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士群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黄芩
  • 3篇黄芩苷
  • 3篇CHOU
  • 2篇用药
  • 2篇细胞模型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白头翁
  • 2篇白头翁汤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B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1...
  • 1篇药动学
  • 1篇药物

机构

  • 7篇广东医学院
  • 5篇广东省天然药...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士群
  • 7篇郑学宝
  • 5篇朱宇珍
  • 4篇叶华
  • 2篇冯锦山
  • 2篇周小戈
  • 1篇陈平湖
  • 1篇叶营
  • 1篇庞丽萍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年份

  • 4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0、IL-13和IL-17水平与湿热证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IL-10、IL-13和IL-17在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6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15例普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0、IL-13和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13例正常人比较;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胃肠湿热评分,分析3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大肠湿热证的相关性。结果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IL-13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湿热组与非湿热组溃疡性结肠炎间的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17、IL-10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有关;IL-10水平与胃肠湿热证程度负相关,IL-17与胃肠湿热证程度正相关,IL-13与胃肠湿热证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冯锦山王士群陈平湖周小戈郑学宝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
B1和B10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黄芩苷对其体外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检测与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19+CD5+B细胞(B1)及CD19+CD5+CD1d+B细胞(B10)的比例,探讨黄芩苷对其体外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离活动期UC患者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PBMC为对照,经脂多糖(LPS)+黄芩苷体外刺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前后外周血B1和B10细胞比例。结果:UC患者外周血中B1和B10细胞占CD19+B细胞的比例(4.83%±3.26%,0.97%±0.48%)低于正常对照组(16.16%±11.89%,5.99%±3.59%),P<0.05,LPS+黄芩苷体外刺激能上调UC患者B10淋巴细胞的比例(P=0.02),但对正常人该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影响。结论:B1和B10细胞可能在UC病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黄芩苷可能对UC患者的B10细胞有上调作用。
冯锦山王士群叶营周小戈郑学宝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黄芩苷调节性B细胞B1流式细胞术
白头翁汤RP--HPLC指纹图谱建立以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机制研究
王士群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5-FU和黄芩苷在人类恶性上皮瘤细胞系中体外联合给药方案依赖性效应研究
2014年
目的对黄芩苷和5-FU在不同给药方案联合效应的依赖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人恶性肿瘤细胞系和正常细胞系的抗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试验,分别对应用黄芩苷和5-FU 3种联合方案(同时给药或序贯给药)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等效线图解法和Chou-Talalay法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相比同时给药方案,5-FU给药前给予适当剂量的黄芩苷不仅具有更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活性,而且还可减小5-FU对正常细胞LO2的毒性。结论黄芩苷和5-FU联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具有给药方案依赖性。机制可能是黄芩苷促进了5-FU的S期细胞周期捕获,以此限制了细胞通过细胞周期的能力。相反,对于5-FU后给予黄芩苷对肿瘤细胞系表现出拮抗效应,而正常细胞系表现出协同作用。
王士群朱宇珍叶华郑学宝
关键词:5-氟尿嘧啶黄芩苷
Chou-Talalay在抗肿瘤联合用药中的研究应用概况被引量:24
2013年
联合用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治疗领域。然而,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联合用药后疗效的评价标准仍没有达成一致,尤其是药物协同作用的评价。Chou-Talalay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药物协同作用定量分析方法。本文针对抗肿瘤研究领域,对该法的研究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为合理用药的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王士群朱宇珍郑学宝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用药
HPLC考察白头翁汤4种标志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白头翁汤中标志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小檗碱、白头翁皂苷B4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特征及其机制。方法通过HPLC建立白头翁汤指纹图谱以及4种标志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随后以Caco-2细胞模型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考察复方标志成分的双向转运机制,通过HPLC检测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①秦皮甲素在顶端(AP)和底端(BL)双向转运大致相同,为被动转运机制;②秦皮乙素在AP侧转运大于BL侧,维拉帕米可抑制AP侧向BL侧转运,为主动转运机制;③小檗碱在AP侧和BL侧转运大致相同,对于BL→AP侧外排Papp值显著低于单体的文献报道值,在复方中可能存在化学成分抑制小檗碱BL侧向AP侧外流载体,促使外流减少,增加小檗碱的摄取;④白头翁皂苷B4紫外响应弱,未能检测出。结论白头翁汤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小檗碱可通过HPLC考察其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特征。
王士群朱宇珍叶华郑学宝
关键词:白头翁汤高效液相色谱法CACO-2
探讨以“药动学先行”的中药创新模式被引量:2
2013年
中药创新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如何借助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实现中药研发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正在步入以单一靶点发展为多靶点药物组合,以活性成分筛选转变为药动学优化设计为导向的新一轮研发热潮中。面对研发模式的转变,我国中药的研发多数仍停留在以质量控制、药效活性筛选等初始环节。结合系统生物学和黄芩汤提取物(PHY906)中有关中药研发的内容,引入"药动学先行"这一概念,旨在将药动学作为快速筛选定位中药中具有潜在研究价值活性成分的工具。并进一步对中药研发模式为何需要"药动学先行"以及如何展开这一创新模式研究进行探讨。
王士群朱宇珍叶华郑学宝
关键词:中药创新系统生物学药动学
LKB-1表达差异细胞系中黄芩苷和顺铂联合用药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黄芩苷是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天然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促代谢等生理活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调控能源代谢的主要途径,由上游LKB-1或CaMKKβ蛋白激酶调控。最新研究发现黄芩苷对于LKB-1低表达的细胞系中可通过CaMKKβ途径激活AMPK。本研究通过等效线图解法和Chou-Talalay法定性及定量评估了黄芩苷和顺铂在LKB-1表达差异的细胞系的相互作用。细胞凋亡结果发现:相比LKB-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系HepG2,黄芩苷在LKB-1低表达细胞系A549能够增强顺铂对凋亡的诱导;相反,对于高表达LKB-1的正常细胞系LO2,黄芩苷起到保护作用。
王士群庞丽萍朱宇珍叶华郑学宝
关键词:黄芩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