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鸿计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提高牦牛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4
- 1989年
- 本研究项目经十多年系列化研究,在探索一套的解决几千年以来牦牛晚熟、低产、效益低简易可行综合技术措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和可喜的进展。使研究基点的生产母牛达50%、出栏率提高21.36%;杂种牛平均奶量比牦牛多2~4倍,18月龄净肉量比同龄牦牛提高52~76%,效益成倍增长。'六五'期间基点效益累计为178.4万元,科研投资与效益比为1:10.49。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对青藏高原当家畜种——牦牛生产力低的问题探索了单一因子、综合因子的解决途径,而且在养牛学这门学科中丰富了牦牛这一古老牛种怎样改良、怎样收养、怎样利用有利经济性状、怎样经营管理等这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出改良必须以本品种选育与经济杂交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加强培育,争取用不太长的时间育成一个兼用型牦牛新品种。
- 雷焕章赵义斌张洪武童子保孙建玺孔今禄邵炳泉李孔亮芦鸿计张容昶段李成
- 关键词:牦牛生产力
- 公野牦牛高繁殖力因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项研究首次对野牦牛的精液品质、精子超微结构、精液精子酶活力等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发现具有以下特点:精子密度大,每毫升精液含精子21.3亿;精子存活时间长,0—4℃存活57小时,解冻后37℃条件下存活12小时;抗力系数144000;解冻后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分别为9.17%、87.53%;精液运动粘度为1.169cP;总氮量1437.7mg/100ml;精子头短尾长,与家牦牛及黄牛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精子透明质酸酶活力极显著高于家牦牛,LDH 活力比家牦牛高48%。因此,公野牦牛具有高繁殖力,与家牦牛冻配受胎率达88.9%;与普通牛种(黄牛)反杂交冻配受胎率达71.58%。
- 陆仲璘李孔亮芦鸿计郭刚王敏强
- 关键词:野牛牦牛繁殖力
- “大通牦牛”新产品及培育技术
- 陆仲璘阎萍何晓林王敏强韩凯马振朝杨博辉马有学柏家林殷满财贾永红李吉业芦志刚乔存来李孔亮李创业芦鸿计戴海琪郭刚罗晓林朱新书董发明胡守海
- “大通耗牛”(Datong Yak)新品种是在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条件下,人工培育的第一个肉用型耗牛新品种,因其产生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而得名。大通耗牛的培育技术工作,是以农业部“六五”、“七五”重点项目“牦牛选育和改良利用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