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松

作品数:113 被引量:694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1篇伤寒
  • 36篇伤寒论
  • 28篇《伤寒论》
  • 20篇中医
  • 16篇教学
  • 13篇辨证
  • 12篇四逆
  • 10篇四逆散
  • 10篇结肠
  • 10篇教学改革
  • 9篇结肠炎
  • 9篇溃疡
  • 9篇溃疡性
  • 9篇溃疡性结肠炎
  • 8篇柴胡
  • 7篇乌梅
  • 7篇乌梅丸
  • 7篇教育
  • 7篇桂枝
  • 6篇中医药

机构

  • 110篇辽宁中医药大...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13篇谷松
  • 9篇刘立萍
  • 9篇朱辉
  • 8篇林大勇
  • 8篇王树鹏
  • 7篇王彩霞
  • 7篇赵令竹
  • 6篇李斌
  • 6篇李玢钰
  • 5篇关庆增
  • 5篇董秀
  • 5篇张丽艳
  • 4篇高春雨
  • 4篇卢健
  • 4篇李惠杨
  • 3篇于静
  • 3篇高明利
  • 3篇王丽敏
  • 3篇明彩荣
  • 3篇李海波

传媒

  • 15篇辽宁中医药大...
  • 8篇中国中医基础...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中国中医药现...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实用中医内科...
  • 5篇国医论坛
  • 4篇中医药学刊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河南中医
  • 3篇中医教育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医药文化
  • 2篇中医学报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伤寒论》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今天,传统中医教育模式的弊端正日渐显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授课方式是广大中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从事《伤寒论》教学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及学生的探讨,结合自身体会发现在教学中存在两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一,是古代哲学知识的欠缺,不能很好的理解仲景的学术思想,以致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浓。其二,不能学以致用,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临证思维能力,并未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朱辉谷松王树鹏林大勇
关键词:伤寒论教学改革
《金匮要略》咳喘证治辨析
2001年
谷松
关键词:《金匮要略》咳喘证杂病
四逆散方证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四逆散方证的来源、四逆散方证的历代研究、四逆散的功效、组方等理论问题做以梳理,对四逆散在古今临证实践中的应用做以回顾,对四逆散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治疗疾病作用机制的探讨以及配伍规律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四...
谷松
关键词:四逆散方证现代药理学配伍规律
文献传递
从“阳浮而阴弱”探讨仲景阴阳脉法被引量:2
2022年
《伤寒论》中“阳浮而阴弱”中阴阳的具体指代应为尺脉与寸脉,“阳浮而阴弱”当为“寸浮而尺弱”。阳脉即寸脉,主表主阳;阴脉即尺脉,主里主阴。寸浮而尺弱,为里气不足,邪侵肌表之象,故以桂枝汤养胃生津,同时配合热稀粥以扶正祛邪。张仲景阴阳脉并不是指代病机,而是传承于《难经》的阴阳脉法。阴阳脉法以关为界,关前诊察人体之上与表,关后诊察人体之下与里,并结合阴阳二部的脉象,通过诊察人体之气血状态来判断表里、上下的邪正盛衰,尤其适合指导外感病的诊断及治疗。
范继东谷松
关键词:桂枝汤《难经》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阳气”作为仲景学术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多次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明确阳气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学习仲景学术思想。胡希恕先生提出了《伤寒杂病论》学术体系与《内经》不同,“阳气是津液”的观点,而并非阳热之气。为阐明仲景《伤寒杂病论》中“阳气”的实质,进一步探究“阳气”与“津液”的关系,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以仲景原文为基础,对《伤寒杂病论》中“阳气”与“津液”相关原文进行了整理,从阳气与津液的损伤途径、损伤表现及虚证禁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最终得出,“阳气”的本质确为津液,但两者仍有区别,阳气专指在表之津液。津液由脾运化,生于胃中,输布于表者即为阳气。
范继东谷松
关键词:阳气津液《伤寒杂病论》
试探“须臾”在《伤寒论》中的含义被引量:4
2012年
文章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方法,从古汉语训诂、翻译学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归纳、总结《伤寒论》中表示时间的专有词汇"须臾"在历史上各时期出现的不同的含义,对其使用规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伤寒论》、深入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提供帮助,希望能对研究《伤寒论》中其它的虚词提供些许借鉴。
张丽谷松
关键词:伤寒论须臾文字
麻黄细辛附子汤新用及机理探讨被引量:11
2008年
经临床实践发现,麻黄细辛附子汤可有效治疗素体阳虚阴盛之顽固性失眠。其中麻黄所发挥的作用有二:一可有效温振心阳,心阳充足则可使心火下蜇于肾,为阳气入阴提供条件;二可破阴寒凝结,寒凝散则为阳气入阴打开通路。细辛、附子辛温,共奏扶阳之效。如此使得体内阳气充足,使阳入于阴之通路开,则阳自能入阴。阳入阴则寐,失眠自愈。
刘国华林大勇关庆增谷松
关键词:阳虚失眠扶阳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双心疾病”被引量:22
2020年
临床上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发心理疾病的情况被称为"双心疾病",近年来,中医治疗双心疾病显示出一定优势,而经方的应用较为局限。《伤寒论》开创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基于"六经钤百病"的思想,根据《伤寒论》原文展开研究,发现心胸病症、心神病症往往相伴出现,十分契合双心疾病的临床症状,并且六经皆有心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描绘了双心疾病发病进程。在辨证方面,系统分析六经辨证所示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在论治方面,挖掘可用于治疗双心疾病的经典方剂,简述其临床应用现状,为今后的治疗开阔思路。
李令康谷松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
《医经允中》学术特点与价值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医经允中》为清·李熙和撰述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共24卷。书中纂集《内经》、《脉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诸书内容,分别从医理、脉理、诊治、用药等专题予以阐述。通过对该书的系统整理,总结出作者强调以切脉为首要,推崇《内经》经旨、张仲景伤寒之论,并分疏本草,以药证相合,侧重阐明医理而少载方药。该书立法严谨,对现代中医临床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朱辉谷松
关键词:学术特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管窥被引量:5
2008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所论的四时调摄阴阳之法则,对平素养生与临床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认识,历代医家立足点不同而论述不一,将我们的学习体会略陈于下。
邹晓明谷松
关键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经》历代医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