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学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磷化钨
  • 8篇加氢
  • 8篇催化
  • 6篇加氢脱硫
  • 5篇催化剂
  • 4篇加氢脱氮
  • 3篇新型催化材料
  • 3篇噻吩
  • 3篇加氢精制
  • 2篇WP
  • 2篇AL
  • 2篇程序升温还原
  • 1篇氮化
  • 1篇酸盐
  • 1篇助剂
  • 1篇吡啶
  • 1篇钨催化剂
  • 1篇钨酸
  • 1篇钨酸盐
  • 1篇相互作用

机构

  • 1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0篇北京石油化工...
  • 4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11篇王洪学
  • 10篇孙桂大
  • 8篇李翠清
  • 7篇李凤艳
  • 4篇徐景峰
  • 4篇周志军
  • 4篇李成岳
  • 1篇麴永亮
  • 1篇王勇

传媒

  • 3篇分子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P/γ-Al_2O_3催化剂负载方式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3年
以γ Al2O3为载体,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共浸渍法、分步浸渍法和程序升温、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型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负载量为20%的WP γ Al2O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负载方式对催化剂结构有一定影响,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在低温时较明显。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先混合后还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其HDS活性比先还原后混合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高;采用共浸渍和分步浸渍方式,通过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其HDS活性分别比不经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高或接近;浸渍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其HDS活性远远高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
李翠清王洪学李成岳孙桂大李凤艳
关键词:磷化钨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
新型催化材料——磷化钨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该文采用偏钨酸铵[(NH<,4>)<,2>W<,4>O<,13>·18H<,2>O]与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解、蒸发、焙烧和程序升温氢还原的方法,制备了无负载WP催化剂;通过混合法和共浸渍...
王洪学
关键词:加氢脱硫加氢脱氮
文献传递
助剂镍/钴对磷化钨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在共浸渍法制备磷化钨 /γ- Al2 O3 催化剂基础上 ,分别加入 1%、3%、5 %、7%和 9% (占活性组分比例 )的助剂镍或钴 ,制得负载 30 %含助剂镍 /钴磷化钨 /γ- Al2 O3 系列催化剂 ,考察了助剂及其加入比例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入适当比例的助剂镍或钴 ,有利于提高磷化钨 /γ- Al2 O3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当助剂含量分别为 5 %镍或 7%钴时 ,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最高 ;助剂镍对磷化钨 /γ -Al2 O3 催化剂的加氢脱氮反应不利 ,而加入适当比例助剂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 ,当助剂钴含量为 5 %时 ,催化剂吡啶加氢脱氮率最高 .温度对磷化钨 /γ- Al2 O3 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有一定影响 ,高温有利于加氢脱硫反应 ,低温有利于加氢脱氮反应 .
李翠清李凤艳孙桂大李成岳王洪学麴永亮
关键词:磷化钨助剂加氢脱硫加氢脱氮
新型催化材料磷化钨的合成
2004年
通过对WP催化剂前体程序升温氢还原合成了WP和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氢气流量对WP的合成有较大的影响,还原温度高于500℃,可以制得WP,还原温度低于500℃,不能合成WP.WP前体是一种稳定的磷钨酸盐而非磷和钨高价氧化物或盐的混合物.WP在氢气氛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空气中只发生表面氧化,其晶体结构是稳定的.在还原温度为600~700℃,WP前体的还原产物为WP,而负载型WP催化剂前体由于载体的作用,生成Al-O-W-P型磷氧化物,进一步升高还原温度会继续失氧在载体表面生成WP并逐步积聚.
孙桂大王洪学李翠清周志军李凤艳
关键词:磷化钨程序升温还原
WO_3在载体上的分散及对W_2N的氮化合成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分别以γ -Al2 O3、SiO2 、无定型硅铝粉 (SiO2 -Al2 O3)、Y型分子筛 (HY)及硅硼磷铝分子筛 (SiBAPO -5 )为载体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载体负载的WO3催化剂。通过BET方法测定了载体的比表面积 ,采用XRD、氨溶-分光光度法 ,测定了WO3在不同载体上的分散状态及化学分散量 ,探讨了WO3与不同载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对WO3在载体上的分散性的影响。通过原位TG -DTA方法对WO3氮化还原成W2 N过程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WO3与载体相互作用对WO3氮化还原成W2
徐景峰周志军王洪学孙桂大
关键词:相互作用氮化
新型催化材料磷化钨的合成
通过对WP催化剂前体程序升温氢还原合成了WP和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氢气流量对WP的合成有较大的影响.
孙桂大王洪学李翠清周志军李凤艳
关键词:磷钨酸盐噻吩程序升温还原
文献传递
噻吩在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被引量:6
2004年
采用程序升温和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型磷钨酸盐与载体γ-Al2O3机械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负载量分别为20%、25%、30%和35%的新型磷化钨催化剂,并对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负载磷化钨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明显高于非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还原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活性组分磷化钨的最低温度大于610℃.对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WP1活性较高,WP4活性较低,在340℃时分别为85.23%和67.93%.催化剂WP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李翠清王洪学李成岳李凤艳孙桂大王勇
关键词:负载催化剂磷化钨噻吩加氢脱硫
一种新型加氢精制磷化钨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偏钨酸铵{(NH4)2W4O13·18H2O}与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解、蒸发、焙烧和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制备了无负载WP催化剂.利用XRD和BET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采用TG/DTA方法对催化剂前体的氢还原过程进行考察.以制备的磷化钨为活性组分,Al2O3为稀释剂,在空速为4h-1、氢油比为1000、反应压力为3.0MPa、不同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对吡啶加氢脱氮、噻吩加氢脱硫和模型化合物为二苯并噻吩(含3000ppm硫)、喹啉(含2000ppm磷)和环己烷(溶剂)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反应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负载WP催化剂有相当的活性,其对大分子脱氮、脱硫活性明显优于对小分子脱氮、脱硫活性.
王洪学李翠清徐景峰孙桂大李凤艳
关键词:加氢脱硫加氢脱氮
二苯并噻吩在不同载体负载的氮化镍钨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性能被引量:3
2004年
分别采用γ-Al2O3、SiO2、无定型硅铝粉(SiO2-Al2O3)、Y型分子筛(HY)和加入硅和硼的磷铝分子筛(SiBAPO-5)为载体,用浸渍方法制备出不同载体的负载型氮化镍钨催化剂,利用BET、NH3-TPD、XRD等方法对载体和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原位TG-DTA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的氮化合成过程。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评价了氮化镍钨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活性金属组分在载体γ-Al2O3和HY上有较好的分散性,不同载体影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以HY为载体的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最高。
徐景峰周志军王洪学孙桂大
关键词:催化剂Γ-AL2O3磷铝分子筛加氢脱硫NH3-TPD
WP/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脱氮性能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程序升温、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形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的WP/γ -Al2 O3 催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对吡啶加氢脱氮 (HDN)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先混合后还原方法制备的WP/γ -Al2 O3催化剂WP2更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且稳定性比较好。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脱氮性能 ,340℃时吡啶加氢脱氮率为 95 .4 %。
李翠清王洪学孙桂大李成岳李凤艳
关键词:磷化钨催化剂加氢脱氮吡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