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杭锋 作品数:60 被引量:305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杭州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杭州市空气质量预报平台 沈杭锋 杨军 郦敏杰 陈勇明 实现市县两级业务人员更便捷的进行预报的B/S架构预报功能;实现根据IP地址自动进行该地化的数据展示功能;实现基于杭州市环保部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WEBGIS展示查询功能;实现以四家单位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数值预报显示查询...关键词: FY2C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海棠”台风预报的敏感性试验 本文以gfs资料为背景场,采用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研究云迹风资料对0505号台风"海棠"的影响,同化红外(IR1)、水汽(IR3)及经质量控制的IR3云迹风矢到模式中得出,FYC云迹风矢需经必要的质量控制,去... 刘瑞 翟国庆 沈杭锋 徐亚欣关键词:WRF模式 三维变分同化 文献传递 一例底层涡旋扰动触发强对流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2009年6月5日一例皖北强灾害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分析,发现底层大气中存在西南气流的中尺度汇合线,在汇合线附近、基本西南气流的流场环境下,隐含着中尺度涡旋扰动.利用Shuman-Shapiro平滑滤波方案对日本中尺度再分析资料进行处理,揭示了滤波后出现的中尺度涡旋扰动,该涡旋扰动对应边界层中尺度辐合区和辐合中心,以及气流的最强上升支.这些中尺度扰动特征与之后初始对流回波单体的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中尺度扰动涡旋中心附近及东侧易发生对流,或者扰动涡旋率先触发了对流. 章元直 苏涛 沈杭锋 翟国庆关键词:强对流天气 触发机制 中尺度分析 平滑滤波 杭州LED公共显示屏气象信息自动发送的实现 2017年 为解决杭州市公共场所现有LED显示屏缺少气象信息、气象信息来源不统一、不规范、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实用、无法统一管理等问题。杭州市气象局针对不同LED公共显示屏的不同控制卡和控制渠道,通过开发通讯接口,部署统一接收发布软件的方式,实现统一的气象数据接口通过网络与气象局业务网连接,达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共显示屏气象信息自动发送的目标。利用LED公共显示屏发送气象信息,前期投入少、后期维护压力小,又能满足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增加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发挥气象信息在民生保障、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方面应有的积极作用。 金成 蒋静怡 沈杭锋关键词:控制卡 浙江北部一次短时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GFS 0.5°×0.5°逐6h的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雷达、风云卫星资料,对2013年6月24日浙江北部一次短时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的暖湿西南气流和850hPa暖切的共同影响,引发了浙江北部的短时大暴雨天气。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配合下,当低层925hPa的中尺度辐合线和对流层中层700hPa的垂直上升运动区相重合时,中尺度辐合线附近会产生强对流,这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报指示意义。此次暴雨过程与中尺度辐合线密切相关,中尺度辐合线是由偏东风和东北风辐合而成,该辐合线先于降水存在,而且从地面一直伸展到对流层中层,之后触发了浙北地区的短时大暴雨天气,强降水区域和强回波带落在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区域。 沈杭锋 陈光宇 金成 周玲丽 方陆俊关键词:短时大暴雨 中尺度辐合线 触发机制 浙中一次短时大暴雨的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 2022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0..25°×0.25°EC再分析资料、衢州双偏振雷达资料等,对2020年5月9-10日发生在浙中南--次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分成9日上午和后半夜2个阶段,分析表明:(1)该过程为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缘、0700 hPa急流轴出口左侧、850 hPa湿舌中,冷锋、干线和超低空辐合线共同触发了强对流;阶段2高空槽更靠近预报区,斜压性更强,对流更强烈;(2)高温高湿的空气,尤其是低层水汽饱和对短时大暴雨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指示作用;阶段1湿层厚度和空气的饱和程度、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均较大,降水量也更大;(3)双偏振雷达特征为:阶段1、2分别爆发了强多单体风暴、飑线,造成短时强降水的主要是强多单体风暴和飑线北段回波,其回波强度为55 dBZ以下,且回波质心较低;飑线南段回波强度为55 dBZ以上,回波质心较高,移速较快,以雷雨大风为主;短时暴雨区(Z_(H)为35~55dBZ)的Z_(DR)、K_(DP)均随Z_(H)的增大而增大,Z_(DR)为1.2-4dB,K_(DP)为1~3°/km,且3者最大中心基本重叠,表明暴雨区雨滴浓度最大、直径最大、降水效率最高;在Z_(H)相同的情况下,更大的Z_(DR)、K_(DP)有更大的降水;(4)过程雨量较大点发生在迎风坡,山脉走向与引导气流一.