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的研究
- 楼南泉沙国河王秀岩徐大力韩克利姜波解金春王利陆靖杜四德范康年刘建勇孙萌涛尹淑慧张建阳张柏林胡勇军丛书林孙志刚刘红平杨凇许继君李国辉邵昉伟王顺包涵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4年开始飞秒(飞秒是100亿亿分之一秒)激光化学的研究,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合作,研制飞秒激光器和建立飞秒激光化学实验室,同时在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
- 关键词:
- 关键词:飞秒化学反应
- 氢键团簇的结构及光电离动力学研究
- 近几年来,氢键团簇的研究正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氢键作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很多科学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溶解,能量转移和化学反应都离不开氢键的作用,特别是在生物分子中包含有大量的氢键,而且通过氢键发生的质子转移是许多...
- 胡勇军
- 关键词:质子转移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
- 文献传递
- (C_4H_5N)_n(H_2O)_m团簇的多光子电离与从头计算被引量:4
- 2001年
- 在355 nm波长下用激光电离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装置研究了氢键团簇吡咯/水(C_4H_5N)_n(H_2O)_m的多光子电离,增加分子束混合气体源中吡咯相对浓度,可以观测到较大尺寸的二元团簇离子,非质子化团簇离子(C_4H_5N)_n(H_2O)_m^+,质子化团簇离子(C_4H_5N)_n(H_2O)_mH^+和脱氢团簇离子(C_4H_4N)_n(C_4H_5N)_n(H_2O)_m^+。用从头计算方法得到它们的结构,提出了团簇离子形成的机理可能是团簇电离后发生了解离。
- 胡勇军蔡永吕日昌王秀岩
- 关键词: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吡咯质子转移
- 应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氨团簇离子解离动力学被引量:8
- 2000年
- 用直射式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氨分子团簇体系在 355nm激光下的多光子电离 ,得到一系列的质子化团簇离子 (NH3 ) nH+ ,同时还观察到超价氨团簇离子 (NH3 ) nH2 + 。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中观测到质子化氨团簇离子在自由飞行过程中的解离现象 ,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的质子化氨团簇离子是一些亚稳态团簇离子。对子离子产率的分析 ,得到质子化团簇离子解离速率常数 ,从而可以估计亚稳态团簇离子的寿命。团簇尺寸从n =3增大到 2 0 ,其寿命从 2 1ms减小到 12 0 μs ,大约小了两个数量级。解离速率在n =5到 6有一个阶跃式上升 ,这是由于 5个氨组成的质子化团簇离子 (NH3 ) 4 NH4 +
- 胡勇军王秀岩吕日昌
-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亚稳态解离动力学
- N_2H_4-CH_3OH氢键团簇体系的从头计算被引量:4
- 2001年
- 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 (N2 H4-CH3OH)氢键团簇体系。分别在HF/6 31G 和HF/6 31G 水平上对它们的中性和离子团簇进行几何全优化 ,得到了 3种中性混合团簇稳定构型和离子混合团簇稳定构型 ,并对其能量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讨论了 3种不同构型离子团簇可能的解离通道。给出了质子化混合团簇的稳定构型 ,并对其可能的解离通道进行了讨论。文中最后计算出N2 H4,CH3OH ,(N2 H4-CH3OH)团簇的质子亲和能 (PA) ,分别为 :2 0 6.7kcal/mol,1 78.3kcal/mol,2 2 7.5kcal/mol,其中质子亲和能PAcalc[N2 H4]与实验值PAexp[N2 H4]=2 0 4 .8kcal/mol符合得很好。
- 胡勇军吕日昌蔡永王秀岩
- 关键词:团簇氢键解离通道构型
- C_4H_5N-(NH_3)_n氢键团簇的多光子电离与从头计算被引量:6
- 2000年
- 在355和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仪研究了C4H5N-(NH3)n系列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实验发现,两波长下除了得到一系列团簇离子外,还观测到一系列质子化产物C4H5N-(NH3)n-H+.这些质子化产物来自于光电离过程中团簇内部的质子转移反应;系列离子出现反常强度变化,即离子强度较离子明显减小;从头计算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是由于中性团簇稳定性的差异造成的.
- 李月胡勇军吕日昌王秀岩
- 关键词:多光子电离吡咯二元团簇
- C_4H_5N—(H_2O)_n氢键团簇的多光子电离与从头计算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离过程,使得该波长下吡咯母体及团簇离子信号较532nm有明显增强。从头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化产物的质子更可能连接于吡咯环的α-C原子,而不是N原子上,即光电离过程诱发了一个簇内的质子转移反应。在532nm下质子化产物的生成主要来自于一个发生于团簇内部的Penning电离或电荷转移过程。团簇的形成对吡咯光解产物的稳定化作用使得团簇系列C4H4N-(H2O)n+出现反常强度变化。
- 李玥胡勇军刘向红王秀岩楼南泉
- 关键词:氢键团簇吡咯光电离质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