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厚今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新闻
  • 4篇舆论
  • 3篇新闻思想
  • 2篇新闻报
  • 2篇新闻报道
  • 2篇新闻事业
  • 2篇新闻学
  • 2篇舆论导向
  • 2篇政治
  • 2篇媒体
  • 2篇美学
  • 2篇接受美学
  • 2篇江泽民新闻思...
  • 2篇公共
  • 2篇公共事件
  • 1篇第四媒体
  • 1篇读者观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网络
  • 1篇新四军

机构

  • 11篇安徽省社会科...

作者

  • 13篇许厚今
  • 2篇王传寿

传媒

  • 5篇江淮论坛
  • 3篇新闻世界
  • 2篇新闻战线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决策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泽民新闻思想论纲被引量:2
2006年
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江泽民新闻思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邓小平新闻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开拓和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内涵深刻丰富。文章对江泽民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概括和阐述。
许厚今
关键词:新闻思想
钱钟书评宋诗被引量:2
2008年
钱钟书先生独钟宋诗,《谈艺录》是一部或半部宋诗史,《宋诗选注》又俨然一部宋诗评。尤其是在《选注》的序和以小说家笔法勾勒点染的那些议论意趣洋溢的诗人简评里,钱先生充分地表露了他特别对于宋诗警醒显豁、深入浅出的见解。本文对钱先生评宋诗,从宋诗的背景及其现实性、宋诗的成就及其缺陷美、宋诗的流派及其多元化等三方面进行了搜集演释。钱先生的宋诗观,足以使读者认识到宋诗的真切面貌,认识到它能为我们今天欣赏和接受的东西。
许厚今
“第四媒体”的兴起与中国新闻传媒的应对被引量:2
1999年
许厚今
关键词:新闻传媒网络传播英特网多媒体网络
江泽民新闻思想初探
1999年
王传寿许厚今
关键词:江泽民新闻思想社会主义道路新闻事业舆论导向新闻自由政治家办报
突发公共事件与新闻报道被引量:4
2009年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喜人。举世瞩目。但也经受了由“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所产生的阵痛.出现了大量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的现象。社会伦理与核心价值观也面临着重新调整与重建等问题。“十一五”期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也是“事故多发期”,并且突发性更强.破坏性更大。牵连性更广。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既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新闻源,又是一个崭新的报道领域,挑战与机遇并存。
许厚今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
接受美学对新闻学的启示被引量:4
1997年
许厚今
关键词:接受美学新闻学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事实伊瑟尔
提高领导干部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被引量:1
2009年
新时期的公共安全问题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就“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为此,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培训的通知》(组通字[2008]9号)。此后,国务院也将“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列入《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许厚今
关键词:领导干部公共事件胡锦涛总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突发事件
舆论导向与民心所向──’97安徽舆情调查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王传寿许厚今
关键词:舆论导向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收入分配宣传思想工作
接受美学对新闻学的启示被引量:18
2004年
许厚今
关键词:新闻学接受美学受众理论读者观新闻价值理论
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环境被引量:5
2005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新闻媒体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闻媒体要确立和谐社会的理念、理想,把握和谐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特征。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当前,新闻媒体尤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通过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宣传、加强和改进社会热点宣传,实现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政治、精神道德、利益关系层面的和谐。
许厚今
关键词:和谐社会舆论环境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新闻报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