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湿疹
  • 3篇菌群
  • 3篇TH1/TH...
  • 3篇肠道
  • 2篇婴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湿疹患儿
  • 2篇患儿
  • 2篇TH1/TH...
  • 2篇产儿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电图
  • 1篇益生菌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9篇肖玲莉
  • 3篇杨毅
  • 2篇周莲宝
  • 2篇刘江勤
  • 2篇胡霄颖
  • 2篇王榴慧
  • 2篇贲晓明
  • 1篇黄丽萍
  • 1篇姚明珠
  • 1篇邵肖梅
  • 1篇胡雪峰
  • 1篇郭佳林

传媒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2006(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益生菌调节湿疹患儿Th_1/Th_2平衡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研究应用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后,其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变化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探讨益生菌作用的机理。【方法】60例重症湿疹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益生菌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照组仅对症治疗,不用任何微生态制剂。分别在益生菌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采指尖血,用ELISpot方法检测IFNγ,IL-4分泌细胞;同时采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湿疹患儿在益生菌治疗30 d后,IL-4分泌细胞明显减少(P<0.05),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IFNγ无明显变化。益生菌治疗前后,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益生菌能通过调节湿疹患儿肠道菌群,影响机体Th1/Th2平衡状态。
肖玲莉杨毅周莲宝王榴慧胡霄颖
关键词:湿疹TH1细胞TH2细胞肠道菌群
早产儿肠道内营养支持技术被引量:10
2015年
早产儿出生后,由于宫内营养储备不足,肠道不成熟以及医疗因素,如窒息、酸中毒、手术等,有更高的营养需求。早产儿为了达到理想的生长速度,需要持续的评估和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供给。建议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肠道启动,待临床情况稳定后逐步达到完全肠内喂养。多种征象可能提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医师需综合判断。某些药物如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还有待研究证实。
肖玲莉贲晓明
关键词: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发育中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规律。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41例早产儿,采用国产脑功能监护仪(CFM3000)连续监测其在不同受孕龄(PMA)aEEG波谱带的变化,分析aEEG各种波形出现的比例,探讨其随PMA的变化规律。结果 41例早产儿共描记167例次脑电波形,按PMA分为4组;PMA 28~30周(n=35);PMA 31~33周(n=42);PMA 34~36周(n=52);PMA 37~38周(n=38)。PMA 34周以上组aEEG波形连续性显著高于33周及以下组;睡眠-觉醒周期的出现率在34周以上显著增高;随PMA增长,脑电波振幅下边缘增高,宽度变窄。结论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对判断脑发育成熟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玲莉姚明珠邵肖梅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早产儿脑发育
益生菌对婴儿Th1/Th2平衡发育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建立微量血检测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方法,动态观测正常婴儿Th1/Th2平衡的发育及益生菌对其的影响,并探讨益生菌在婴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ELISpot方法...
肖玲莉
关键词:婴儿TH1/TH2平衡益生菌湿疹IFNΓIL-4
文献传递
新生儿出生后三天内肠道微生态中菌群分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初步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和第3天肠道微生态中菌群分布的特点。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8月3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出生的50例单胎、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新生儿粪便样本,按采集时间分为第1天(记为D1)组和第3天(D3)组,每组各50个。使用Illumina Nex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V4+V5区进行DNA测序,获得肠道菌群结构数据。采用Metastats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稀释曲线、Shannon-Wiener曲线和群落结构组成柱状图。 结果 (1)100个粪便样本共检测到门25个,科119个,属227个,种159个。(2)2组粪便样本中主要的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与D1组相比,D3组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27±0.03与0.41±0.05、0.07±0.01与0.09±0.03),放线菌门呈下降趋势(0.10±0.01与0.01±0.00),变形菌门变化不大(0.51±0.03与0.49±0.05)。2组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均为-0.01,P值均〈0.05)。(3)2组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前10的共有科为肠杆菌科、葡萄球菌科、肠球菌科、链球菌科和毛螺菌科。与D1组相比,D3组中肠杆菌科、葡萄球菌科、肠球菌科、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25±0.02与0.46±0.06、0.07±0.02与0.12±0.03、0.04±0.02与0.10±0.04、0.03±0.02与0.06±0.01),毛螺菌科呈下降趋势(0.03±0.01与0.02±0.02)。2组中只有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00,P〈0.05)。(4)2组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前10的共有属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拟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与D1组相比,D3组中寡养单胞菌属、丙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相对丰度
丁溢芳肖玲莉郭佳林陆炯徐浩候美玲贲晓明
关键词:胃肠道微生物群落
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06年
辅助性T细胞(Th)1和2可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且二者的功能相互调节,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母孕期的细胞因子向Th2型偏倚,以维持妊娠;孕母的营养,过敏都会改变胎儿的Th1/Th2平衡状态;胎儿出生后,随着接触不同的抗原,其免疫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细胞因子对Th细胞的分化起着基本的调节作用;树突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影响Th1/Th2的平衡。该文就此作一综述。
肖玲莉杨毅
关键词: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益生菌调节湿疹患儿Th1/Th2平衡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应用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后,其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变化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探讨益生菌作用的机理。方法 60例重症湿疹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益生菌组在对症治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照组仅对症治疗,不...
肖玲莉杨毅周莲宝王榴慧胡霄颖
文献传递
超低出生体重儿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我院五年内收治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及相关围产期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出生的E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五年期间我院共分娩36 991名活产新生儿,出生ELBWI 47例,出生率0.13%;其中4例出生后即转院治疗,故43例纳入研究,胎龄(27.8±2.6)周,出生体重(853±108)g。43例ELBWI中,早期存活并进行救治27例,其中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发生率74.1%(20/27);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例,发生率25.9%(7/27)。43例ELBWI中存活至出院13例,总存活率30.2%(13/43);30例死亡,其中21例放弃治疗死亡,9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感染各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肺出血1例。死亡婴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存活者(P<0.05)。结论医患同盟积极救治ELBWI,减少出生窒息,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ELBWI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黄丽萍肖玲莉刘江勤
关键词:并发症死亡率
10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3岁时体格发育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随访至3岁时的体格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分娩,出生体质量<1500 g的VLBW早产儿,分析其校正12月龄、24月龄及出生年龄3岁时的体格生长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分娩141例VLBW早产儿,死亡26例,存活率81.6%。存活的VLBW早产儿中,101例完成随访(87.8%)。校正12月龄、校正24月龄和3岁龄的按年龄头围Z值(HcAZ)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校正24月龄相比,3岁的HcAZ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12月龄、校正24月龄和3岁时的去脂重(LBM)以及LBM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M呈逐步增长趋势,不同年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24月龄及3岁时LBM百分比高于校正12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有无并发症,将VLBW早产儿分为有并发症组36例,无并发症组65例;两组间按年龄体质量Z值(WAZ)、按年龄身长Z值(LAZ)、HcAZ及按年龄体质量指数Z值(BAZ)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VLBW早产儿的各项体格发育指标均逐渐追赶,有无并发症的VLBW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无明显区别。
陶芳芳胡雪峰肖玲莉戴芸佳刘江勤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访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