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衣兰凯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足
  • 3篇缺损
  • 3篇足部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
  • 2篇手术
  • 2篇体外
  • 2篇痛症
  • 2篇皮瓣
  • 2篇平足
  • 2篇平足症
  • 2篇切口
  • 2篇自体外周血
  • 2篇自体外周血干...
  • 2篇自体外周血干...
  • 2篇外翻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2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衣兰凯
  • 11篇孙建民
  • 10篇徐世民
  • 10篇李忠
  • 8篇孙良智
  • 5篇陈青
  • 4篇姜厚森
  • 3篇赵世波
  • 3篇尚小鹏
  • 3篇苏保辉
  • 2篇王炳武
  • 2篇苏宝辉
  • 2篇石林
  • 2篇刘春红
  • 1篇张基仁
  • 1篇栾素娴
  • 1篇赵世博
  • 1篇孙健民
  • 1篇刘玉梅
  • 1篇良智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情报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与CD34^+水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最佳动员方案及采集时机,同时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2012年12月本科治疗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μg/(kg.d)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天数、剂量与外周血白细胞、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数的关系,在干细胞达到高峰时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干细胞混悬液约50 ml,沿病变闭塞血管干走行区域注射。[结果]随着动员天数的增加,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数也随之增加,干细胞获得的效率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剂量、动员时间有关,外周血中CD34+总数与单个核细胞总数呈正相关。患者注射后早期局部皮温明显升高,创面渗血增多,创面肉芽生长明显增快。患者在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等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4~6周复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下肢闭塞血管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建立。[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建立,局部血运改善,利于溃疡愈合,从而避免了截肢或最大限度降低了截肢平面。糖尿病足患者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不能单凭动员天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决定,而是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的数量来决定。
徐世民王炳武孙良智杨学栋衣兰凯孙建民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干细胞动员糖尿病足
抗生素骨水泥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bone cement,ABC)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棕榈酸酯(dexamethasone palmitate,DXP)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有效性。[方法]2020年11月—2022年5月,将36例DFU患者随机分为DXP组和盐水组。DXP组在应用ABC术后3、6、9 d在创面局部注射小剂量DXP,而盐水组局部注射等量的0.9%NaCL生理盐水,两组进行对照。[结果]DXP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优于盐水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第9,15 d时此评分DXP组显著优于盐水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5 d两组TNF-α和IL-6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15 d,DXP组的TNF-α和IL-6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结论]ABC联合小剂量DXP用于治疗DFU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恢复,提高治愈率。
高立胜姜厚森曹振昊衣兰凯李忠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溃疡抗生素骨水泥
胫神经及其分支减压在治疗中后足疼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讨论和研究胫神经及其分支卡压在中后足疼痛中起的作用以及减压松解术对于治疗中后足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76例患者,92例中后足疼痛的患足,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胫神经及其分支的探查减压松解术,其中腓肠肌小腿后内缘的高位卡压12例,踝管内腱鞘囊肿、脂肪增生、神经鞘瘤等内容物压迫的病例56例,骨质增生,骨刺形成造成压迫的8例,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跟骨内侧支、足底内外侧神经卡压的16例。结果本组92例患足,随访4~18个月,84例足跖侧烧灼样疼痛,足底麻木,发凉等症状完全消失。5例足跖侧烧灼样疼痛明显缓解,但是足底部麻木、发冷等恢复不明显。3例患足术后烧灼样疼痛,足底麻木、发凉等临床症状恢复欠佳。优良率91.3%,一般5.4%,差2.1%。结论中后足部疼痛及麻木,发凉等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卡压和跖腱膜紧张、退变引起,胫神经及其分支的探查、松解、减压术完全能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和要求,对于合并足背部和踝部疼痛以及明确跖腱膜紧张、退变、炎症造成神经卡压的,可同时行前跗管及跖腱膜的切开减压松解术,因此,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减压松解术是治疗中后足疼痛及足底麻木发凉等临床疾病的有效方法。其解剖定位准确,位置恒定,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李忠徐世民苏宝辉赵世博衣兰凯
跟痛症的解剖与临床微创治疗初步研究被引量:35
2009年
[目的]探讨跟痛症的形成机理,研究跟痛症的病因及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在5例成人25~26cm新鲜足的标本中观察跖腱膜分布,起止点及毗邻关系,36例患者接受了骨赘切除、跖腱膜止点部分切断、滑囊切除手术。[结果]通过解剖学观察发现跖腱膜与足纵弓及跖趾关节关系密切,跖趾关节背伸时跖腱膜最紧张,跖趾关节反复屈伸,跖腱膜受到牵拉刺激,久之形成滑囊炎及骨赘,是导致跟痛症形成及产生疼痛的重要原因。平均随访2年,36例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无影响。[结论]跖腱膜长期受到牵拉刺激,形成滑囊炎,久之骨赘形成是导致跟痛症的重要原因,微创手术切除滑囊及骨赘治疗对跟痛症的效果令人满意,容易被患者接受。
陈青孙良智孙建民徐世民衣兰凯苏保辉
关键词:跟痛症微创跖腱膜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陈青孙良智孙建民徐世民衣兰凯初涛
关键词:矫形术拇外翻解剖学观察拇收肌拇长屈肌
