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惠芳
- 作品数:165 被引量:1,463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不同生态区烟草叶片蛋白质组学的比较被引量:26
- 2008年
- 为探讨不同生态区烟叶香气风格形成的机理,应用蛋白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对河南平顶山(浓香型烟叶的典型生态区)和福建龙岩(清香型烟叶的典型生态区)的烟草(Nicotina tobaccum L.cv.K326)叶片蛋白质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51个蛋白质在两个生态区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在河南表达量上升的有15个,在福建表达量上升的有25个。另外,还分别有2个和9个蛋白点为在河南和在福建样品中特异表达。采用MALDI-TOF/MS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MSDB、NCBInr和SwissPort数据库查询,共鉴定出25种蛋白质,其中参与叶绿体发育、色素代谢、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在福建烟区高表达,与糖酵解途径相关的蛋白质在河南烟区中高表达。另外,在两生态区烟叶中都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特异表达的抗逆和防御蛋白。首次在蛋白质组学水平对不同香气风格烟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 崔红冀浩张华邵惠芳李东宵陈亮
- 关键词:烟草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 浅谈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 2015年
- 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实践活动。科研创新思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本科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科研生涯总结出了一些观点。
- 张洪映邵惠芳
-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科研创新能力社会进步社会文明进步
- 松散回潮回风温度对烟叶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提高卷烟内在质量,提高烟叶的利用价值,利用松散回潮工序不同回风温度的试验,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对常规化学成分,回风温度52℃时的两糖差偏高,钾氯比和糖碱比偏低;回风温度62℃时的氯含量偏高,钾氯比和氮碱比偏低;回风温度57℃时的化学成分更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2对中性致香成分,其总量表现为:57℃>62℃>52℃,一定范围内,香气量越大越有利于表现香气特征。不同回风温度对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 邵惠芳赵蓉蓉范磊张慢慢王杉杉许自成
- 关键词:松散回潮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
- 烟叶发酵研究进展被引量:41
- 2006年
- 对烟叶发酵机理、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基于烟叶发酵机理基础上的发酵技术进行了综述.认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应加强烟叶发酵机理的研究,以便研究出适合卷烟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技术.
- 于建军李琳庞天河任晓红邵惠芳
- 关键词:烟叶发酵
-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施肥对连作植烟土壤环境及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8年
-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植烟土壤环境因子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了解施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联系,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下连作植烟土壤进行了细菌16S rRNAV4-V5区、真菌ITS rRNAV4-V5区测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及冗余分析研究了连作植烟土壤的8种环境因子(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及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序质控后获得有效序列264 500个,获得22 03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菌落热图显示,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了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组成。施肥处理的细菌及真菌多样性与CK均呈较大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的细菌或真菌结构聚集较紧密,而CK在排序轴中与其余处理较为分散,这说明施肥可以明显改变连作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结构;速效钾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而8种环境因子对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的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信息较为丰富,可为植烟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张艺洁邵惠芳张珂贾宏昉黄五星韩丹
- 关键词:植烟土壤连作高通量测序真菌多样性
- 西南烟区烤烟pH分布特点及与感官品质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0年
- 以西南烟区2002—2005年的208份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pH在不同部位、不同年份、不同产区间的变异特点,并对烤烟pH与感官品质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南烟区烤烟pH主要集中在4.6~5.2范围内,平均为(4.90±0.16),变异系数为3.35%;pH在部位、年份和产区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当烤烟pH在4.5~5.5范围内,pH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燃烧性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而与香气量、劲头、浓度和灰色的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水平。
- 邵惠芳郑聪许自成李东亮秦璐孙树林周恒
- 关键词:烤烟PH感官品质
- 硒在植物抵御胁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20年
- 硒是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植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硒在植物中的代谢途径出发,介绍了硒在不同环境胁迫下使植物抗逆性提升的作用机理,综述了硒在植物抵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以及硒与其他元素的交互作用,以期为未来硒在农业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 陈思蒙李子玮张璐翔魏艳秋朱智威张环纬许自成黄五星邵惠芳
- 关键词:硒植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 褪黑素和硝态氮配施对镉胁迫下烟草渗透调节及氮代谢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褪黑素和硝态氮配施对镉胁迫下烟草早期生长、渗透调节及氮代谢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在镉胁迫(20μmol/L)下设置3个N水平,即10、5、0.1 mmol/L硝态氮,并对K326烟草品种喷施100μmol/L褪黑素。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褪黑素的施用提高了烟苗生物量,与Cd处理相比,高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70.45%、275.00%,低氮水平下分别增加了65.22%、200.00%,其中地上部生物量随硝态氮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分别为0.75、0.58、0.38 g。镉胁迫下烟苗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褪黑素和硝态氮的配施可有效促进叶绿素合成。与Cd处理相比,高氮处理下外施褪黑素进一步激活了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渗透调节系统,分别提高了14.84%、10.41%、6.70%。此外,褪黑素可显著降低烟叶硝酸盐的积累,显著增加总氮和氮素积累量,促进氮代谢,高氮处理可提高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促进总氮和叶片氮素的积累。与Cd处理相比,褪黑素的喷施可提高氮代谢酶活性,高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NR、NiR、GS、GOG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0.61%、16.47%、29.60%、28.88%,低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NR、GS、GOGAT分别提高了11.46%、15.32%、22.79%。褪黑素和硝态氮的配施上调了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N5处理相比,高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上调了氮代谢相关基因NtNIA1和NtGDH1的相对表达,低氮水平外施褪黑素下调了NtNIA1、NtGOGAT1、NtGDH1的相对表达。综上,在胁迫条件下,短期高氮处理可有效提高烟苗早生快发,褪黑素也能加速烟草幼苗的生长,并进一步提高烟草幼苗的氮代谢能力。
- 江静兰郑聪丹冬淳吴芳贾宏昉韩丹胡源博张蔷邵惠芳
- 关键词:烟草硝态氮褪黑素镉胁迫氮代谢
-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被引量:1
- 2010年
- 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关系到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
- 姬小明赵华新邵惠芳赵铭钦
-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管理体制社会主义事业国际竞争力教育观念
- 植物角质膜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植物的角质膜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的交界面,有利于植物减少蒸腾、抵抗紫外伤害和防止病虫害等。植物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角质膜会构建自身的防御系统,如通过自身结构、成分的改变及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来减轻外界不利环境因子的胁迫。因此,植物角质膜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植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植物角质膜的结构、成分、形成、功能及其与次生代谢和环境的关系,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景。
- 王凯悦陈芳泉邵惠芳韩丹许自成黄五星
- 关键词:次生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