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黎明
- 作品数:28 被引量:26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对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的可靠性评估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由匀相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得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的差异,评估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性及可能出现的偏差。方法选择1 1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测定空腹血清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以匀相测定法为对比方法,计算法为实验方法,计算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方程,对两者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并以实测值为参考值,计算在不同浓度范围LDL-C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率、计算值在给定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2种方法的r〉0.97(P〈0.001),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差均在其可信区间上限与下限之间;以实测值为参考值,多数情况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率〉85%,仅在3.12-3.64 mmol/L之间,两者符合率较低;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计算值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98%)和阳性预测值(85%),仅在3.64 mmol/L处,阳性预测值较低(77.8%)。结论计算法与测定法有良好的相关性,计算法的预期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在不同的医学决定水平,计算法能较好地区分“阴性”和“阳性”样本,对于实测值在3.12-3.64 mmol/L之间的样本,计算法可能较高地估计了LDL-C的浓度。
- 程黎明赵硕生管青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RIEDEWALD公式
- 肾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肾病患者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肾病内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因肾病住院、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267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肾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属为主,真菌感染的数量相对较少。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肾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较高。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何晓峰刘晓城程黎明
- 关键词:肾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基于胱抑素C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以疑似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血浆胱抑素C(CystatinC)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并对其进行适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该院核医学科进行GFR检查的肾功能受损患者样本200例,男113例,女87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临床资料等,并分为模型组和模型验证组。应用99Tcm-DTPA清除法测定GFR(mGFR),酶法测定血浆肌酐(pCr)浓度,胶体金颗粒免疫分析法(SPIA)测定血浆CystatinC(pCys-C)浓度,比较pCr和pCys-C分别与mGFR的相关性,并在模型组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以与mGFR相关性较好的pCys-C建立适于肾功能受损患者的GFR的评估方程(eGFR),采用模型验证组来验证建立的GFR评估方程的准确性并与同类的Hoek模型和Orebro模型来进行适用性比较。结果根据模型组pCys-C和mGFR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GFR预估方程为eGFR=60.873/pCys-C+10.863。经检验,模型所得eGFR与模型验证组mGFR分布无差异,本研究预测模型的30%和50%准确性高于Hoek模型和Orebro模型,准确度较好。结论本模型与同类研究所得到的基于CystatinC的eGFR预测模型相比,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尝试用于临床肾功能受损患者GFR水平的预测。
- 李辉军熊志刚汪俊程黎明
- 关键词: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肌酸酐
- 建立一种经济、有效的HBsAg检测策略:“灰区”在ELISA中的应用及多种方法的联合检测
- 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问题,目前全球共有20亿HBV感染者,且每年新增急性感染病例约4百万[1]。因此准确测定HBV对于HBV有效防控尤为重要。商业化的HBsAg检测试剂在过去10年中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各种检测试剂...
- 彭静王炼杨东亮孙自镛程黎明殷波涛管青刘艳玲吴士及王斌唐宁张碧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检测检测试剂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缓解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沉积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尾静脉注射人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截断突变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基因AMPK-CA(AMPKα1312,T172D),观察AMPK基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进行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6)和普通饮食组(n=8),糖尿病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模型,8周后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尾静脉导入表达持续激活型AMPK-C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AMPK-CA和rAAV2-GFP作为对照,观察1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留取肾脏组织。PAS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外基质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Ⅳ型胶原蛋白α1(Col4α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磷酸化AMPK、磷酸化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的mTOR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水平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组)相比,转染rAAV2-GFP组(GFP组)糖尿病大鼠肾脏内p-AMPK和p-AC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rAAV2-GFP组相比,转染rAAV2-AMPK-CA的糖尿病大鼠(CA组)体内p-ACC表达活性显著升高,肾重/体重、肾小球体积、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等指标有明显改善,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Col4α1、Col4α5mRNA表达水平,以及Col4α1、信号分子p-mTOR、磷酸化的真核延伸因子激酶2(p-eEF2K)及磷酸化的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rAAV2介导的AMPK-CA基因治疗可能通过增加糖尿病大鼠肾脏AMPK活性,抑制mTOR信号通路,缓解基质沉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 罗霞邓玲艳许文娟程黎明
-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
- 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分析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对117例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治疗效果和尿标本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症状多不典型,基础疾病合并率较高。尿培养阳性率较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较低。结论: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别于其他人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对于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何晓峰张琥刘蔚程黎明
- 关键词:更年期老年期尿路感染病原菌
-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NS)患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初诊或复诊NS患儿为NS组,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判断维生素D营养状态,≤20 ng·mL-1为维生素D缺乏。从NS患儿病史中截取可能影响25(OH)D的因素行维生素D缺乏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25(OH)D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NS组139例,男103例,女36例,年龄(6.1±3.7)岁;对照组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龄(3.1±2.0)岁。①NS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0.3±7.5)和(29.4±9.9)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N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3%和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和使用时间、血清钙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缺乏NS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Z评分(OR=0.151,95%CI:0.035~0.649)、NS病程(OR=0.143,95%CI:0.035~0.592)和大量24 h蛋白尿(OR=28.177,95%CI:3.295~240.970)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性、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钙和每公斤体重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与血清25(OH)D水平相关(P<0.05)。④27例NS患儿服用阿法骨化醇前和3个月后均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7.2±5.0)和(14.9±11.0)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S患儿血清25(OH)D低于健康儿童,有部分可能与蛋白尿水平、NS病程和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等因素相关,口服阿法骨化醇可提高血清25(OH)D水平。
- 梁慧开周建华仇丽茹程黎明鲍春李辉军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25-羟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蛋白尿
- 血浆Cystatin C测定的方法学评估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程黎明朱晓华朱耀武管青
- 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2007年1~6月收治的60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总钙、白蛋白、校正血钙(游离钙)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中33例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同时对33例患者进行生存期随访。观察终点为发现高钙血症后的生存时间。随访时间截止至2012年6月1日。结果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5.5%(33/603),高钙血症的发生与年龄(P〈0.05)、临床分期(P〈0.01)、血清总钙(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相关。而与性别、肿瘤类型无关。在转移部位上,肺转移(P〈0.05)和骨转移(P〈0.01)与高钙血症相关。33例出现高钙血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467天(中位时间96天),至随访截止时间全部死亡。结论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多见于晚期,生存期短,诊断高钙血症应对血清总钙进行校正,以血清游离钙判断为宜。
- 詹继东付强程黎明管青戴宇翃汤陵
- 关键词:肿瘤高钙血症预后
- 14,15-EET通过EGFR和p44/42 MAPK信号通道诱导肿瘤细胞增殖(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14,15-EET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Tca-8113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必要时更换无血清DMEM使其进入静止期。用14,15-EET和/或抑制剂处理后收集细胞蛋白,用Western印迹检测EGFR和p44/42MAPK(ERK1/ERK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4,15-EET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刺激EGFR和p44/42MAPK(ERK1/ERK2)蛋白磷酸化,该效应能够被特异性的EGFR抑制剂AG1478阻断。MTT分析显示,AG1478能够完全取消14,15-EET诱导的Tca-8113细胞增殖效应。结论EGFR的活化是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14,15-EET丝裂原信号途径中的关键事件;在该途径中EGFR的活化是p44/42MAPK(ERK1/ERK2)活化的上游事件。
- 程黎明赵硕生王勇李旭光汪道文
- 关键词:EGFRP44/42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