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忠平
- 作品数:93 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建设项目云南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雅鲁藏布河谷上游及青藏高原西南坡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揭示雅鲁藏布河谷上游和青藏高原西南坡蚂蚁种类及其分布规律,为青藏高原腹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科学数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雅鲁藏布河谷上游及青藏高原西南坡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采用采获频次分析法对比研究蚂蚁物种的栖息环境、垂直分布、觅食和筑巢场所等分布格局特征。【结果】共采获蚂蚁2亚科8属19种,其中雅鲁藏布河谷上游2亚科8属13种,青藏高原西南坡2亚科8属15种。研究区域蚂蚁以耐寒种类为主,缺乏耐热物种。物种丰富度与乔木郁闭度和灌木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被物厚度和海拔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草本盖度和地被物盖度相关性不显著。蚂蚁对栖息生境的选择不尽相同,地表是主要的觅食场所,大部分蚂蚁以石下和土壤内作为筑巢场所。【结论】蚂蚁物种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和生境状况影响。食物资源、环境稳定性和热量获取是影响蚂蚁选择生境、觅食和筑巢场所的主要因素。
- 李彪熊忠平徐正会翟奖周雪英许国莲
- 关键词:蚁科生境觅食筑巢青藏高原
- 二斑栗实象COI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解西南山地板栗的主要害虫二斑栗实象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及基因交流情况,对采自于云南省9个地理种群的二斑栗实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根据其结果进行种群间分子变异、单倍型、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79条COI基因序列大小为693 bp,检测到多态性位点32个,形成单倍型34种,其中一种为所有地理种群所共享;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01 01,固定系数Fst为0.132 8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52 55,基因流Nm为9.01。总种群间及各种群Tajima's D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二斑栗实象种群数量较为稳定未出现种群扩张。二斑栗实象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地理种群未形成明显的地理结构,说明种群基因交流频繁。
- 熊忠平吴培福徐磊潘涌智
- 关键词:COI基因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基因流
- 培养高素质农药使用者是农药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被引量:5
- 2010年
- 农药的安全使用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分析了农药使用者在安全使用农药中的作用,据此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农药使用者并对之正确引导和监督是做到农药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
- 尹立红刘智军刘丽熊忠平杨建东
- 关键词:农药安全使用
- 滇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duclouxiana Roques & Pan的潜在分布区预测被引量:6
- 2011年
- 了解滇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域,对于科学评估其危害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该物种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GARP模型预测了滇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域。在选出的10个最优模型中,216.6
- 刘建宏熊小真潘涌智张洁熊忠平邓中坚
- 关键词:滇柏GARP潜在分布区
- 银合欢豆象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掌握银合欢豆象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为银合欢豆象在云南省的发生、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利用银合欢豆象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银合欢豆象在云南省的适生范围区。结果表明:银合欢豆象在云南省适生范围分为4级,高适生区以绿色表示;中适生区以蓝色表示;低适生区以浅黄表示;非适生区以红色表示。利用ROC曲线分析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其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别为0.995和0.996,远大于随机分布模型的AUC值0.5,说明预测结果可靠。
- 杨欣熊忠平佟友贵张开存张会燕杨伟娴施艳萍
- 关键词:银合欢豆象潜在分布区
- 西藏地区锹甲科一中国新纪录种
- 2012年
- 记述采自西藏林芝地区锹甲科Lucanidae鬼锹甲属Prismognathus中国1新纪录种——吹拔氏鬼锹甲Prismognathus fukinukii Nagai,并给出了新纪录种的整体图,标本保存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熊忠平潘朝晖吴珑
- 关键词:鞘翅目锹甲科中国新纪录
-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拟裸蝗属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拟裸蝗属昆虫是我国特有的短翅型蝗虫类群,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对该属6种蝗虫的遗传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拟裸蝗属6种蝗虫的线粒体Cytb基因的碱基组成百分比基本一致,序列中A+T平均含量为73.36%,明显高于G+C平均含量26.64%,表现出强烈的AT偏向性;6种蝗虫线粒体Cytb基因的碱基替换主要是发生颠换和转换,且碱基的转换率均大于颠换率;云南拟裸蝗和绿拟裸蝗种间进化距离最大,九龙拟裸蝗和中华拟裸蝗种间进化距离最小;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最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拟裸蝗属6种蝗虫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6种蝗虫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分支。
- 熊忠平杨晨吴培福柳青
- 关键词:线粒体CYTB基因系统发育
- 西藏蚂蚁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1889—2020年,国内外蚁类学家实际记载西藏蚂蚁5亚科、22属、54种;本研究记载西藏蚂蚁10亚科、57属、183种,比前人研究新增5亚科、35属、129种,新增记录的5个亚科是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行军蚁亚科(Dorylinae)、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yrmecinae),显著丰富了西藏的蚂蚁区系研究。西藏蚂蚁区系是古北界与东洋界成分的混合体,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古北界成分相对贫乏,与其他动物地理界存在一定渊源关系;属级水平上与其他动物地理界的紧密度依次为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新北界;种级水平上与其他动物地理界的紧密度依次为澳洲界、新北界、非洲界、新热带界。蚂蚁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气温和降雨影响,从北向南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蚂蚁物种丰富度升高;从西到东随着经度升高,降雨量增加,蚂蚁物种丰富度上升。依据西藏境内古北界、东洋界物种的垂直分布信息,提出以喜马拉雅山南坡和藏东南地区海拔2 750 m等高线作为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划界标准,为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提供参考依据。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的垂直分布达到5 183 m,是目前已知世界蚂蚁垂直分布的最高纪录。
- 徐正会杨比伦刘霞周雪英熊忠平李巧许国莲和秋菊
- 关键词:蚁科区系多样性区划
- 思茅松毛虫关键龄期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对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关键龄期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探索其肠道细菌资源及多样性,为深入研究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及思茅松毛虫的种群管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采集自云南省安宁市草铺镇林区的思茅松毛虫1、4和7龄幼虫进行肠道细菌分离纯化,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判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得到291株细菌,隶属于15属31种,其中1龄幼虫肠道98株细菌隶属于9属13种,4龄幼虫肠道102株细菌隶属于6属12种,7龄幼虫肠道91株细菌隶属于6属9种。在31个细菌种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最多,共有9个种,占总种数的29.03%,其次是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各有4个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2.90%。13个1龄幼虫肠道细菌种中,葡萄球菌属、肠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27.54%、21.43%和21.43%,高于其他菌属的平均分离率(5.31%);12个4龄幼虫肠道细菌种中,芽孢杆菌属的相对分离率为72.53%,高于其他菌属的平均分离率(5.49%);9个7龄幼虫肠道细菌种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肠杆菌属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3.96%和18.68%,高于其他菌属的平均分离率(9.34%)。思茅松毛虫1龄幼虫肠道细菌的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最大,分别为0.9032、2.6172和2.4310,7龄幼虫肠道细菌的均匀度指数最大,为0.9634。【结论】思茅松毛虫1、4和7龄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丰富,具有丰富的细菌资源。
- 李选文熊忠平张珊黄雨云周艺萍聂中良潘鸿静熊智
-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
-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 2016年
- 为掌握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发生、发展和早期防控,该文利用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适生范围区。并结合Arc GIS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适生范围分为4个等级并用不同颜色进行了直观表示。利用ROC曲线分析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其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别为0.994和0.997,远大于随机分布模型的AUC值0.5,说明预测结果可靠。
- 李晓艳熊忠平彭卫红朱琼佟友贵
- 关键词:桉树枝瘿姬小蜂MAXENT潜在分布区ARC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