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玉
-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的形态学转归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的形态学变化及其随访结果。方法对成功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78例患儿,在术前、术后24 h、3个月、1 a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表明,封堵术后24 h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由(36.14±3.15)mm降至(28.36±5.24)mm,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22.61±6.38)mm降至(16.12±4.9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27.83±5.97)mm增大至(33.64±4.32)mm。3个月和1 a随访过程中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继续缩小,而右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心脏即可发生明显的形态学转归,但右心室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 杨杰石秀玉孙若鹏赵翠芬王玉玮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形态学
- 每晚一次妥泰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每晚1次服用妥泰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的可行性。【方法】85例BECT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每晚1次服用妥泰,目标剂量2 mg/(kg.d);对照组41例每日2次服用妥泰,目标剂量4 mg/(kg.d)。随访12个月观察服药后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控制率、脑电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每晚1次服用妥泰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等优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 刘春荣王纪文李保敏石秀玉孙若鹏
- 关键词:儿童良性癫痫中央-颞区棘波
- 匹罗卡品诱导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的远期后果
- 目的:探讨反复新生期大鼠痫性发作对大鼠青春期及成年后细胞形态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生后 1天的Wistar大鼠46只,随机分为惊厥组Ⅰ、Ⅱ各15只,对照组Ⅰ、Ⅱ各8只,惊厥组新生鼠在生后 1d(P1)、生后4d(P4)、...
- 石秀玉孙若鹏王纪文雷革非
- 关键词:匹罗卡品痫性发作
- 文献传递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08年
- 概述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 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 石秀玉崔红王纪文
- 关键词: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无菌性脑膜脑炎传染病
- 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及预后被引量:3
- 2008年
- 重症病例的诊断手足口病病程多呈自限性,一般不需用抗生素,预后较好,但是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的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预后差,需早期诊断及治疗。
- 石秀玉孙若鹏
- 关键词:重症病例手足口病预后差病情进展
- 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用于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对其形态学及行为学影响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20只生后1 d的Wistar大鼠,在生后1、4、7 d给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另取12只生后1 d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观察新生鼠的行为学表现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惊厥组新生鼠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发作潜伏期变短,所需匹罗卡品的剂量变小,发作时间延长,发作强度变强,惊厥组3次发作后即刻神经发生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减少,发作后45 d,惊厥组较对照组神经发生增加,但均未见明显的神经元丢失。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为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发作对新生儿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 石秀玉王纪文李兴霞孙若鹏
- 关键词:癫痫匹罗卡品
- 生酮饮食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GluR5表达的影响
- 目的: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是一种高脂肪、低糖饮食,它的抗癫痫疗效早己明确,但其抗痫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并且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无定论。谷氨酸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突触重塑和癫痫...
- 徐向平孙若鹏石秀玉金瑞峰
- 关键词:海人酸生酮饮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文献传递
- 新生期大鼠反复癎性发作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期大鼠反复性发作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64只生后1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惊厥组40只和对照组24只。惊厥组新生鼠在生后1d(P1)、4d(P4)、7d(P7)给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制备新生鼠癫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惊厥组分别在第3次致后即刻、第4、14、45天4个时间点处死,各时间点设相应对照组,处死前36h给予惊厥组和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BrdU,用BrdU标记新生细胞,再以NF200双标免疫荧光法标记神经元。结果对照组BrdU标记阳性细胞呈年龄依赖性变化,不同年龄组BrdU阳性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惊厥组3次发作后即刻和第4天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相应日龄对照组(P<0·01),而发作后14d和45dBrdU阳性细胞数高于相应日龄对照组,发作后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惊厥组和对照组大多数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NF200。结论正常大鼠的神经发生有年龄依赖性,随着日龄增大,齿状回颗粒细胞增生减慢,而新生期反复性发作对大鼠不同时期影响不同,反复发作会导致幼鼠早期神经发生减少,而后期神经发生增加,这些新生细胞不仅存在于齿状回,还可见于CA3区及海马以外的某些区域,并可分化为神经元。
- 石秀玉王纪文孙若鹏
- 关键词:癫痫齿状回海马
- Tolosa-Hunt综合征3例报告
- 2006年
- 石秀玉孙若鹏王纪文
- 关键词:HUNT综合征TOLOSA病例资料
- 小梁纤维肌病临床病理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小梁纤维肌病(trabecularfibermyopathy,TFM)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TF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病例发病年龄2~37岁,平均19.7岁;男8例,女1例;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症状较轻,进展缓慢,预后良好。其中2例临床诊断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1例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余均未发现明确病因。结论TFM有其独特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可作为一种临床病理疾病名称,但是大部分病因不明。
- 石秀玉孙若鹏李兴霞
- 关键词:抗肌萎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