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小松
- 作品数:31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国际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教育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教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全球创新指数处于中低、中、中高、高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中,教育对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教育发展水平总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将使创新指数提高约0.30至0.37个单位;教育保障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将发生从无到有的飞跃;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在不同创新指数中的影响均不显著;在全球创新指数处于中、中高、高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中,教育效益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教育效益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将使创新指数提高约0.16至0.26个单位,且这种正向影响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基于此,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仍然是当务之急、长远之需。
- 浦小松曹培杰张永军
- 关键词:国家创新能力教育发展水平分位数回归
- STEM兴趣、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基于全国14418名中学生的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场所。以全国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学习成绩情况,通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进而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父母从事职业类型对学习成绩具有积极作用,但影响不大;周末或假期常去与学习相关校外场所对学习成绩具有促进作用;STEM兴趣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各有正负,数学和科学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数学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具有较大的提升效应,但工程与技术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具有负向影响。STEM兴趣和家庭背景对学习成绩的不同作用也为下一步做好STEM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 浦小松
- 关键词:家庭背景
- 高等教育普及对全球竞争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普及是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普及在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建立线性模型、门槛模型,检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球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跨越人均GDP的门槛值后,对全球竞争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提高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能够显著促进全球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对全球竞争力释放出更大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不断增强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 浦小松赵章靖
- 关键词:毛入学率门槛模型
- 湖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从宏观层面上对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并对湖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做了分析。由此指出湖北省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 南士敬吴建銮浦小松
- 关键词:财政收入经济增长
- 福建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 2008年
- 本文从1981-2006年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数据出发,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福建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
- 吴建銮南士敬浦小松
-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
- 学史力行要久久为功
- 2021年
-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现场指导党史学习教育时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
- 浦小松
- 关键词:党史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学史力行落脚点
-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教育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关联研究——来自跨国样本的经验证据
- 2021年
- 教育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基于国际数据,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差分析探讨教育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学成绩、科学成绩、阅读成绩、高等院校入学率与全球竞争力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高竞争力-高教育水平”国家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最高,PISA各科测试成绩和高等院校入学率同样最高,“中上竞争力-中上教育水平”国家、“中下竞争力-中下教育水平”国家和“低竞争力-低教育水平”国家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和教育水平逐渐降低;较高竞争力和教育水平国家的人均GDP、研发支出、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均高于较低竞争力和教育水平国家。
- 浦小松刘晓莉
- 关键词:教育发展方差分析
- 学习成绩、STEM兴趣与21世纪技能——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在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在战略层面制定政策促进STEM人才的培养。在此情境中,学习成绩能否提升21世纪技能水平,以及两者间内在作用机制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选择初一和高一学生作为样本,应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学习成绩、STEM兴趣与21世纪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成绩对提升21世纪技能水平具有直接效应,成绩越好作用越大,STEM兴趣越浓;STEM兴趣在提高学习成绩和促进21世纪技能水平提升方面具有中介效应,使成绩优化、兴趣增加与技能提升三者之间构成良性循环,且学习成绩越好,其STEM兴趣对21世纪技能水平提升的中介作用越大。因此,激发中学生STEM兴趣,教会他们学习,对于提高技能、发展能力有积极意义。
- 浦小松康建朝
- 关键词:中学生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基于1980—2006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两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GDP的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我国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应着力提高消费需求,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浦小松陈伟
-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 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面板格兰杰检验——来自OECD国家创新指数的证据
- 2022年
-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其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接下来的两个十五年中,如何提升国家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面板格兰杰检验方法对OECD国家的创新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创新互为格兰杰原因,二者存在显著的双螺旋促进关系;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OECD国家的创新指数提升1%将使人均GDP提高0.0979%,这意味着创新对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我国应通过全面推进国家及社会创新,将创新理念实体化、制度化,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和基础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等方式提升创新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 浦小松
- 关键词:经济增长OECD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