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雨萍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药物
  • 8篇儿童
  • 5篇用药
  • 5篇合理用药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3篇手术
  • 3篇头孢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2篇药敏
  • 2篇药师
  • 2篇药学
  • 2篇药学服务
  • 2篇源性
  • 2篇制剂
  • 2篇头孢曲松
  • 2篇中药

机构

  • 25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药品不...
  • 1篇黄石市第四人...
  • 1篇天津市第二人...
  • 1篇天津市食品安...

作者

  • 26篇王雨萍
  • 3篇张金婷
  • 2篇徐琦新
  • 2篇林宏
  • 2篇任立歆
  • 2篇刘丽
  • 2篇邹映雪
  • 2篇陆国金
  • 2篇卢鸣
  • 2篇张碧丽
  • 1篇孙桂香
  • 1篇王文红
  • 1篇朱雪立
  • 1篇刘佳悦
  • 1篇戴洁
  • 1篇梁红
  • 1篇吕玲
  • 1篇黄立志
  • 1篇任晋民
  • 1篇刘妍

传媒

  • 6篇天津药学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药物流行病学...
  • 2篇中草药
  • 1篇首都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2007中国...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洛酮治疗心源性脑梗死17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NLX)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临床用于治疗阿片类中毒及应用于麻醉剂与非麻醉剂过量、休克、婴儿窒息、急性乙醇中毒、脑血管病等应激状态,用以拮抗体内β-内啡肽(β-EP)增多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廖俊林黄立志张德华王雨萍
关键词:纳洛酮心源性脑梗死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发糖尿病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伴发糖尿病(DM)在儿童少见。本文对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发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体会进行了报告。
张碧丽吕玲刘佳悦杜悦新刘妍刘艳王雨萍龚新顺孙桂香叶军黄乐
关键词:儿童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
文献传递
静滴头孢曲松致荨麻疹1例
2003年
王雨萍张碧丽
关键词: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荨麻疹药物不良反应头孢菌素
γδT细胞在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抗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方法:于2019年9月,选择2012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88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该院职工体检健康的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抗布鲁氏菌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外周血中γδT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8比值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治疗后γδT细胞、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CD4/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γδT细胞、CD8+和CD3+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CD4/8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γδT细胞、CD4+、CD8+和CD3+T淋巴细胞可能在机体抵制布鲁氏菌慢性感染中发挥作用。
刘亚敏郑晓雅王雨萍吕菲楠任倩倩蒋贝李颖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ΓΔT细胞CD4CD8CD3
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谈临床药学服务被引量:2
2008年
王雨萍朱雪立
关键词:抗菌药物滥用临床药学服务围手术期医院质量管理年不合理用药用药时间
可致药源性发热的常见药物概述被引量:14
2010年
药源性发热即药物原因性发热,它是患者因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后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或无伴随症状,发热作为惟一或为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热型以弛张热为主,患者体温多在停药后48h内下降,且无任何后遗症。许多药物可致药物热,临床上最多见于抗菌药、抗结核药、中药制剂等药物。
王雨萍马一平
关键词:药物热
儿童大肠埃希菌药敏分析及药物选择
2010年
目的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之一,居分离菌中首位。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能引起各种感染。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08年3月31日住院患儿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278株进行ES-BLs检测,分析其药敏试验报告,并对ESBLs菌株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78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142株,占51.08%。药敏试验显示,所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其次敏感的是头孢西丁和呋喃妥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其他药物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儿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产ESBLs菌株明显增加,相应的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大。
王雨萍张金婷
关键词:儿童大肠埃希菌药敏分析
2005年和2011年我院儿童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比较
2012年
目的:了解本院不同年份儿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随机调查2005年和2011年两组I类手术患者病历各720份,比较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005年I类手术围手术预防用药率97.1%,使用时间多为3~7 d;2011年用药率为22.8%,使用时间多为1 d。通过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工作,采取干预性措施等手段,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更趋合理化;2011年比200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明显(P<0.01),手术后期用药时间显著缩短。结论:加强围手术前期预防性用药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王雨萍陆国金刘丽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用药
国内替硝唑剂型研究进展
1999年
王雨萍
关键词:替硝唑剂型片剂栓剂
苍耳丸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2002年
姚立娟王雨萍戴洁
关键词:桉油精中药制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