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勇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浸渍Ca_3(PO_4)_2溶液对SiC窑具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SiC窑具材料浸渍Ca3(PO4 ) 2 饱和溶液 ,能填充气孔 ,降低气孔率 ,阻碍O2 的扩散 ,能增加SiC窑具抗氧化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浸渍次数越多 ,氧化速度越小 ,其中浸渍 4次最佳 ,浸渍 1 -4次氧化速度常数的比值 =K1∶K2 ∶K3∶K4 =1 0 .30× 1 0 -7∶8.94× 1 0 -7∶4 .1 7×1 0 -7∶2 .65× 1 0 -7=3.89∶3.37∶1 .5 7∶1。
- 阮玉忠吴万国詹红兵王成勇叶东忠
- 关键词:CA3(PO4)2SIC窑具抗氧化性
- 烧结工艺对刚玉/莫来石/钛酸铝复相材料晶相与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以刚玉、粘土和TiO2为原料,合成刚玉/莫来石/钛酸铝复相材料,并主要探讨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复相材料晶相与显微结构的影响,从中确定最佳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用XRD法、SEM法分析表征各试样的晶相结构和显微结构,采用Rietveld Quantification软件确定各试样的晶相含量。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反应烧结温度为1500℃,最佳的保温时间为4 h。
- 王成勇陈捷
- 关键词: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晶相显微结构
-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疲劳损伤过程的影响
-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定义混凝土疲劳损伤参数,对混凝土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混凝土疲劳损伤过程进行了定量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当粉煤灰的掺量超过30%后,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疲劳损伤形式主要表现为水泥...
- 阮玉忠吴维青王成勇于岩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粉煤灰混凝土
- 文献传递
- 利用铝型材厂污泥制备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料配方与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铝型材厂污泥制备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料配方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由铝型材厂污泥、高岭土和TiO<Sub>2</Sub>组成;以铝型材厂污泥、高岭土和TiO<Sub>2</Sub>为原料,将原...
- 阮玉忠沈阳于岩吴任平王成勇
- 文献传递
- 利用铝型材厂污泥制备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料配方与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铝型材厂污泥制备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料配方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由铝型材厂污泥、高岭土和TiO<Sub>2</Sub>组成;以铝型材厂污泥、高岭土和TiO<Sub>2</Sub>为原料,将原...
- 阮玉忠沈阳于岩吴任平王成勇
- 文献传递
- 利用废活性氧化铝制备堇青石材料
- 王成勇
- 关键词:堇青石矿化剂
- 铁合金厂回收的硅微粉在不同温度下晶相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4年
- 铁合金厂冶炼过程产生的大量硅微粉烟尘, 可以作为耐火材料和窑具材料的结合剂, 活性剂和矿化剂, 可促进耐火材料固相反应和烧结, 有利于晶型的转变, 提高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硅微粉在高于或等于1100 ℃不析晶。1200和1300 ℃析晶规律是:首先α-石英转变为α-方石英, 然后转变为α-鳞石英。在1400~1450 ℃首先析出卡片号为290085的石英变体, 然后转变为α-方石英。 而常规转化过程是α-方石英很难形成α-鳞石英, 而且不形成290085的变体, 因此其转化规律与常规不同。在液相存在情况下, 少量α-方石英转变为α-鳞石英, 不同温度下析晶结构探讨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宜的升温曲线。
- 于岩阮玉忠林春莺王成勇
- 关键词:铁合金硅微粉煅烧温度晶相结构析晶行为
- 乙二醇与硫酸钠复合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探讨乙二醇与硫酸钠复合对粉煤灰不同时期火山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一定掺量的乙二醇与硫酸钠复合掺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粉煤灰早期、中期与后期的火山灰活性,其中早期的激发作用效果最大,后期的激发作用效果最小。且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各水泥试样的3d、7d及28d抗压强度比值均有明显的提高但增幅下降。无论是否粉磨及粉磨时间长短,将一定掺量的乙二醇与硫酸钠复合对粉煤灰不同时期火山灰活性的激发作用效果均优于单掺乙二醇或硫酸钠;当硫酸钠掺量为1%,乙二醇掺量为0.03%进行复掺且粉磨时间15m in时其对粉煤灰不同时期火山灰活性的激发作用效果最大。
- 叶东忠王成勇林春莺
- 关键词:乙二醇硫酸钠粉煤灰火山灰活性
- SiC窑具材料浸渍AlPO_4溶液对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采用浸渍AlPO4饱和溶液的方法 ,使SiC窑具材料气孔被填充 ,气孔率降低 ,阻碍O2 的扩散 ,能增加窑具材料的抗氧化性 .结果表明 ,浸渍次数增加 ,氧化速度减少 ,其中浸渍 1次和 4次的氧化速度常数分别为2 .92× 10 -8和 2 .69× 10 -8,均符合金斯特林格方程 .浸渍 2次和 3次主要形成Al4(SiO4) 3的反应占优势 ,不符合金斯特林格方程 .
- 叶东忠阮玉忠杜育红王成勇陈代文
- 关键词:SIC抗氧化性碳化硅窑具材料磷酸铝浸渍
- 浸渍Ca_(3)(PO_(4))_(2)溶液对SiC窑具材料晶相结构与性能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浸渍Ca3(PO4) 2 饱和溶液对SiC窑具材料晶相结构的转化和性能的优化是有利的。使SiC结构由低温稳定型向高温稳定型转化 ,随浸渍次数 (每次浸渍时间 1 0分钟 )的增加 ,α 型SiC含量增加 ,浸渍 4次的α 型SiC含量最高 (81 .1 % )。材料性能随浸渍次数增加而优化 ,浸渍 4次的显气孔率和吸水率最低 ,体积密度和热稳定性最高。
- 阮玉忠詹红兵吴万国叶东忠王成勇蔡建容
- 关键词:晶相结构SIC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