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
- 作品数:120 被引量:98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患者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DWI诊断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行放射治疗后,经穿刺病理或MRI检查随访证实为局部复发的39例患者作为复发组,局部纤维化的51例作为纤维化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和DWI检查。观察2组患者的DWI表现,测量ADC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ROC分析计算常规MRI及DWI诊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效能,并采用Z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39例患者病灶DWI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 ADC图上均呈低信号表现。纤维化组51例患者病灶DWI总体信号低于复发组,其中36例病灶ADC图呈等或稍低信号表现,余15例呈稍高信号表现。复发组和纤维化组病灶的ADC值分别为(0.753±0.127)×10-3和(1.233±0.310)×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8,P<0.05)。 ROC曲线上,确定复发灶的ADC诊断阈值为0.887×10-3 mm2/s, DWI 诊断鼻咽癌复发瘤敏感度为87.18%(34/39),特异度为94.12%(48/51),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常规MRI诊断复发瘤的敏感度为71.79%(28/39),特异度为74.51%(38/5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二者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583,P<0.01)。结论 DWI有助于鼻咽癌复发瘤的检出及诊断,且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 王琛苏丹柯刘丽东谢东刘宇刘思远黄伟丽
- 关键词:鼻咽肿瘤磁共振成像弥散
- CT结合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CT结合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均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为GIST病人的CT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1)18例GIST的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13例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强化明显,5例瘤灶内有坏死液化区;肿瘤周围肠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或粘连。(2)15例源于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间质瘤均行内镜检查,4例瘤侧胃壁镜下所见黏膜呈外压性改变者未行咬检;11例伴有溃疡形成,溃疡处咬检获取病理组织。(3)18例均行手术后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18例CD117均为阳性,13例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结论CT与内镜相结合检查,能提高胃、十二指肠及结肠GIST定位、定性的准确性。
- 谢东苏丹柯周小燕金观桥李强张昱苹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检查肿瘤周围溃疡形成外压性溃疡处
- 乳腺叶状肿瘤MRI形态及功能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BPTs)MRI形态和功能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以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BPTs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前MRI诊断为BPTs8例,纤维腺瘤4例,脂肪肉瘤1例,准确率为61.5%(8/13)。BPTs的T1加权成像(T1WI)表现为较低信号,2例良性、4例交界性及2例恶性BPTs瘤体内有不规则小片状、裂隙状更低信号区,其余均表现为均匀信号;T2加权成像(T2WI)表现为较高信号,除2例良性BPTs信号均匀外,其余BPTs瘤体内可见线样分隔呈稍低信号,瘤体内T1WI所见不规则小片状、裂隙状更低信号区在T2WI表现为更高信号区。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均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良性BPTs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33~2.59)×10^-3mm^2/s,交界性BPTsADC值为(1.21~2.83)×10^-3mm^2/s,恶性BPTsADC值为(0.81~2.41)×10^-3mm^2/s。2例良性、1例交界性BPTs的时间-信号曲线为Ⅰ型曲线,5例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BPTs为Ⅱ型曲线,1例交界性、1例恶性BPTs部分为Ⅱ型、部分为Ⅲ型曲线。6例良性、2例交界性BPTs为边缘光滑型,其余为局部边缘不规则型。结论 MRI检查显示BPTs肿瘤边缘大部分光滑,仅交界性及恶性BPTs部分边缘不规则,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其内见分隔,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以平台型及上升型为主,DWI序列大多未见扩散受限。
- 谢东李强康巍唐琪刘丽东朱旭娜赵欣陈军张卫
-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交界性恶性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病理
- MR磁敏感加权成像鉴别腮腺病变良恶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鉴别腮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共41例首诊未行任何治疗及病理检查的腮腺病变患者行MRI—SWI扫描,观察指标包括病变内静脉分布、最大静脉直径(dv-max)、单位面积内静脉数量(N/Svein)、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分级特点。病变性质均于MRI检查后获手术病理证实。良恶性病变内静脉分布的比较行χ2检验,dv-max、N/Svein的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ITSS分级行Mann—WhitneyU秩合检验,并对dv-max和ITSS分级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良性29例、恶性12例。(1)静脉分布:良性病变内静脉以周边分布为主,占89.7%(26/29);恶性病变内静脉以中央分布为主,占10/1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2,P〈0.01);(2)dv-max:良性病变为(1.1±0.5)mm,恶性病变为(2.5±1.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3,P〈0.01);(3)N/Svein:良性病变为(0.80±0.92)条/cm2,恶性病变为(1.07±0.69)条/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P〉0.05):(4)ITSS分级特点:良性病变以1级为主(0~3级分别为3、22、2、2例);恶性病变1级2例、2和3级均为5例,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9,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dv-max和ITSS分级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75mm和1.5级,其诊断腮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和0.856,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12、96.6%和10/12、86.2%;而静脉分布特点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12和89.7%。结论SWI提供的病变内静脉分布、最大静脉直径、ITSS分级特点等影像信息有助于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张卫苏丹柯林剑军谢东金观桥罗宁斌徐茂林
- 关键词:腮腺
