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轩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干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细胞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干细胞
  • 1篇愈合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去势大鼠
  • 1篇颌骨
  • 1篇髂骨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卵巢
  • 1篇卵巢切除
  • 1篇卵巢切除术
  • 1篇膜片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王国轩
  • 4篇金岩
  • 2篇朱国雄
  • 2篇安玉林
  • 2篇梁世桢
  • 2篇赵喜聪
  • 2篇朱斌
  • 1篇陈哲
  • 1篇李德华
  • 1篇范龙坤
  • 1篇吴高义
  • 1篇杜建宇
  • 1篇冯源
  • 1篇那思家
  • 1篇段妍
  • 1篇孙聪

传媒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分析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ntal Apical Complex,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膜片形成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十名12-16岁的青少年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无龋的新鲜牙(前磨牙),刮取根面残留牙周膜进行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制备成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分别采用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膜片进行诱导,对比分析两种诱导液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的影响。结果:DAC诱导液处理过的PDLSCs细胞膜片,细胞形态接近牙源性间充质细胞,DAC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牙骨质-牙周样结构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牙骨质细胞谱系分化,而成骨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骨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骨细胞谱系分化。结论:DAC诱导液较之于成骨诱导液更利于PDLSCs细胞膜片的成牙周样分化,利于牙周缺损修复和局部再生。
赵喜聪朱斌段妍孙聪冯源王国轩金岩李德华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
去势大鼠骨量丢失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功能在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对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选用10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OP)的动物模型;选用同一批次、周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附近脂肪组织部分切除术,建立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大鼠组(sham group)。采用离心法、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BMSCs,体外培养传至3~4代后用于实验:流式细胞术进行BMSCs表型鉴定;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MSCs增殖状况;MTT法测定BMSCs生长曲线;成脂诱导后脂滴油红O染色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BMSCs成脂能力;成骨诱导后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BMSCs成骨能力;RT-PCR法检测大鼠BMSCs成骨相关蛋白Runx2、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大鼠BMSCs相比,OVX组大鼠BMSCs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增殖能力降低,成脂向分化增强,成骨向分化减弱(P<0.05)。结论: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减弱,成脂分化增强;这导致去势大鼠快速的骨量丢失,在去势大鼠OP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梁世桢王国轩范龙坤吴高义金岩朱国雄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卵巢切除术骨生成
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获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组);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BMMSCs组)。取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②计算克隆形成率;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④骨向诱导和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BSP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J-BMMSCs组和I-BMMSCs组均阳性表达CD44、CD29,阴性表达CD34;②J-BMMSCs组和I-BMMSCs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5±2.3)%和(18.6±1.3)%(P<0.05);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显示J-BMMSCs组增殖速度强于I-BMMSCs组(P<0.05);④成骨诱导7 d后,ALP染色结果显示J-BMMSCs组的成骨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21 d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J-BMMSCs组矿化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0 d、7 d、14 d后,RT-PCR结果显示J-BMMSCs组各时间点Runx-2和BSP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I-BMMSCs组。结论:J-BMMSCs组增殖及成骨能力均强于I-BMMSCs组。颌骨是骨移植的理想供体位点,颌骨骨髓适于用作组织工程骨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王国轩朱国雄朱斌梁世桢赵喜聪安玉林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颌骨髂骨骨向分化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和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从GFP-SD荧光大鼠体内提取原代骨髓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鉴定后用于体外构建BMMSCs细胞膜片,用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并提取膜片RNA用于RT-PCR实验,检测相关促愈合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BMMSCs成功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诱导培养2周后获得白色膜状细胞膜片,并可用机械力刮下。显微观察显示细胞呈长梭形重叠生长,染色显示细胞间紧密连接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RT-PCR结果显示,膜片细胞与正常培养的BMMSCs相比,高表达TGF-β、FGF、VEGF和ColⅠ等细胞因子和蛋白,但在诱导1周和2周时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能够较为稳定的在体外构建BMMSCs膜片,该膜片显著高表达TGF-β等促愈合因子。
安玉林那思家韦蔚陈哲王国轩杜建宇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