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
- 作品数:126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CD15抗原在膀胱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对52例膀胱癌组织进行CD15抗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36例(69.2%)呈CD15阳性表达。CD15阳性率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升而显著增高(P<0.05),在肿瘤直径≥2cm者显著高于<2cm者(P<0.05)。CD15阳性者复发和死亡率显著高于CD15阴性的复发和死亡率(P<0.01)。结果表明,CD15是膀胱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谷化平尚培中苏红李宏伟
- 关键词:糖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 Snail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nail)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份喉鳞癌组织(喉鳞癌组)、20份癌旁组织(癌旁组)中Snail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Snail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喉鳞癌组及癌旁组Snai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3%(47/60)1、5.0%(3/20),P<0.01;Snail蛋白阳性表达与喉鳞癌病理分级、TNM分期、T分期、甲状软骨累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无关;喉鳞癌组Snail蛋白阳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结论 Snail蛋白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评价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 张华东熊正文黄勇苏红李伟寻凤华
- 关键词:喉鳞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盐酸水解暴露抗原促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6年
- 盐酸水解暴露抗原促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研究熊正文,胡海霞,李春光,苏红,李自强,田玉旺,邓永江(张家口解放军第251医院病理科.张家口075000,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神经解剖、组织胚胎等...
- 熊正文胡海霞李春光苏红李自强田玉旺邓永江
- 关键词:抗原决定簇免疫细胞化学水解时间阳性细胞胰酶消化免疫组化染色
- 骨肉瘤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报告120例骨肉瘤,光镜复查全部组织切片,典型肿瘤性骨样组织只见于83%的骨肉瘤中。查见肿瘤性骨样组织不是诊断骨肉瘤不可缺少的条件,但肉瘤性基质、异型性骨母细胞、间变型巨细胞、软骨肉瘤和纤维肉瘤性肿瘤背景有诊断意义。文章论讨了肿瘤性骨样组织与假性骨样组织(纤维透明胶原)的鉴别诊断。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8例外科切除的骨肉瘤标本与5种特异性标记物(actin多克隆抗体,BMP、vimentin、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和UEA-1)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克隆BMP、vimentin、Ⅳ型胶原,多克隆actin和UEA-1阳性表达;BMP、vimentin、UEA-1和/或actin阳性表达以及BMP、vimentin和/或actin阳性表达时,对骨肉瘤的诊断有价值。但是,必须指出5种标记物对纤维透明胶原与骨样基质的鉴别无价值。作者认为标记物的正确配套使用,可提高对骨肉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性。
- 高奉浔李增鹏苏红
- 关键词: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成骨肉瘤
- 灌注法示踪微血管技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灌注法示踪微血管技术的实验研究熊正文,朱森树,李春光,苏红(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张家口075000)在脊髓损伤后修复、断肢再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生长与转移,皮瓣移植等的研究中,常需要了解其微血管生长变化,构形,立体分布,走行及相互联系等。目前...
- 熊正文朱森树李春光苏红
- 关键词:灌注法皮瓣移植断肢再植示踪碳素墨水
-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 ,探讨两种基因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 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在 78例NSCLC的表达 ,同时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并与 10例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78例NSCLC中 2 7例有淋巴结转移 ,5 1例无转移 ;所有NSCLC中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的平均光密度 (OD)值均增高 ,与正常组织的OD值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淋巴结转移组的OD值明显增高 ,与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 :NSCLC中CD44v6和VEGF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均可作为判定NSCLC病人预后和发生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熊正文李德炳李宏伟苏红黄勇胡海霞李春光
- 关键词: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微波辐射在六胺银染色显示霉菌的应用被引量:1
- 1994年
- 微波辐射在六胺银染色显示霉菌的应用苏红,熊正文,谷化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病理科,张家口075000)由于广谱抗菌素和免疫制剂的大量应用,霉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症,明显增长;霉菌染色在鉴别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六胺银染色存在着染色时间长,...
- 苏红熊正文谷化平
- 关键词:银染色微波辐射广谱抗菌素染色时间
-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及其在肾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熊正文冯骥良李宏伟黄勇胡海霞苏红
- 关键词:肾穿刺石蜡切片微波
-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被引量:6
- 1996年
- 以S-100、Vimentin、HMB45、Keratin、EMA、LCA抗体,SP法对原病理诊断或疑诊的35例恶性黑色素瘤(MM)进行染色。结果10例典型的少色素性MM均呈S-100、Vimentin和HMB45阳性,符合原MM诊断。原病理诊断19例和疑诊6例共25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中,21例同时呈S-100、vimentin和HMB45阳性,故确诊为AMM;4例S-100和HMB45阴性肿瘤中,3例为Keratin阳性、EMA弱阳性,1例为LCA和Vimentin阳性,证实不是MM而是癌和淋巴瘤。结果表明,S-100和HMB45是MM诊断性标志物,后者具有特异性。
- 谷化平冯和平苏红李春光
- 关键词:黑色素瘤恶性免疫组织化学
- 胃癌CD_(15)(DAKO-MI)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97年
- 对95例胃癌组织进行DAKO—M_1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DAKO—MI在胃癌中的阳性率(86.3%)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P<0.05和0.005)。结果提示,DAKO—M_1可作为胃癌的一种良好标志物。其定位分布对于反映胃癌分化水平、判断恶性程度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状况有一定意义。
- 谷化平苏红李春光尚培中
-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