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和简易有创颅内压联合监测颅内压(ICP)值对治疗外伤性急性脑肿胀的指导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运用无创颅内压和简易有创颅内压联合监测治疗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39例。GCS评分3~5分8例,6~8分17例,9~12分14例。CT中线移位<5 mm者11例,5~10 mm者10例,中线移位>10 mm者6例,双侧弥漫性脑肿胀12例。根据患者初始ICP值分为三种类型:(1)轻度颅高压型(ICPl5~25 mm Hg)11例;(2)中度颅高压型(ICP25~35 mm Hg)13例;(3)重度颅高压型(ICP>35 mm Hg)15例。结果本组轻、中、重型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0.1%(10/11)、61.5%(8/13)和20%(3/15),预后不良率分别为9.1%(1/11)、38.5%(5/13)和80%(12/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入院时ICP值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运用无创及有创ICP联合监测患者颅内压简单实用,可在基层医院积极推广应用;同时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对治疗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