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胸水
  • 1篇血培养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脱氨酶
  • 1篇住院
  • 1篇胃液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培养
  • 1篇腺苷
  • 1篇腺苷脱氨酶
  • 1篇良恶性
  • 1篇良恶性胸水
  • 1篇患儿
  • 1篇活性

机构

  • 4篇湘南学院附属...
  • 2篇湘南学院

作者

  • 4篇王柏秀
  • 2篇邝爱玲
  • 2篇袁才佳
  • 2篇蒋显勇
  • 2篇刘刚
  • 1篇张卡琳
  • 1篇周志雄
  • 1篇舒洋
  • 1篇陈晓利
  • 1篇苏维
  • 1篇易艳军
  • 1篇谭蔚

传媒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住院肺炎患儿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近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肺炎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我院儿科2011年7月~2012年9月期间住院肺炎患儿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情况,对选择抗生素治疗肺炎进行评价。结果 217例痰培养阳性结果中70例G+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唑林,红霉素均耐药;147例G-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对大多数第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达70%以上。结论我院住院肺炎患儿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大多数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可作为肺炎患儿治疗时的首选药;肺炎患儿治疗中多重耐药菌比例上升,治疗前应行病原学检查。
邝爱玲王柏秀苏维刘刚
关键词:肺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5例临床及实验诊断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5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水平,帮助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免疫力低下并伴发热,其中3例为艾滋病,1例为慢性肾病,1例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以上患者均首先在骨髓涂片和/或外周血涂片发现疑似马尔尼菲篮状菌,然后均经血培养后真菌鉴定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结论骨髓涂片、外周血涂片检查及血培养微生物检验是及时诊断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免疫力低下患者(如艾滋病、慢性肾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等)伴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马尔尼菲篮状菌等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蒋显勇王柏秀陈晓利周志雄黄红卫李轩易艳军袁才佳
关键词:骨髓血培养
联合检测端粒酶活性、CEA、ADA对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CEA、ADA检测对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51例胸水患者经胸水常规细胞学检查,同时用TRAP-PCR-ELISA法对胸水中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氨试剂法测定胸水CEA、ADA。结果 51例胸水患者中12例肺癌胸膜转移,2例乳腺癌胸膜转移,1例脓胸,1例结核性胸膜炎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20例恶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0.980±0.333)、(45.3±13.3)ng/mL和(11.8±4.0)IU/L,31例良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0.110±0.081)、(3.6±1.2)ng/mL和(49.8±10.5)IU/L(P<0.001)。20例恶性胸水细胞学阳性率45%(9/20),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0%(14/20)、特异性93.5%,胸水端粒酶活性、CEA、ADA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95.0%和100%。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可作为肿瘤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在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若与胸水CEA、AD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意义更大。
蒋显勇舒洋易艳军陈媫袁才佳张卡琳王柏秀
关键词:端粒酶腺苷脱氨酶胸水
胃液培养在新生儿感染的使用价值
2019年
目的将胃液培养用于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中,研究并评定其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有围产期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20例,依据新生儿是否存在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非感染组70例。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1h内开展胃液培养,观察及统计检查结果。结果感染组新生儿胃液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白细胞、中性细胞比率、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均较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有围产期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胃液培养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在新生儿的早期感染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将胃液培养用于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诊疗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刘刚黄灵敏谭蔚王柏秀邝爱玲
关键词:胃液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