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郭向阳1张少华2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1心内科、2药事科243000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药源性疾病增多,合理使用抗生素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笔者随机抽查我院近3年来700余份病历,发现在抗生素的...
- 郭向阳张少华
-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药物疗法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A对5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35%,特异性96.53%,PPV 90.00%,NPV 92.67%。64排螺旋CTA阳性与SCA阳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797,P<0.01)。64排螺旋CTA检查发现钙化病变180支,SCA仅发现钙化病变80支。结论:64排螺旋CTA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
- 张先林王岳松章萍郭向阳邵旭武董学滨梁明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
- 床旁漂浮与非漂浮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效果对比——附158例报告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比较应用漂浮与非漂浮电极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因各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分为2组(漂浮组与非漂浮组),分别采用漂浮电极和非漂浮电极起搏,分析比较2种起搏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起搏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成功起搏所需的时间和起搏阈值分别为(16±2)min比(12±2)min(P<0.05)和(0.65±0.20)V比(0.75±0.25)V,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起搏感知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71%比45%(P<0.05)、2%比8%(P<0.05)。2组分别有1例于术后第2、4日死于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其余患者随访1~6个月,情况均稳定。结论:应用漂浮电极和非漂浮电极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均是较安全有效的起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视患者情况及术者操作熟练程度选择使用。
- 王学忠王岳松郭向阳章萍
- 关键词:漂浮电极非漂浮电极床旁
- 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降压及对高血压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 10 2名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双氢克尿噻 6.2 5 mg、12 .5 mg、2 5 mg与苯那普利 5 mg/ d联用 ,观察降压效果及副作用 ,为期 4周。对其中2 5例伴左室肥厚者 ,继续治疗 6个月 ,观察其左室肥厚及肾脏蛋白尿变化。结果三种剂量的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均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P<0 .0 1) ,且三组间降压疗效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降压效果明显。联合用药中 ,双氢克尿噻剂量可减至 6.2 5 mg。长期治疗对高血压靶器官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 张平陈卫红梁明明陶平郭向阳
- 关键词:双氢克尿噻苯那普利高血压左室肥厚蛋白尿
- 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无X线透视下,为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左锁骨下静脉路径床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37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送入临时电极成功,即刻起搏成功率97.3%,手术开始至起搏成功时间8.0±2.2min,电极导管留置时间1~21d,其中2例电极导管脱位。31例急性心肌梗死经临时起搏后,心肌供血得到改善,恢复自主心律,顺利渡过超急期,1例过渡到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结论: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成功率高,快速,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缓慢心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王学忠王岳松章萍郭向阳
- 关键词: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急性心肌梗死
- 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评价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在无X线透视下,为216例非心脏手术患者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结果216例患者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顺利将临时起搏导管送至右室,3例失败;在起搏期间有8例患者发生电极脱位,重新调整后恢复正常。结论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起搏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安全、简便易行;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 王学忠王岳松章萍郭向阳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非心脏手术
- 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王学忠王岳松章萍郭向阳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锁骨静脉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 王岳松章萍王学忠梁明明张朝霞郭向阳董学滨汪韶君夏金发方永华李吾枝
- 该项目是采用介入微创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等。主要是经导管将双面蘑菇伞置于先天性心脏缺损处,随着堵闭器内部的快速血栓形成及堵闭器表面的快速内皮化实现,...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微创治疗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32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2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9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3例,消融总成功率90.2%。随访(87±20)月,AVNRT消融复发率13.3%,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4.1%;AVRT消融复发率4.0%,永久性Ⅲ°AVB发生率1.2%。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最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王学忠王岳松章萍郭向阳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心动过速室上性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3例回顾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03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消融总成功率89%。随访20.6±24.7个月,AVNRT消融复发率16.7%,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5.3%;AVRT消融复发率3.6%,永久性Ⅲ度AVB发生率1.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最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章萍王岳松钱钧郭向阳梁明明方永华
- 关键词: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