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志杰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3篇综合征
  • 2篇右肺
  • 2篇右肺中叶
  • 2篇右肺中叶综合...
  • 2篇中叶综合征
  • 2篇重症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监护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功能变化
  • 2篇肺中叶综合征
  • 2篇病原学
  • 2篇病原学分析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留置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机构

  • 8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9篇童志杰
  • 5篇黄建军
  • 3篇陶建平
  • 3篇余嘉璐
  • 2篇温惠红
  • 2篇曾强
  • 2篇黄旭强
  • 2篇杨镒宇
  • 2篇邓爱群
  • 2篇洪婕
  • 2篇钟丽萍
  • 2篇杨洁文
  • 1篇钱新华
  • 1篇曾洁敏
  • 1篇刘威
  • 1篇林莉菁
  • 1篇江文辉
  • 1篇谢志伟
  • 1篇赵明奇
  • 1篇赵春玲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种类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V)和腺病毒(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107例重症CAP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感染病毒类型分别纳入RSV组(n=69,感染RSV),FV组(n=12,感染FV)及ADV组(n=26,感染ADV)。肺炎及重症CAP的诊断参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标准。3组患儿年龄、性别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RSV,FV及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CA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同期RSV,FV和ADV感染导致的儿童重症CAP的发生率分别为7.64%(69/903),4.96%(12/242)和3.53%(26/737),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8,P=0.001)。②3种病毒均可在无基础疾病的健康儿童中引发重症CAP,部分患儿在整个病程中无发热表现。3种病毒感染均可致急性期重症CAP患儿气管、支气管及分支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其中以ADV感染的反应最为突出,甚至可导致"塑形性支气管炎"。③3组均采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合并喘息症状者采用氨茶碱、硫酸沙丁胺醇等治疗,必要时加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对合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全程重视气道护理。RSV组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患儿占4.35%(3/69),1例(1.45%)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FV组2例(16.67%)出现休克,1例(8.33%)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2例(16.67%)死于ARDS;ADV组无死亡病例。④3组部分患儿同时合并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胸部X
毛晓健童志杰洪捷余嘉璐杨镒宇钱新华
关键词:病毒重症肺炎儿童
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30例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类型。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8年5月收治右肺中叶综合征患儿30例。应用儿童型电子支气管镜,行温9 g/L盐水灌洗,无菌收集瓶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将BALF标本立即接种哥伦比亚绵羊血琼脂平板和万古霉素马血巧克力平板,放50 mL/L二氧化碳培养箱35℃培养18~24 h,将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至种。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微生物鉴定仪VITEK2 compact鉴定,根据细菌革兰染色形态分别使用GN21341和GP21342鉴定卡,采用奥普托辛敏感试验及胆盐溶菌试验鉴定肺炎链球菌,鉴定采用V、X需求试验和卫星试验鉴定流感嗜血杆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验肺炎支原体(M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应用ELISA法测定其MP-IgM、CP-IgM和ADV-IgM。结果30例患儿中细菌阳性7例,分别为肺炎链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杆菌、卡他莫拉菌各1例;MP3例;ADV3例;结核杆菌阳性1例。支气管异物2例(分别为花生和葵花籽)。结论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细菌、MP、ADV、结核菌以及异物等,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多见。
童志杰黄建军余嘉璐曾强黄旭强邓爱群
关键词:右肺中叶综合征病原学儿童
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原学分析及其肺功能变化
2009年
目的:了解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类型及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临床诊断为右中叶综合征的儿童30例在局麻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做病原学的检测和分类;同时应用2600型和MIR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30例经临床和X线胸片、CT检查证实为右中叶综合征的患儿,按年龄分成两组,0~4岁组20例用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4岁以上组用MIR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和潮气量与最高潮气呼气流速之比(%V-PF)2个参数来反映0~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MIR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最大肺活量(FVC)、1秒率(FEV1)和最高呼气流速(PEF)共3个参数来反映4岁以上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结果:30例患儿中细菌阳性7例,占23.3%,病原分别为肺炎链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杆菌1例,卡他莫拉菌1例;支原体3例,占10%,腺病毒3例,占10%,结核杆菌阳性1例,支气管异物2例,占6.7%,分别为花生和葵花籽。0~4岁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25-PF:(0.42±0.08),%V-PF:(0.28±0.03),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为25-PF:(0.58±0.12),%V-PF:(0.39±0.06),治疗前后比较,25-PF的t=4.21,P<0.05;%V-PF的t=3.82,P<0.05。4岁以上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1.75±0.32),FEV1:(1.36±0.52),PEF:(2.56±0.78),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2.37±0.78),FEV1:(2.08±0.65),PEF:(3.68±0.80),治疗前后比较,FVC的t=3.05,P<0.05,FEV1的t=2.98,P<0.05,PEF的t=3.12,P<0.05。结论: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细菌、支原体、腺病毒、结核菌以及异物等,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多见;右中叶综合征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是明显�
