导生长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片侵染法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瞬时表达了报告基因GUS和病毒抑制子HCPro。结果证实,HCPro能够诱导YUC1基因启动子DNA去甲基化而激活其基因表达,为病毒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 金太成郎晨婧王悦吴艳菊孟大伟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