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之胜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产权
  • 3篇社会主义
  • 3篇土地产权
  • 3篇农村
  • 3篇主义
  • 3篇法治
  • 3篇产权
  • 2篇地产
  • 2篇土地产权制度
  • 2篇农村经济
  • 2篇农地
  • 2篇农地产权
  • 2篇农民
  • 2篇教育
  • 2篇产权制度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党内
  • 1篇党内法规
  • 1篇底蕴
  • 1篇依法

机构

  • 1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工业职业...

作者

  • 11篇程之胜
  • 1篇高宏贵
  • 1篇周秋明

传媒

  • 2篇党史博采(下...
  • 2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阴山学刊
  • 1篇学习月刊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格斯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理论方位
2006年
早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尚存在着局限性,此后也只是聚焦于“市民社会”批判,对“家庭”和“国家”这两个核心范畴则缺乏深入探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利用最新资料弥补了这个缺憾,消弭了唯物史观初创阶段的空白区域,在这个理论方位上完成了自己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程之胜周秋明
关键词: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市民社会家庭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本位理念论略
2008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力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确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思想,科学构筑了新时期党在“立党”和“执政”两个层面的本位理念,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深化、落实了这两个层面的本位理念。这对于我们在新的世纪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程之胜
关键词: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本位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略
论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历史底蕴与时代特色被引量:4
2018年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历史底蕴源于应然的法治,即以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良法善治",强调法律至上、民主政治、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它是一套蕴含原则、价值、制度和行动等多要素的理论和实践系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时代特色则是以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核心,坚持党对法治的全面领导,实现宪法之治,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有机结合、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之治,倡导社会自治和善用统筹综治,从而让权力依法运行,有效释放社会活力,保障我国现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中国梦"均得以实现的富民强国之治。它是实然的法治,是对近、现代法治理论的重大发展。
程之胜高宏贵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律党内法规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探析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理论界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讨,但利弊互现。农村土地"虚拟所有权"的构建应为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程之胜
关键词:农地产权
高校引入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课必要性探析
2014年
基于高校治理与法治精神的统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布,对规范我国高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对高校治理方式与法治社会期许的脱节,高校师生都应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求。
程之胜
关键词:高校治理法治精神法治教育
法治的迷失与教育的谜思——河北大学校园“醉驾案”探微
2010年
举国轰动的河北大学校园"醉驾案",折射出我国法治建设中对公权力监管的缺失与惩处的缺位,也反映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成人与成才的困境。文章以评析本案件为契机,权作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助推与呐喊。
程之胜
关键词:公权力法治教育改革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状况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08年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是指以农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包括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其中农地所有权是农地产权的核心。现阶段,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一体制所涉及的土地产权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它影响着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程之胜
关键词:产权状况双层经营体制农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产权农地产权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特色 时代特征 民族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与运用
2014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深刻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中国特色,反映了时代特征,表征了民族特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此相映照,对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等诸方面作出了总体部署。
程之胜
关键词:价值观民主政治社会自治传统文化
农村集体土地的几个法理问题
2011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问题已成为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对集体土地性质和地方政府处置集体土地行为的不同认识,导致在实践操作中相关单位侵害集体和农民利益,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
程之胜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法理群体性事件农民利益
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讨
2012年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地方政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也日益频繁。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同时,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成为当前新的"三农"问题。文章试图在目前我国征地现状和现有征地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程之胜
关键词:土地征收权益保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