展肌肌皮瓣修复骨缺损的足跟创面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展肌肌皮瓣修复骨缺损的足跟创面的疗效。方法:2007~2009年本院采用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13例,观察修复后的效果。结果:本组13例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创面Ⅰ期愈合,11例皮瓣质地及颜色良好,功能满意,供区植皮成活良好,2例经换药后,1个月愈合,患者下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采用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忠良智徐世民衣兰凯
关键词:肌皮瓣骨缺损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足坏疽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我们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坏死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67岁,糖尿病史平均年限17年。创面最小6cm×8cm,最大10cm×15cm,术前动脉血管CT成像检查证实下肢主要血管闭塞性病变严重,大部分完全阻塞。术前进行全面查体,确认身体机能符合采集血流条件,术前4天开始应用药物刺激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到外周血流中,后连续监测外周血干细胞数量,待干细胞动员量达到最大时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干细胞混悬液约50mL。在无菌操作下,由膝关节上至足背,在病变闭塞血管干沿途按照事先做好的标记每隔2cm注射1mL。结果患者注射后早期局部皮温明显升高,创面渗血增多,出现注射部位灼痛,创面肉芽生长明显增快,平均3周左右肉芽健康,可以接受植皮手术。患者在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等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4~6周复查动脉血管CT成像;下肢闭塞的血管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建立。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提取后于闭塞病变血管沿途注射,术后有明显的侧支循环粗大支建立,局部血运改善,利于溃疡愈合,从而避免了截肢或最大限度降低了截肢平面,该方法较骨髓移植培养干细胞经济实惠、风险小,是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方法。
徐世民王炳武衣兰凯苏保辉孙良智孙建民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糖尿病足坏疽
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2006年
周围神经长距离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外科的一个难题。目前,自体神经移植虽被公认是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最理想的方法,但亦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自体神经替代物以桥接周围神经长缺损。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组织工程学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运用组织学和工程学原理,以人工合成或天然生物材料为载体,整合分离的种子细胞,在体外预先构建有生命的移植体,然后植入体内以修复组织缺损,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是组织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工程神经支架的研究;二是种植人工神经支架,引导并促进近端轴突再生的种子细胞的研究。现将这两方面加以综述。
衣兰凯张基仁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种子细胞神经支架
外侧横切口锁定钢板固定老年人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外侧横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42例(42足)老年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外侧横切口,21例采用传统L切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横切口组切口长度[(8.5±1.5)cm vs(17.3±1.7)cm,P=0.029]、术中出血量[(72.4±10.5)ml vs(96.8±11.2)ml,P=0.007]、切口愈合等级[甲/乙/丙,(19/2/0)vs(14/6/1),P=0.048]及住院时间[(8.0±4.6)d vs(18.0±4.9)d,P=0.012]均显著优于L切口组;但是横切口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L切口组[(13.5±2.5)次vs(5.8±2.3)次,P<0.001];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小(P<0.05),而AOFAS评分和足内-外翻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2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跟骨长度、B?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增加(P<0.05),而跟骨宽度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L形切口相比,外侧横切口锁定钢板固定老年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的优点。
衣兰凯韩宁李忠曹振昊
关键词:老年人L形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
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腕管综合征减压、正中神经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位患者,112例腕管综合征均采用平行鱼际纹至腕横纹,沿腕横纹远侧向尺侧横行1~1.5cm的类"L"形切口。术中切开鱼际间筋膜及腕横韧带,注意保护正中神经掌支及返之。正中神经一般不做外膜切开松解,如有明显狭窄及外膜纤维条索化,显微镜下单纯局部、阶段性外膜切开、切除,不做束膜松解,不缝合腕横韧带及鱼际间筋膜。采用无创伤可吸收线缝合皮肤。结果 105例患肢明显改善,麻木、无力、夜间疼痛感消失,手部推捏力正常。4例患肢夜间疼痛症状改善,手部对掌功能、握捏力恢复可,但仍有麻木无力。3例患肢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切开,松解后,麻木有改善,但疼痛感对掌功能及手部推捏力恢复欠佳。112例患肢随访3~18个月,均无术后墩柱部疼痛或复发加重,优良率为93.7%。结论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上完全能达到减压,松解得要求,能解决临床上腕管综合征常见的发病原因。如果存在正中神经狭窄或外膜纤维条索化,可显微镜下松解切除。如发现占位,腕骨结构异常,滑膜增生等造成的狭窄卡压,可适当延长切口解决致病原因。112例患肢经改良小切口腕管综合征,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墩柱部疼痛及复发再卡压形成,优良率为93.7%。因此,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可靠,外形美观,创伤小,无术后墩柱部疼痛,减少了术后复发及二次压迫的发生率,是值得推荐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手术方法。
衣兰凯李忠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腕管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