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80例北京地区正常人群和MS患者的年龄相关糖尿病患病风险研究
- 目的:研究通过对8280例北京地区正常人群和MS患者的血糖分析,探讨年龄对正常人群及MS患者DM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8280例(男性4843例,女性3407例).采集...
- 马靖郭立新杨泽吕泽平黄慧万刚黄金张建佚冯洁杨双雨杜建玲
- 关键词: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年龄患病风险
- 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碱基突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糖尿病IMT增厚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cy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THFRC677T基因型,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糖尿病IMT增厚组MTHFR基因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与糖尿病IMT正常组及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IMT正常组之间T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MTHFR基因突变者血浆Hcy增高。糖尿病组MTHFR基因突变者IMT值明显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结论糖尿病IMT增厚组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组血浆Hcy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推测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 郭立新潘琦初明峰郭发金孙明晓李慧李铭刘小萍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高尿酸血症和2型糖尿病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66
- 2004年
- 目的 评价高尿酸血症和 2型糖尿病 (T2DM )在代谢综合征 (MS)中的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对 12 4例高尿酸血症和 5 6例血尿酸正常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 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组的体质指数 (BMI)、甘油三酯 (TG)以及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于血糖正常组 ,且BMI、总胆固醇 (TC)、TG以及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对照组。 结论 ( 1)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明显相关。 ( 2 )高尿酸血症加重了T2DM患者的代谢紊乱 ,T2DM也使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代谢紊乱加重 。
- 李东晓郭立新金世鑫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T2DM嘌呤代谢MS
- 糖尿病合并OSAHS筛查与治疗
- 郭立新
- 人腺病毒36与肥胖相关性的研究
- 周雁郭立新朱玲牟忠卿
- 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05年
- 在669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1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11%,双抗体阳性4%。自身抗体阳性的115例和随机选取的94 例自身抗体阴性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比较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体质指数升高。
- 李东晓郭立新李铭
- 关键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ICA血红蛋白
- 改进胰岛素注射装置,改善糖尿病管理被引量:3
- 2014年
- 对于1型糖尿病和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所必需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存在认识误区,缺乏独立注射的信心,担心低血糖的发生,害怕注射疼痛等原因,使得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延误,进而影响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同时,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很多患者的治疗也没有取得满意效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治疗时仅不到30%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HJ。既往多项研究显示,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是胰岛素治疗达标的主要障碍。有1/3的患者在过去一个月中至少有一天没有按时注射胰岛素。大部分的患者并非故意遗漏或不按时注射胰岛素。接受调查的患者和医护人员表示,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由于工作繁忙、生活节奏打乱、就餐不规律、精神紧张等原因,患者普遍存在容易忘记注射胰岛素,或不确定是否注射过胰岛素,或不记得上次注射的剂量等记忆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增加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给糖尿病的管理带来挑战。
- 郭立新
- 关键词:胰岛素注射装置糖尿病管理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注射胰岛素依从性差
- 人腺病毒36与肥胖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某些病毒感染有可能导致肥胖。人腺病毒36(adenovirus 36,Adv36)是一个可以在动物模型中导致肥胖又在人群中广泛感染的病毒,也是目前在病毒致肥胖方面国外已开展研究的病毒。在动物模
- 周雁郭立新朱玲牟忠卿
- 关键词:抗体阳性率人腺病毒BMI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14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 (MA)组 92例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 (IHD)患者 4 6例、脑血管病变 (CVD)患者 2 9例、周围血管病变 (PVD)患者 6 0例 ;非大血管病变 (非MA)组 5 3例 .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 结果 (1)与非MA组相比MA组的年龄 (70 6± 5 8、6 7 6± 5 5 )、高血压患病比率 (73 9%、5 6 6 %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异常比 (4 1 3%、2 0 8% )明显增高 (P<0 0 1或 <0 0 5 ) ;MA组中的 3个亚组与非MA组的比较也有相似的趋势。 (2 )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高血压是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总的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也是IHD的独立危险因素 ;另外 ,年龄、UAER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与PVD独立相关 ,年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5或 <0 0 1)。 结论 对于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高血压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积极控制血压可能对减少其临床大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孙明晓郭立新周迎生李慧王晓霞潘琦周雁张忠辉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年龄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与80例查体非糖尿病者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脂、血压,分析各指标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①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②T2DM患者MS患病率显著增高。③随着MS组分的增多,脂联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④DM组中血清脂联素与MS、男性、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浓度与MS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是MS的又一特征,在其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初明峰郭立新潘琦李铭刘小萍
- 关键词:脂联素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LIS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