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池
- 作品数:55 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NTC热敏电阻线性化新方法被引量:4
- 2003年
- 汤池范晓宇王华罗二平申广浩
- 关键词:测温热敏电阻线性化对数放大器
- 基于非均匀颅骨头模型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算法初步研究
- 电阻抗断层成像(EIT)可以对脑部电阻率的变化进行成像。在脑部EIT图像重建中,通常采用四层同心圆头模型,这种模型认为颅骨是一个均匀整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颅骨头模型的二维EIT动态成像算法,并进行了脑出血成像仿真...
- 倪安胜董秀珍杨国胜付峰汤池
- 关键词:生物物理学
- 临床患者体内金属异物快速排查定位装置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为实现患者体内金属异物的准确定位及术前术后手术器械的快速排查,设计了基于磁通门梯度测量方式的便携式装置.提出基于剩磁效应的铁磁性金属定位方法和基于电涡流效应的非铁磁性金属定位模式,用以解决传统磁通门无法感应非铁磁性金属的问题.采用改进的跑道型磁芯结构,选择钴基非晶合金Metglas2705M作为磁芯材料,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进行谐波提取和互相关滤波处理,提高了磁通门性能.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使该装置具有一定深度分析能力.15例异物患者临床实验证明,该技术便捷有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景达罗二平申广浩刘则毅汤池徐巧玲
- 关键词:磁通门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 二次脑损伤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
- 2010年
- 目的:设计并开发二次脑损伤监测系统,为一线战场环境下快速诊断二次脑损伤患者伤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利用现代医用传感器技术,实现患者二次脑损伤参数的采集和显示;以VC和SQL数据库为平台,结合ActiveX控件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伤情的连续监测、自动分级、综合评分,并在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治疗方案。结果:该监测系统使用方便、小型便携,具有良好的兼容和扩展性。结论:该系统有望应用于野战颅脑损伤病情的监测,有效降低二次脑损伤的发病率,提高伤员救治率。
- 荆斌申广浩景达费舟吴小明汤池闫一力刘娟罗二平
- 关键词:二次脑损伤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库
- 新军事变革下军队卫生装备研发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从装备研发、人才队伍、评价体系3个方面结合,美军卫生装备研发与管理的先进做法与经验介绍,对比分析了新军事变革下国内军队卫生装备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研发部队急需的卫生装备、锻造复合型的研发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提升国内军队卫生装备的研发水平与效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 申广浩郭伟吴小明刘娟谢康宁汤池景达闫一力罗二平
- 关键词:卫生装备军事
- 太白银莲花皂甙-1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太白银莲花皂甙-1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太白银莲花皂甙-1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倒置显微镜和Hochest33342荧光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和Bax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分析Bcl-2和Bax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U251细胞经太白银莲花皂甙-1诱导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通过RT-PCR结果证实Bcl-2 mRNA在太白银莲花皂甙-1作用下明显呈低表达而Bax mRNA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太白银莲花皂甙-1作用后,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激活了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太白银莲花皂甙-1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活性,且能引起胶质瘤细胞大量凋亡,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 李娟程光李三中费舟章翔汤海峰张赟汤池甄海宁陈涛罗鹏殷安安
- 关键词: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若干思考被引量:4
- 2015年
- 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总结和分析了从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3个层面对于影响该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重要因素;提出了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和完善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管理等建议,提高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和整体水平。
- 景达罗二平申广浩吴小明汤池谢康宁郭伟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指导教师教学方法
- 微波热疗中高精度测温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介绍了一种新的微波场下的测温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微波场干扰、传感器线性化及测温针互换性等一系列问题。
- 王华汤池范晓宇杨国胜
- 关键词:微波热疗测温传感器线性化
-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2003年
- 汤池罗二平申广浩吴晓明张景波
-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生物医学应试教育实践教学
- 兔离体新鲜肝组织的电阻抗温度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获得肝组织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为采用电阻抗成像法监测在肝肿瘤热疗时的体内温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新鲜离体兔肝,通过模拟肝肿瘤热疗过程,四电极法阻抗盒测量兔肝在受热和冷却的2个阶段的多频电阻抗,研究兔肝组织的电阻抗与温度间的相应关系。结果:在58℃以下、f=1 kHz时,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基本上在-1.0%~-2.2%波动。在58~69℃区间,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从-2%快速变化至-14.7%。69、70、71℃等3个温度点的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均保持在-14.7%附近。在71~76℃区间,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从-14.7%快速变化至-1.0%。76℃以上,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基本上为-1.0%。结论:兔肝细胞受热变性时电阻抗特性发生显著改变。在临床热疗中,有可能通过监测生物阻抗的改变来监测热疗时的温度。
- 蔡华尤富生史学涛付峰刘锐岗汤池董秀珍
- 关键词:肿瘤热疗温度肝组织电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