- 影像组学在直肠癌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诸多患者首诊时已经处于局部进展期。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就显得非常关键[1]。肠镜筛查并黏膜活检是早期诊断直肠癌较为常规的检查方法,但受施检者个人操作技术差异、被检者主观依丛性、病变取材范围等诸多非可控因素的影响,诊断准确性值得商榷[2]。此外,肠镜仅能观察肠腔内肿瘤的基本形态,无法评估局部浸润深度、周围结构侵犯及远处器官转移,以上均不同程度限制了肠镜在直肠癌疗前评估的应用范围[3]。近年来,直肠癌诊疗理念的更新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已不再局限于单纯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新辅助化疗与传统手术相结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腹腔灌洗等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使更多患者生存获益。
- 王铮谢东李强
- 关键词:腹腔灌洗根治性手术传统手术肠镜取材范围直肠癌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老年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老年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6例临床确诊的老年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以36例CT检查没有发现肝脏病变且既往没有肝脏疾病史者作为对照组,完善病例组入院检查并对肝脏功能进行Child-Pugh评分,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利用64层螺旋CT工作站测量两组肝脏体积(LV)数据(标准化前),再换算成每单位体表面积的LV(标准化后),分析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患者Child-Pugh分级和LV情况。结果病例组Child-Pugh A级12例,B级15例,C级9例;不同Child-Pugh分级以及对照组LV标准化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随着Child-Pugh级别升高,平均LV越来越小;共2例发生肝性脑病,其中Child-Pugh A级和B级各有1例,LV分别为909.55 cm^3和735.28 cm^3,Child-Pugh A级患者LV略低于B级的平均值,B级患者LV频临C级。结论采用MSCT后处理技术测量的LV随着Child-Pugh级别升高而减小,且LV是比Child-Pugh分级更加灵敏、准确、可靠的肝功能评估指标。
- 李强康巍谢东谢积胜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肝硬化肝脏体积
- ^(18)F-FDG PET/CT联合MRI评估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评估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直肠癌患者病理证实的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33、45枚,比较两组间短径、SUV_(max)、ADC值,探讨不同指标及指标组合的诊断价值。结果PET/CT、MRI测量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MRI短径≥6.75 mm、PET/CT短径≥5.05 mm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标准,两者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差异不大(P>0.05);将PET/CT短径≥5.05 mm联合T2WI信号不均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非转移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ADC值、SUV_(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SUV_(max)≥1.45、ADC值≤1.049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标准,两者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差异不大(P>0.05);而SUV_(max)≥1.45联合ADC值≤1.049×10^(-3) mm^(2)/s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MRI多模态显像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疗前分期提供更准确N分期信息。
- 王铮肖国有赖少侣金观桥谢东李丽娅田连芬梁彬玲周传集韦红娇柴华杨志
-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腋窝良恶性淋巴结的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4例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常规MR及MR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测量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合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增生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796±0.171)×10-3mm2/s和(1.058±0.23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854×10-3mm2/s作为ADC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阈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3.91%、86.96%和80.43%。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罗宁斌苏丹柯刘丽东金观桥朱旭娜谢东
- 关键词:淋巴结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的MRI形态及功能学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边界、最大径、T2WI内部信号、内部分隔、增强信号、ADC值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并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2个PT病灶中,组织学分级为良性、交界性、恶性者分别为16例(30. 8%),22例(42. 3%),14例(26. 9%);不规则形44例(84. 6%),类圆形8例(15. 4%);边界清晰者38例(73. 1%),模糊者14例(26. 9%);病灶最大径为1. 91~14. 73 cm;T2WI内部信号均匀者4例(7. 7%),不均匀者48例(92. 3%);T2WI内部有低信号分隔者34例(65. 4%),无分隔者18例(34. 6%);增强信号均匀者12例,不均匀者40例;ADC值范围为(0. 92~1. 72)×10-3mm2/s;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中,22例呈Ⅰ型(42. 3%),22例呈Ⅱ型(42. 3%),8例呈Ⅲ型(15. 4%)。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组的病灶ADC值、T2WI低信号分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病灶ADC值、T2WI低信号分隔与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 699、0. 484,P值均<0. 05)。而病灶的其余征象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 05)。结论乳腺P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ADC值、T2WI低信号分隔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 徐茂林谢东李芳刘玉林唐琪陈宪
-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
- 高分辨率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检查价值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 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检查价值。方法 对 30例直径≤ 2 cm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高分辨率 CT(HRCT)与常规 CT扫描所获图像对比分析 ;并讨论 HRCT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结果 高分辨率 CT对肺癌征象 (脐凹征、伪足征、支气管气象、分叶征、毛刺、胞膜凹陷征、血管集中束、空洞等 )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 CT。结论 对直径≤ 2 cm的周围型小肺癌最好的检查方法是采用常规 CT结合高分辨率
- 李强张昱苹谢东
- 关键词:肺肿瘤CT高分辨率周围型小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