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军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碲化镉粉的液相还原与氢处理法制备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氯化镉和二氧化碲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和络合剂,原位制备出了纳米级混合均匀的前驱体粉末,在110~400℃氢气还原制备了碲化镉粉末,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上述过程中物相和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制备前驱体过程中四价碲被水合肼还原成纳米级的碲单质,同时镉离子以2~5μm Cd(N2H4)xCl2配合物的形式沉淀析出,且单质碲和Cd(N2H4)xCl2均匀分散;当氯化镉和二氧化碲按摩尔比1:1进行混合时得到的前驱体经400℃氢处理后,可获得单一相组成的碲化镉粉末。
- 何功明叶金文刘颖苟军军
- 关键词:碲化镉水合肼氢处理
- 一种碲化镉粉末的高温液相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化镉粉末的高温液相合成方法,将镉块和碲块,按摩尔比1:1分别装入到“Y”形管的A,B两端,并将“Y”形石英管水平放入三段加热的开合式“Y”形炉膛中;然后对石英管抽真空至1×10<Sup>-3</Sup>...
- 叶金文刘颖何功明苟军军
- 文献传递
- 不同溶剂条件下的液相还原制备纳米碲粉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常温常压下,将单质碲溶于酸溶液中,通过水合肼液相还原制备了纳米碲粉,利用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不同溶液体系及分散剂对碲粉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分析了 Cl-在碲晶粒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硝酸溶液体系中,水合肼还原制备的碲呈纳米颗粒状,晶粒尺寸约20~50 nm;在 Cl-存在的混酸体系中,由于 Cl-具有配位作用和缓释剂作用,使碲晶粒长大呈纳米棒状或棱柱型,尺寸长约5~10μm,宽约300~500 nm,高浓度的 Cl-能使碲形核点增多,得到晶粒更均匀细小的纳米棒,尺寸长约200~300 nm,宽约10~20 nm;而在 Cl-体系中添加分散剂 PVP 时,碲晶粒形态较单一均匀,呈纳米棒状,晶粒尺寸长约0.5~3μm,直径约20~50 nm.
- 苟军军叶金文刘颖何功明
- 关键词:水合肼配离子盐酸缓释剂
- 一种液相还原与氢处理制备碲化镉粉末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还原与氢处理制备碲化镉粉末的方法,其工艺步骤为:按照Cd<Sup>2+</Sup>与Te(Ⅳ)的摩尔比为0.9~1.1的配比在酸中溶解镉和碲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配制成Cd<Sup>2+</Sup>...
- 刘颖叶金文苟军军何功明
- 一种碲化镉粉末的高温液相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化镉粉末的高温液相合成方法,将镉块和碲块,按摩尔比1:1分别装入到“Y”形管的A,B两端,并将“Y”形石英管水平放入三段加热的开合式“Y”形炉膛中;然后对石英管抽真空至1×10<Sup>-3</Sup>...
- 叶金文刘颖何功明苟军军
- 锌窑渣受热行为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测试锌窑渣的热失重曲线,根据热失重曲线讨论锌窑渣在不同温度范围的失重原因,结合锌窑渣中Cu、Zn及Fe的物相组成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变化,讨论锌窑渣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1 053 K之前主要是渣中吸附气体解吸及渣中结晶水的脱除,1 053~1 173 K,锌窑渣中FeS会与游离ZnO或结合ZnO反应,C会还原产生的FeO为金属铁。1 173~1 323 K,锌窑渣中ZnS与渣中高价铁氧化物反应生成游离氧化锌,并会被锌窑渣中C还原为金属锌挥发。温度大于1 323 K时,熔融相的出现有利于渣中游离氧化亚铜和结合氧化亚铜的硫化反应,此时渣中更稳定存在的含锌物相为硅酸锌。
- 杨建军李永祥任锐黄孟阳苟军军
- 关键词:热失重物相组成
- 一种液相还原与氢处理制备碲化镉粉末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还原与氢处理制备碲化镉粉末的方法,其工艺步骤为:按照Cd<Sup>2+</Sup>与Te(Ⅳ)的摩尔比为0.9~1.1的配比在酸中溶解镉和碲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配制成Cd<Sup>2+</Sup>...
- 刘颖叶金文苟军军何功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