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
- 作品数:55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杭州百年“美术文化”现象管窥
- 2022年
- 百年来杭州的“美术文化”现象是中国大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地方杰出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杭州,作为江南文化名城,见证了百年来的历史沧桑,美术事业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与其他城市相比,杭州在美术发展方面尤其具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其鲜明的“美术文化”现象。
- 蒋跃
- 关键词:美术文化文化名城美术事业历史见证历史沧桑
- 中国绘画的观看方式——从“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谈起
- 2024年
- “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技法表述的绘画术语,但真正的内涵是中国人观察世界,由表及里,“看”清事物本原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明代大画家董其昌(1555-1636)在其《画诀》中提到了“石分三面、树分四枝”的观点。对此,今天人们以为这只是一种画山水的技法,是要画出石头和树枝的立体感;如明末清初李渔(1611-1680)所编的《芥子园画谱》和今天“百度”上也都有相同的解释。
- 蒋跃
- 关键词:观看方式立体感
- 鹤舞
- 2019年
- 蒋跃
- 关键词:鹤舞
- “艺”和“术”的思考——兼谈水彩画的学习与创作方法
- 2000年
- 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 何谓“艺术”?《辞海》的解释是:“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和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美术,其本质又是什么?从美学角度而言,是人类受了生存于其间的真实宇宙的启示,通过智慧的劳动,创造出一个虚幻的“小宇宙”。
- 蒋跃
-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画创作艺术个性社会意识形态审美主体
- 学会正确地“看”世界——素描内涵之研探
- 2016年
- 素描,对一个习画者而言并不陌生,但反观今天各大美术院校的素描训练,对其认识和心智的开发还很不够。这是与人们对素描内涵理解的深度有关。素描的任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精神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发出这一系列的诘问,旨在以前瞻的目光对当代素描进行深层次的洞悉。
- 蒋跃
- 关键词:素描纯化观察法审美
- 生成与流变——读《黄宾虹画语录》有感
- 2015年
- 黄宾虹先生除了绘画上的成就,在诗文、书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平生著述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画学篇》等,还编撰过厚厚的三本《美术丛书》。其中《黄宾虹画语录》是由王伯敏先生编、1961年7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书。之所以说它是小书,因为是32开本,且只有六十多页,但只要读过此书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分量。
- 蒋跃
- 关键词:画语录画学不似之似画史笔墨技法中国画技法
- 美术院校色彩教学对策被引量:2
- 2005年
- 中国各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主要由素描和色彩两大板块构成。目前,尽管各院校都制定有教学大纲,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它的认识还存有差异,使色彩教学缺乏应有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往往以技法和画面制作的表面效果替代对色彩本质的认识、理解和掌握,造成学生色彩知识的简单和贫匮。因此,如何制定相应的色彩教学对策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 蒋跃
- 关键词:美术院校色彩教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原则
- 图像时代,西方当代具象绘画的启示被引量:1
- 2023年
- 如果画家失去了对艺术本质的理解,那么再逼真细腻的绘画也是没有意义的,尤其在今天摄影技术和电脑技术如此发达的图像时代。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银盘相机,瞬间就能将物象真实地记录并固定下来。这一发明极大地撼动了美术界,从此,绘画的评判不再以物理性的写实技术作为最高标准。
- 蒋跃
- 关键词:图像时代具象绘画摄影技术达盖尔艺术本质法国人
- 浅析中国画写意精神
- 2016年
- 我认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不仅是工具、方法和技能的施展,更是一种艺术观念的整体系统。中国文化发轫之初就与探索宇宙自然和人生的奥秘紧密相联,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认知过程中,奠定了中国画艺术对客观世界特殊的体验和观照方式,决定了其艺术形式不重物理特征的思维特点和时空风貌。
- 蒋跃
- 关键词:写意精神中国画艺术中国画论思维特点以大观小后印象主义
- 对罗马尼亚博巴油画训练班的美术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 2010年
- 20世纪50—60年代,国家文化部分别与苏联和罗马尼亚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先后委托中央美术美院、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①油画训练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罗训班"在中国没有形成很强的气候,对它的价值判断也扑朔迷离。50年过去了,当我们拂去往昔的烟尘,冷静思考和回顾这个训练班的得失,剖析中外艺术教育和交流的历史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
- 蒋跃
- 关键词:训练班教育价值ART文化意义历史作用冷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