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梁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3K、p-AKT及AF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检测PI3K、p-AKT及AF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PI3K、p-AKT及AFP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I3K及p-AKT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AFP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浆内。PI3K、p-AKT及AFP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6.6%和78.5%,均显著高于三者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程度。PI3K、p-AKT及AFP三者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I3K、p-AKT及AFP的表达在肝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受AFP的高表达促进。
- 朱志立米娜李靖黄小兵王梁郑璐
- 关键词:肝细胞癌PI3KP-AKTAFP
- 重组BC047440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重组BC047440蛋白并观察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肝癌组织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BC047440cDNA,克隆入质粒pMD19-T,转化E.coliDH5α,酶切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ET-28a(+),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表达产物,提取重组BC047440蛋白,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作用后HepG2细胞表达Ki67蛋白的变化。结果克隆、鉴定BC047440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成功制备并纯化BC047440重组蛋白。1.0、10.0、20.0μg/ml浓度重组BC047440蛋白分别作用HepG2细胞48h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24.0%、136.1%、12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对照组的细胞增殖常数(PI)为26.1,重组蛋白处理组PI为48.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BC047440蛋白作用HepG2细胞后,Ki67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317±0.062),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177±0.03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备的重组BC047440蛋白具有直接促进HepG2细胞增殖和促进其表达Ki67蛋白的作用,可能是一种新的促进肝癌增殖蛋白。
- 郑璐梁平李靖黄小兵杨彤翰左国华王梁
- 关键词:BC047440肝癌增殖KI67
- COMMD7调控肝癌干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过程抑制其侵袭转移能力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抑制COMMD7基因后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shRNA慢病毒转染抑制COMMD7在LCSCs中的表达,粘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鬼笔环肽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特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抑制COMMD7基因表达可以显著降低LCSCs的侵袭迁移能力,对照组与转染组粘附相对细胞量为(1.00±0.12),(2.35±0.20),转染组粘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与转染组每视野迁移相对细胞量为(1.00±0.04),(0.24±0.03),每视野侵袭相对细胞量为(1.00±0.05),(0.24±0.04),转染组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同时导致细胞表现出低侵袭迁移能力的形态学变化,上述改变伴随了间充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上升(P<0.05),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P<0.05)。结论 COMMD7可能通过调控MET过程抑制LCSCs的侵袭转移能力。
- 谭烨尤楠郑璐黄小兵王梁吴柯邓昌林李靖
- 关键词:肝癌干细胞
- 改良脾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患者门脉高压继发脾大伴脾功能亢进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良脾动脉栓塞(SAE)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门脉高压继发脾大伴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54例门脉高压继发脾大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脾动脉栓塞联合Ls组(SAE+Ls组)24例,单纯Ls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结果改良脾动脉栓塞联合Ls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患者。Ls组有6例中转开腹手术。与Ls组相比,SAE+Ls组手术时间短[(150±29)rain比(210±40)min,t=-6.098,P〈0.05)]、术中出血少[(168±58)ml比(314±87)ml,t=-6.981,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5.5±0.6)d比(7.6±1.3)d,t=-6.7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及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通常被认为是Ls相对禁忌的门脉高压继发脾大伴脾功能亢进,采用改良脾动脉栓塞联合LS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邓昌林李靖黄小兵王梁尤楠吴柯王威巍张宇唐艺宸郑璐
-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手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ectomy,LC)在去除病变的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等优点,现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1-2]。
- 王梁贺永刚李靖郑璐
- 关键词:胆囊疾病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过表达Tg737基因对肝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Tg737基因过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肝癌HepG2和MHCC97-H细胞分别用脂质体法转染pcDNA3.1-Tg737质粒(Tg737过表达组)或pcDNA3.1空载体(空载体组),或单纯脂质体孵育(脂质体组),以各自未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48h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Hoechst33342染料法检测细胞核形态,Westernblot法检测cyclinA、Bax、Bcl-2表达。结果:与各自的空白对照组比较,Tg737过表达组HepG2和MHCC97-H细胞的S期细胞数量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细胞核均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同时伴随cyclinA、Bax的表达上调和Bcl-2的下调(均P<0.05);空载体组、脂质体组HepG2和MHCC97-H细胞镜下未见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且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737基因过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周期进程、促进其凋亡,机制可能与Tg737参与调节cyclinA、Bax、Bcl-2有关的信号通路有关。
- 谭烨尤楠郑璐黄小兵王梁吴柯邓昌林李靖
-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抑制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