致,地形对降水存在正贡献。 方桃妮 叶延君 叶妍婷 刘圣楠 沈杭锋关键词:短时大暴雨 一次爆发性气旋及其诱发的大风天气分析 被引量:14 2014年 利用华东区域实况自动观测资料和全球预报系统的FNL再分析资料对一次爆发性气旋及其引发的大风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由高空急流调整导致叠加在气旋上空的中层辐散区,中高层干冷空气伴随正涡度,沿西北气流下传并在低层侵入气旋后部,气旋前部850 h Pa西南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和气旋西侧槽前西南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通过潜热释放共同促成气旋的爆发性发展;同时在气旋发展初期,高层高湿位涡区的向下传输,也加速了气旋的快速发展。气旋第三象限的大风由动量下传触发强对流并形成大风叠加所致,低层西北干冷气流切断低层的增湿,使大风区降雨很弱。低层切变线与地面带状CAPE高值区重合,该区域未来1~2 h将出现大风,对预报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查贲 沈杭锋 郭文政 徐柳韵 陈勇明关键词:爆发性气旋 大风 急流 切变线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梅雨暴雨模拟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2009年7月24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边界层参数化对于10 km精度的模式模拟,具有重要影响;不管哪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由于都已经考虑比较全面的边界层物理过程,因此模拟结果都比较接近实况;边界层对模拟的影响主要在低层,对暴雨强度有影响,对暴雨落区也有影响;不同的参数化方案之间,边界层结构就会有所不同,使得边界层内动量、热量、水汽以及能量的垂直输送有差异,从而对模拟结果会产生影响。就此个例而言,MYNN Level-3方案具有最佳的模拟效果。 陆小勇 沈杭锋 吴静关键词:边界层 WRF 梅雨暴雨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2020年3月21日浙中北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GFS 0.25°×0.25°逐6 h的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20年3月21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次过程发生前浙江中北部地区高低层均为西南气流控制,白天升温明显,中低层急流逐渐东移北抬,同时700 hPa西北气流南压带来弱冷空气渗透,有利于形成午后“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且浙江中北部地区处于干湿区交界处,环境背景场有利于对流发生。(2)中尺度辐合线是该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触发系统,辐合线先于对流形成,辐合线形成时冷空气楔入暖湿气流下方,将暖湿气流抬升,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激发了对流。辐合线强度增强时,回波强度也会随之增强。(3)在短时临近业务中,预报员需多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尤其需加强对中尺度辐合线等强对流天气触发系统的分析。 张霏燕 张日佳 姜盈 沈杭锋关键词:强对流 中尺度辐合线 西南急流 逆温层 杭州亚运奥体中心冠层梯度风特征分析 2024年 基于2023年7-10月杭州奥体中心附近8个梯度自动气象站的实况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该时段杭州奥体中心不同高度风资料的分布特征及阵风系数的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1)奥体中心不同高度风速具有一致的日变化,但100~300m极大值的出现时间较100m以下略滞后。10~60m的离散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60~300m的离散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对于奥体中心附近60m及以下高度的阵风预报,10m的阵风预报有较强的参考性;100~300m的阵风预报有极强的关联,可以统一预报。(2)利一社区站主导风向基本集中在南北两个方向,偏西和偏东两个方向的风出现频率显著低于其他风向。大莲花东、西顶微站风向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东风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偏北风则没有明显日变化。地面到300m的风向偏转为63~74°。(3)地面站点平均风速较冠层风速大,但冠层极大风速受边界层各类天气系统综合影响,冠层的平均风速虽不大,但风的阵性更强,阵风也随之增大。 俞涵婷 陆文涛 沈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