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宝樑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胰蛋白酶原
  • 1篇胰蛋白酶原激...
  • 1篇胰酶
  • 1篇胰酶抑制剂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实验性急性胰...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手术治疗体会
  • 1篇细胞
  • 1篇腺炎
  • 1篇混合痔
  • 1篇急性胰腺炎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2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邱宝樑
  • 2篇高军
  • 1篇田志军
  • 1篇曹原
  • 1篇孙家邦
  • 1篇李非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和白细胞介素-6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早期预测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3%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3%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后0.5h经股静脉注入乌司他丁组、0.9%生理盐水逆行胆胰管注射组和假手术组(只行开、关腹术)。每组18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成3组,分别于制模后3、6、24 h后取血处死,留取标本。观察血清淀粉酶、血浆TAP水平、血清IL-6水平变化,并在光镜下对胰腺病变进行双盲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制模后3和6 h血浆TAP水平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4.798±0.169)和(3.999±0.299)nmol/L]比3%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2.416±0.148)和(3.356±0.211)nmol/L]明显增高(P<0.01);制模后6 h,血清IL-6水平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1339.51±56.43)pg/ml明显高于3%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619.07±42.25)pg/ml(P<0.01)。结论在轻重不同的急性胰腺炎模型中,胰腺病理改变越严重,血浆TAP和血清IL-6峰值出现越早。血浆TAP水平可以作为早期精确预测急性胰腺炎模型胰腺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高军田志军邱宝樑李非孙家邦
关键词:胰蛋白酶原激活肽白细胞介素-6急性胰腺炎胰酶抑制剂
混合痔460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460例混合痔开放手术的效果,总结实施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混合痔的经验教训。方法 460例混合痔患者实施Milligan-Morgan手术,采用椎管内麻醉,术前清肠,术后予以PCEA镇痛,坐浴,复方角菜酸酯栓换药并坚持扩肛。结果 46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肛门失禁,黏膜脱垂,最长随访5年,痔无复发。手术出现各种并发症19例,均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以Milligan-Morgan手术为基础的混合痔开放性手术,仍是基层医院治疗混合痔的一种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根治效果理想,在操作细节上做出一些改进,经过精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有序的术后处理,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高军曹原邱宝樑
关键词:混合痔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