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投照
  • 2篇慢性骨髓炎
  • 2篇急慢性骨髓炎
  • 2篇骨髓炎
  • 1篇性病
  • 1篇输入型
  • 1篇肿瘤
  • 1篇慢性化脓性
  • 1篇慢性化脓性骨...
  • 1篇弥散
  • 1篇化脓
  • 1篇化脓性
  • 1篇化脓性骨髓炎
  • 1篇恶性
  • 1篇恶性病
  • 1篇恶性病变
  • 1篇肺炎
  • 1篇肝脏
  • 1篇肝肿瘤
  • 1篇CR片

机构

  • 4篇重庆市涪陵中...

作者

  • 4篇胡潇
  • 3篇朱明洪
  • 1篇石渠
  • 1篇徐伟
  • 1篇易继权
  • 1篇陈光英
  • 1篇汤伟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慢性骨髓炎的投照条件选择
2009年
在日常工作中,四肢CR片是诊断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一种首选检查手段。因此一张优质的CR片是诊断急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我们从事四肢投照的工作中掌握了一些适合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胡潇朱明洪徐伟易继权
关键词:急慢性骨髓炎投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R片
急慢性骨髓炎的投照条件选择
目的: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临床特点和表现上的不同,拍摄一张优质符合两种骨髓炎的四肢CR片并不容易。我们在从事四肢投照的工作中掌握了一些适合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经验。
胡潇
文献传递
输入型或家庭聚集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T诊断
2020年
目的:通过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影像表现回顾,提炼COVID-19的影像学特征,帮助临床快速识别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例输入型或家庭聚集发病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影像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接触史、症状及胸部CT的病灶表现、累及肺叶数量和分布、其他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已确诊的5例COVID-19患者在初次胸部CT检查时均有异常,3例右肺上叶病变,2例右肺中叶病变,4例右肺下叶病变,4例左肺上叶病变,3例左肺下叶病变。其中2例累及单侧肺叶,3例累及双侧肺叶。4例病灶主要位于胸膜下;从病灶密度看,4例呈有磨玻璃密度改变,1例实变,3例两种病变均有;从病灶形态看,病灶主要呈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其中1例患者的胸部CT随访显示疾病的轻度或中度进展,表现为肺混浊程度和密度的增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识别这些特征,放射科医师可对该病做出快速识别和早期诊断,帮助临床诊疗。
刘一帆石渠汤伟胡潇陈光英朱明洪
关键词:CT
MR弥散峰度成像平均弥散率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Meta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MR弥散峰度成像(DKI)平均弥散率(MD)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方法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医学网中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20日以DKI参数MD值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以Stata 15.1和Meta-Disc 1.4软件分析MD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含493例患者、225个良性及362个恶性共587个病灶。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肝脏恶性病变的MD值小于良性[标准均数差(SMD)=-1.31,95%CI(-1.54,-1.09),Z=11.34,P<0.0001];以MD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8[95%CI(0.74,0.82)]、0.73[95%CI(0.67,0.79)]、2.74[95%CI(2.22,3.39)]、0.31[95%CI(0.25,0.38)]及9.71[95%CI(6.63,14.21)];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8。以MD值判断肝脏恶性病变为恶性的验后概率为76%,判断良性病变为恶性的验后概率为22%。结论DKI的MD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较高。
张舒强胡潇刘一帆朱明洪
关键词:肝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