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颖
- 作品数:278 被引量:1,106H指数:17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理学更多>>
- 一种小鼠血小板的提取方法
- 一种小鼠血小板的提取方法,小鼠眶静脉取血,置于抗凝离心管中,静置30min后离心,800rpm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吸出上清液置于干净试管中,35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管底沉淀物为血...
- 林庶茹才丽平范颖曲道炜李阳曲怡蒋宁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该药物组成包括生地黄5-40g,阿胶1-30g,当归1-30g,太子参5-50g,黄芪2-50g,大黄1-20g,仙鹤草1-50g,玉竹1-60g,甘草1-50g。本发明...
- 马骥陶淑春范颖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调节睡眠功能的保健品
- 一种具有调节睡眠功能的保健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组成的:酸枣仁3‑15份、栀子3‑9份、香附2‑6份、五味子2‑6份。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调节睡眠功能的保健品,所选药物不是安神药的堆积,也不是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累加,而是...
- 范颖梁茂新马骥
- 文献传递
- 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目的:观察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4组。后三组大鼠头低位-30o尾部悬吊连续21天,补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分别给...
- 张林范颖张红梅卢健王俊岩
- 关键词:补肾健脾模拟失重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
- 药物的合煎与分煎对方剂治疗作用的影响
- 方剂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在合理选择药物以后,煎煮方法对于方剂作用的影响亦非常重要,直接关乎方剂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鉴于目前中医临床既有采用传统的药物合煎(汤剂),也有采用分煎合用(免煎颗粒),通过比较合煎...
- 李艳敏范颖
- 关键词:方剂学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基于古本草古方剂视角下黄柏隐性功能的文献考察与逻辑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挖掘黄柏的隐性功能,扩大其现实应用范围。方法 通过历代主流本草文献考察分析黄柏的功能主治,同时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黄柏进行跨病种检索,获得含黄柏复方在各种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了解含黄柏复方所治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频数。在此基础上,再与历代本草和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进行分析比较,依据频次统计分析与逻辑归纳判断,以获取对黄柏的药物传承和隐性功能的整体认识,借以发现黄柏业已失传的隐性功用,并通过论证扩大现实应用范围。结果 由历代本草文献中总结出来的解毒疗疮、泻火除蒸、清热燥湿等功用一直沿用至今,而散结消癥、定惊、安神、止渴、止血、止痛等功用至今鲜有应用。《普济方》数据库中含黄柏复方治疗癥瘕积聚、消渴、出血、疼痛等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曾收录。结论 结合现代药效学研究,初步确认黄柏的隐性功能是散结消癥、止渴、定惊、安神。
- 范颖张红梅刘倩于彩娜梁茂新
- 关键词:黄柏本草学
- 问题教学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 2011年
-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合理配伍而成的[1]。方剂学的教学即是以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药物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为己任,并为学生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运用方剂和临证组方的能力,是方剂学教学人员一直思索、不断探求的问题。
- 于彩娜范颖
- 关键词:方剂问题教学
- 围绕教学质量抓好方剂学课程的创新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高等中医院校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教育质量曾经一度出现下滑,但我们面对严峻的形势,迎难而上,以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振兴学校的生命线,以方剂学课程的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因此,围绕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进行方剂学课程建设与创新,应在方剂学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如下问题。
- 范颖
-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质量
- 石斛潜在功能的发掘与利用被引量:3
- 2016年
- 比较石斛在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5版《药典》和《中药学》中所述的功用,确认所述核心功用已被《药典》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补虚益气、补肾、祛风除湿、定惊、消痈排脓以及古代含石斛复方治疗痹病、肾虚、虚劳、虚损、中风、脚气、月水不调、痈疮、诸痛等病症,《药典》未曾收录。结合现代药效学研究,初步确认滋补强壮、祛风除湿、平肝息风、止痛、解毒消肿是石斛的潜在功用。
- 刘倩范颖梁茂新
- 关键词:石斛
- 基于“心受气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
- 2024年
-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的病因为脾气不足,卫阳不固,外感风、寒、湿邪气侵入机体,瘀血顽痰阻滞发为心痹。其病机为脾气不足,营卫虚弱;脾阳不足,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失调、血脂异常以及血凝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病变关系密切,这与中医病机一致。在治疗时选用补益卫阳,和营通痹;温阳散寒,化痰逐饮;益气活血,健脾祛痰之法,代表方剂分别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苓桂术甘汤、赤茯苓汤。该文提出“心受气于脾”理论,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提供思路与指导。
- 刘倩范颖张欢于睿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心脏病变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