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超 作品数:20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病理分为乳腺癌组100例和乳腺良性肿瘤组110例,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女性1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CA153、CA125、CEA水平;统计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评价。结果:乳腺癌组CA153、CA125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单独检测时CA153阳性率最高,CA125次之,CEA最低;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提高,但特异度有所下降。结论: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早期检出率。 罗丹 迟曰梅 王新超关键词:乳腺癌 CA153 CA125 CEA 单侧多灶性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方式比较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了解单侧MPTC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单侧MPTC(127例)和双侧MPTC(80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将单侧MPTC病人分为全甲状腺切除术组(70例)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组(5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侧MPTC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双侧MPT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MPTC不同方式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9.063,P<0.05)。多因素分析示,甲状腺包膜侵犯(OR=26.392,95%CI=2.373~344.254,P<0.05)和手术方式(OR=0.041,95%CI=0.003~0.436,P<0.05)是单侧MPT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侧MPTC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双侧MPTC相比无差异;甲状腺全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单侧MPTC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尤其对癌灶侵出包膜病人。 迟曰梅 罗丹 李彩霞 王新超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复发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乳腺癌组织中Rspo3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讨论Rspo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意义。方法:通过The Human Protein Atlas分析Rspo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Oncomine、GEPIA、UALCAN数据库分析Rspo3 DNA、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MethHC和UALCAN数据库分析Rspo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利用String-DB分析与Rspo3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在蛋白水平上,Rspo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较正常乳腺组织低表达,在DNA、mRNA水平上,Rspo3在乳腺癌组织中较正常乳腺组织显著低表达,且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则显著增高。与Rspo3相关蛋白有LGR(4~6)、UBA52、UBB、UBC、Rspo1、Rspo4、ZNRF3、RNF43,可能调节乳腺癌中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结论:基于现有的肿瘤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发现Rspo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则表达增高。这为深入研究乳腺癌,并发现新的乳腺肿瘤标志物提供了大样本数据支持。 赵保双 付雪飞 华堃池 范慧生 刘新宇 杨梦 张诗剑 刘阳 杜博松 王新超关键词:乳腺癌 甲基化 AEG-1与BECN-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与Beclin-1基因(BEC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30例PTC患者的组织标本,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PTC组织取自患侧甲状腺,正常组织取自对侧正常甲状腺。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EG-1与BECN-1在PT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PT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EG-1在PTC和正常组织中的mRNA测得值分别为0.6261(0.7414)和0.0498(0.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88,P=0.000)。BECN-1在PTC和正常组织中的mRNA测得值分别为0.0679(0.1981)和0.7857(0.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41,P=0.000)。在PTC 中,AEG-1和BECN-1的表达与TNM分期(Z=-3.980,P=0.000;Z=-2.265,P=0.023)、淋巴结转移(Z=-3.190,P=0.001;Z=-2.640,P=0.008)相关,但与发病年龄(Z=-1.203,P=0.229;Z=-1.162,P=0.245)、性别(Z=-1.222,P=0.222;Z=-0.453,P=0.651)、肿瘤大小(Z=-1.496,P=0.135;Z=-1.166,P=0.244)无关。在PTC中AEG-1与BECN-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3,P=0.007)。结论 AEG-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BECN-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AEG-1和BECN-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PTC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任佳 宋宁宁 王新超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推拿疗法防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防治作用及对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周期化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在3个疗程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水肿发生率为8.3%,对照组水肿发生率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达优率为83.3%,对照组上肢功能恢复的达优率为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疗法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够减少水肿的发生率,并促进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郝素红 王新超关键词:推拿疗法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FOXO3a的调控机制与功能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9年 FOXO3a是FOX(forkhead box)蛋白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通过磷酸化、泛素化降解、乙酰化或去乙酰化及microRNA方式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程、促进凋亡及氧化应激和延长寿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主要对FOXO3a调控机制与功能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为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陈磊 邱丽君 王新超 庞华关键词:FOXO3A 肿瘤 靶向治疗 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FTS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消化道症状、咽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咽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FTS组术后第1、3天炎症应激反应指标CRP、IL-6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结论FTS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叶奎 曲鑫 王新超 金健 王凤飚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甲状腺手术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资料。国产多西他赛75 mg/m2,吡柔比星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每次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完成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按计划完4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完全缓解(CR)、和CR 9例(18.8%),部分缓解(PR)17例(35.4%),无变化(NC)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CR+PR)率为54.2%。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腹泻、脱发、肌肉关节疼痛、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治疗老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但应重视心脏毒性、糖尿病并发症等的防治。 王新超 邸旭 李彩霞 王牧关键词:晚期 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 不同来源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构建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0只,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S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根据移植不同来源的间质干细胞命名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组。分离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造模8周后,取不同来源的间质干细胞2×106经尾静脉输注至SD大鼠模型体内,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白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Ⅰ型胶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重纤维化水平,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降低大鼠的肝纤维化水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最明显,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Ⅰ型胶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可见不同来源的间质干细胞对于大鼠纤维化具有不同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肝纤维化,脐带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缓解大鼠的肝纤维化。 曲鑫 王新超 韩璐 张海超关键词: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骨髓 脐带 脐血 泰索帝联合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分析用泰索帝(Docetaxel,Taxotere)联合卡铂经静脉给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毒副反应及初步疗效。方法18例晚期乳腺癌(Ⅲ或Ⅳ期)患者采用泰索帝75mg/m2联合卡铂100mg/m2静脉推注化疗,观察每次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完成6个疗程者观察疗效。结果15例完成全部6个疗程化疗,完全缓解(CR)8例,占53%(8/15),部分缓解(PR)3例,占20%(3/15),总有效率73%(11/15)。无一例因药物毒副反应停止化疗。结论泰索帝联合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可以作为一线药物应用于临床。 邸旭 王新超 王牧关键词:晚期乳腺癌 泰索帝 卡铂 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