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桥林

作品数:48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宪法
  • 9篇法律
  • 8篇WTO
  • 5篇法治
  • 4篇行政
  • 3篇权利
  • 3篇教育
  • 3篇法制
  • 2篇行政行为
  • 2篇依法
  • 2篇约法
  • 2篇政府
  • 2篇中华民国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稳定
  • 2篇审判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世界贸易
  • 2篇世界贸易组织

机构

  • 44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江西行政学院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江西省委党校

作者

  • 46篇沈桥林
  • 4篇刘云华
  • 2篇张扩振
  • 2篇欧阳媛
  • 2篇陈少华
  • 1篇周中瑞
  • 1篇李光曼
  • 1篇肖萌
  • 1篇吴晓玲
  • 1篇杨建锋
  • 1篇李芳凡
  • 1篇沈奇喜
  • 1篇姜晓川
  • 1篇李洁

传媒

  • 7篇江西社会科学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理论导报
  • 2篇地方政府管理
  • 2篇江西行政学院...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行政与法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学术界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政法论丛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时代主人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律援助: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被引量:3
2003年
法律援助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证社会弱势群体法定权利实现的必要手段 ,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法律援助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援助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沈桥林欧阳媛
关键词:法律援助社会稳定小康社会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法学思考
2010年
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刚性准则,作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可以出自国家,也可以来自民间;可以有国家强制力威慑,也可以由社会组织保障实施。全球化进程是在缺少世界政府干预的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为全球社会有机体充分发育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类共同法。人类共同法的产生出于全球公共事务和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它有自己特定的调整领域,不仅不会消弥国家法,反而会与国家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以想象,未来的人类法必然是一幅多元图景,人类公共事务必然仰仗各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沈桥林
模拟法庭实训课的组织与实施被引量:7
2010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能够服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此,在法律硕士培养过程中,实习和实训就显得格外重要。
沈桥林肖萌
关键词:法律硕士实训
宪法修改与宪法权威被引量:6
2003年
宪法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宪法权威是重要的,但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修改宪法规范来解决矛盾,适时、科学的修宪是维护宪法权威所必需的。在修宪时,应当调整修宪的指导思想,增强宪法的适应性,完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
沈桥林
关键词:宪法
宪法教育教育什么被引量:1
2016年
面向公众的宪法教育既不能像大学宪法课那样强调理论和体系,也不能满足于普及抽象的宪法条文,而应注重培植宪法文化,以传播宪法精神、弘扬宪法价值、养成公民品德、推动宪法功能实现为重。特别是要注重通过宪法实施等途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宪法融入民众的生活,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沈桥林
关键词:宪法教育
试论个人信用破产制度
2019年
从人之天性层面与现实生活层面都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个人信用破产制度。个人信用破产制度是一种通过剥夺或限制信用主体某些资格与保护相对人基于信用信息选择交易策略的权利来保障债务人的债权处于安全状态与能够实现的制度。构建个人信用破产制度应从建立个人信用分类记分年度10分制、年审制度、复权制度和个人信用账户制度入手。
丁志兵沈桥林
关键词:个人信用破产
宪法教育是社会秩序的压舱石
2015年
2014年12月3日闭幕的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之后,又一个法治江西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意见》的通过,必将有力推动法治江西建设,把法治江西建设带上快车道。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奠定社会稳定的基本面、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宪法教育和宪法实施应该认为是首要选择。
沈桥林
关键词:社会秩序宪法教育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宪法实施法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政体性质再探被引量:1
2013年
迄今为止的通说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内阁制。笔者认为,《临时约法》之政体既不是总统制,也不是内阁制,而是独具特色的混合政体。其奉行的不是西方宪法理论中的"限权"或"控权"思想,而是中国传统的权力"牵制"思想。这一点,从该法关于国家行政权力分配方面可以得到充分说明。
沈桥林
关键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体行政权
大义是否一定要灭亲——从包庇罪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被引量:7
2005年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永恒的难题,法律的道德性则是人们的一个基本共识。我国《刑法》包庇罪的规定应借鉴中国古代“亲亲相隐”的法律制度,使之与伦理道德相兼容。
沈桥林
关键词:自然法道德性包庇罪大义《刑法》
论宪法的品性被引量:1
2007年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自于社会也服务于社会,宪法也不例外。宪法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高级法,决不应仅仅停留于政治国家层面,而必须深入社会生活,以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为终极关怀。由是观之,宪法是契约之法、和谐之法、稳定之法、维权之法、经世之法。
陈少华沈桥林
关键词:宪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