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华
- 作品数:48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宁夏沿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 2023年
-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并伴随时代进步不断提质升速。“十三五”规划完成年,城乡发展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城市群建设优化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推动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更加平衡。宁夏沿黄城市群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产业逐渐优化完善,城乡统筹水平明显有所提高,加之沿黄河而建区位优势明显,银西高铁的开通让宁夏全区有拥抱全国高铁网的趋势,与西北其他城市群相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 姚海娟连华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策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乡土农耕文明、历史地域特色的空间载体,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的中国传统社会活化石和博物馆。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保护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因此传统村落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抓手,也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厘清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村落保护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原则和保护思路,并以甘肃省为例,从产业、文化、环境、社会四个方面,分别就三种模式下的传统村落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
- 连华宁雷张铭驿
- 关键词:传统村落
- 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动因探析
- 2024年
-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甘肃段作为甘肃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主体的时代背景下,从经济视角探索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内在属性以提高黄河流域甘肃段总体发展水平。[方法]借助引力模型、区位商指数及地理探测器分别从城镇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城镇竞争优势结构、产业集聚结构3个方面对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动因进行探讨。[结果]区域经济联系网络水平和城镇竞争优势水平均逐步提升,其结构由单中心簇型向多中心簇型演进,第一产业集聚结构经历了“全局型结构—穿孔型结构”演变过程,第二产业集聚结构为穿孔型结构,且该结构逐步增强,第三产业集聚结构经历了“穿孔型结构—局部型结构—穿孔型结构”的演变过程;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竞争优势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关系密切,相应产业产值占比越高产业发展越集聚,此外受生态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已经开始走去工业化及工业转型道路,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在发展第二产业上的投入占比将下降。
- 宁雷连华盛双庆牛月刘曦汪腾
- 基于CiteSpace的“三生空间”与“三区三线”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22年
- “三生空间”与“三区三线”作为区域空间管控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联系紧密。基于CiteSpace对主题词含“三生空间”“三区三线”的样本文献分别进行图谱可视化与量化分析,从基础数据、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生空间”相关研究具有阶段性特征,且阶段性与国家政策相适应,而“三区三线”阶段性不明显;“三生空间”侧重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功能区划,“三区三线”侧重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三生空间”与“三区三线”优势互补,空间管控应当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二者关键问题均聚焦在国土空间如何划定上,需要兼顾多方利益,进一步优化技术手段。
- 宁雷连华
- 关键词:CITESPACE
- “田园城市”理论对城乡规划及应急防灾的启示
- 2024年
- 文章通过深入解读“田园城市”理论及空间形态,从“社区-城市-城市群”三个层面分析其对城乡规划及应急防灾的启示,提出在社区层面应鼓励居民自治,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性,补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功能转换能力;在城市层面应控制城市规模及人口,充分利用冗余空间,注重健全综合防灾规划,采用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完善多层级的应急生活物资网络体系;在城市群层面应注重调整区域功能结构,缓解中心城市压力,以形成高效的城市群网络化协调发展格局。
- 张锐连华肖建虎
- 关键词:城市防灾
-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张掖市水资源价值计算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了计算张掖市水资源价格,对张掖市水资源数量、水价制度及经济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建立张掖市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采用升(降)半梯形函数确定了模糊评价的一元线性隶属关系,选取了水质、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了张掖市的水资源价值。结果表明:张掖市的资源水价为1.97元/m^3,相应的居民自来水价应为2.347元/m^3,是现行居民用水价(0.85元/m^3)的2.76倍。且根据现行水价,每人每年需支出水费126.74元,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14395元)的0.88%,远低于模型中的控制指数0.015。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水价制度改革,重新制定水费收取标准,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刘芳芳连华王建兵尚明瑞
- 关键词:水资源价值资源水价
- 甘肃榆中青城古镇风貌圈层式规划设计发展展望
- 2022年
-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非常难得的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镇内的古建筑、古民居群,对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风情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但青城古镇在发展中整体风貌控制较为混乱,没有形成一定的历史演变轴线或圈层,缺失人民生活的时段性痕迹,所以需要对其整体风貌进行圈层式规划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秩序感、时代感、生活感、景观感,从而活化青城古镇的多元价值。
- 祁作峰章海峰连华武文捷
- 关键词:规划设计青城古镇历史文化名镇秩序感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甘肃省耕地资源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越来越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文章选取了甘肃省1996年到2013年近18年的耕地面积等方面的统计面板数据,分析了甘肃省耕地面积的整体变化状况,探讨了甘肃省耕地面积减少的若干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对于科学合理解决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促进甘肃省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证粮食安全有所裨益。
- 连华张冬梅尚明瑞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耕地资源影响因素
- 基于织补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路径探索——以文县哈南村为例
- 2024年
-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乡土农耕文明、历史地域特色的空间载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留传统风貌、维系人地关系是新时代乡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织补理论的视角,探索文县哈南村的保护与更新发展策略,确定以“点、线、面”为织补方式,通过对现状问题总结,从建筑、产业、文化和生态4个方面入手,提出“多点串联、线状连接、面域协同”的保护更新策略,为同类型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建议。
- 郭俊秀连华
- 关键词:传统村落
-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天津三岔河口旧城更新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缓解城市快速发展而引发城市旧城区功能衰退、活力不足和业态发展滞后等问题,笔者在回顾总结城市触媒理论的基础上,以天津三岔河口中心地块为例,探讨构建天津三岔河口活力触媒点的原则和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以建筑物、民俗文化、功能业态和公共空间作为触媒元素的天津三岔河口更新设计策略,为旧城改造中城市风貌延续、地方产业发展及空间活力提升提供参考。
- 刘敏连华
- 关键词:旧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