黄建军童志杰余嘉璐曾强黄旭强邓爱群温惠红杨洁文钟丽萍
关键词:儿童病原学肺功能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与相关感染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分析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留置时间、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 2 0 0 2年 1~ 12月ICU住院患儿 10 2例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细菌培养 ,并对可能发生相关感染的患儿进行细菌学调查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3d以上 ,导管相关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 ) ,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10 0 % ,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率相对较低。结论 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及时拔除可疑感染的导管是防治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万古霉素是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首选药物。
曾萍陶建平杨镒宇黄海洪婕童志杰陈树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医院内感染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儿童抗生素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肺脓肿3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呼吸科住院肺脓肿患儿30例,静脉滴注或口服利奈唑胺,按每次10 mg/kg,每8小时1次,疗程2~4周。结果 30例肺脓肿患儿全部治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肺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黄建军黄建军童志杰江文辉何春卉童志杰吴林谢志伟
关键词:利奈唑胺儿童肺脓肿
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的肺功能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住院患儿分成两组,≤4岁组患儿20例选用2600型肺功能仪,>4岁组患儿10例选用MIR型肺功能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做肺功能测定,比较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和潮气量与最高潮气呼气流速之比(%V-PF)2个参数来反映0~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MIR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最大肺活量(FVC)、1秒率(FEV1)和最高呼气流速(PEF)共3个参数来反映>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结果≤4岁组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25/PF=0.42±0.08,%V-PF=0.28±0.03;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为25/PF=0.58±0.12,%V-PF=0.39±0.06。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21,3.82;均P<0.05。>4岁组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1.75±0.32,FEV1=1.36±0.52,PEF=2.56±0.78;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2.37±0.78,FEV1=2.08±0.65,PEF=3.68±0.80。治疗前后比较,分别t=3.05,2.98,3.12;均P<0.05。结论右肺中叶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是明显的,治疗后肺功能可恢复正常。
黄建军童志杰温惠红杨洁文钟丽萍
关键词:右肺中叶综合征肺功能儿童
儿科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中(P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ARDS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2004年2月我院PICU的14例确诊为ARDS患儿的特点。结果ARDS的发病率为2.3%。诱发ARDS的因素有体外循环、肺炎、脓毒症、休克等,其中以体外循环为最多见(占发病人数的42.9%)。确诊时急性肺损伤指数和PaO2FiO2分别为(3.2±0.6)和(86.5±23.8)。机械通气时最高吸气峰压和呼气终末正压分别是(33.8±8.4)cmH2O、(8.3±4.8)cmH2O。ARDS平均住院时间为18.1d,占PICU危重病人总住院时间的21.2%。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死亡6例(病死率42.9%),占PICU死亡总数的21.5%。结论积极去除高危因素预防ARDS、探讨ARDS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张剑珲陶建平曾其毅洪婕童志杰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监护临床流行病学
小儿漏斗胸矫治术后监护治疗
2004年
目的 总结小儿漏斗胸矫治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 对 6 3例漏斗胸患儿矫治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1例患儿全麻下行胸骨上举钢板内固定术 ,2例行胸骨翻转术 ,术后气胸和液胸的发生率为 5 % ,肺部感染发生率 11% ,5 2 %出现应激性溃疡。结论 小儿漏斗胸矫治术创伤较大 ,术后早期呼吸循环影响大、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 ,早期的呼吸循环支持和胃粘膜保护较重要。
童志杰陶建平刘威
关键词:小儿漏斗胸矫治术生命体征
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阐述其药理机制提供临床佐证。方法:40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哮喘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选用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对照组不用中药方治疗,两组哮喘儿童的常规治疗相同,疗程为1个月。观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55%。两组资料用确切概率法统计学检验,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它为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用可靠的中医途径。
黄建军赵春玲童志杰林莉菁赵明奇缪湘伊于乐周军
关键词:儿童哮喘疗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