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驰
- 作品数:246 被引量:1,24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cN0上颌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egative neck lymph node,c N0)上颌恶性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此类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0年至2010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具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c N0上颌恶性肿瘤患者277例,记录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临床信息,研究不同病理类型上颌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规律,并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影响上颈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277例c N0上颌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5.5%(43/277),上颌鳞状细胞癌因其较强的淋巴结转移倾向,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3.0%;腺源性癌的整体转移率较低,为7.6%,且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时间较晚,但高度恶性腺源性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低度恶性腺源性癌(分别为P=0.037),其中非特异性腺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导管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15%,而同属于高度恶性肿瘤的腺样囊性癌与肌上皮癌的转移率较低;肉瘤类恶性肿瘤的整体淋巴结转移率很低,仅为4.9%。结论:建议对c N0上颌鳞状细胞癌患者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非特异性腺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导管癌等高度恶性腺源性癌患者可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肉瘤类患者可对颈部进行密切观察。
- 孙乾章文博高敏于森毛驰郭传瑸俞光岩彭歆
- 关键词:淋巴结上颌骨肿瘤淋巴转移
- 545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5月~2 0 0 2年 9月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连续 5 0 7例患者的 5 45块游离组织瓣移植 ,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腓骨瓣、前臂皮瓣和腹直肌皮瓣为最常用的 3种游离组织瓣 ,占全部游离瓣的 96 0 %(5 2 3 / 5 45 ) ;游离瓣的临床成功率为 98 2 % (5 3 5 / 5 45 ) ,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 4 8% (2 6/ 5 45 ) ,抢救成功率为 61 5 % (16/ 2 6) ;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5 2 % (12 8/ 5 0 7) ,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 ,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吸烟、饮酒、放射治疗和年龄 (高龄和儿童 )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 ,其明显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 。
- 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张益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外科皮瓣外科手术
- 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吻合两条静脉的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9月—2003年4月完成的168例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68例患者中男92例,女76例,年龄11~79岁,平均44.6岁。分析肿瘤的部位和类型、缺损的范围、所采用游离瓣的设计、受区静脉的选择、血管吻合技术和游离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采用的168块游离瓣中,腓骨瓣126块,前臂皮瓣32块,腹直肌皮瓣7块,肩胛瓣、空肠瓣和大腿前外侧皮瓣各1块。最常选用的受区静脉包括颈外静脉、面前静脉、面总静脉和颈内静脉,占全部受区静脉的86.0%。本组游离组织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9.4%,术后1块腓骨瓣因动脉血栓而失败,但无1例游离瓣发生术中和术后静脉危象。结论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可有效防止或降低游离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机率,提高了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
- 毛驰俞光岩彭歆张雷郭传瑸黄敏娴
- 关键词:游离组织瓣移植血栓形成静脉
- 构建预制个性化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灵长类动物模型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预制个性化骨瓣具有创伤小、血运好、可带软组织、形状可定制等优点,可用来修复血管床欠佳的骨缺损。目的:建立预制骨瓣修复灵长类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对9只恒河猴进行头颅扫描并制作个性化钛网。将复合或者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装入个性化钛网,植入背阔肌中进行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的预制或者原位植入下颌骨节段性缺损。13周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预制成功,将其转移修复下颌骨节段型缺损。采用临床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异位预制个性化骨瓣及原位植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预制骨瓣和原位植入的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珊瑚能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原位植入复合或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和单纯珊瑚不能修复下颌骨缺损。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预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成功,转移后均能成功修复下颌骨缺损,而且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优于材料直接植入下颌骨缺损组。实验证实预制个性化骨瓣修复恒河猴下颌骨缺损模型是可行的。
- 周苗彭歆车月娟毛驰胡敏俞光岩
- 关键词:颌骨缺损下颌骨重建
- 游离腓骨瓣修复儿少期患者下颌骨缺损的远期效果评价
- 目的:评价采用游离腓骨瓣修复儿少期患者下颌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对8例应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9~14岁患者(中位年龄13岁)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36~8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8个月。采用Photoshop...
- 罗季维毛驰彭歆
- 关键词: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
- 文献传递
- 三种软组织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分析前臂皮瓣、大腿前外侧皮瓣和上臂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收集同期完成的154例应用软组织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臂皮瓣99例,大腿前外侧皮瓣3...
- 彭歆毛驰俞光岩郭传张雷王洋黄敏娴马大权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缺损前臂皮瓣
- 文献传递
-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被引量:64
- 2002年
-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除术。方法 该改良术式的要点为 :①采用隐蔽的面部除皱切口 ,避免了常规术式的耳前和颈部切口 ;②在SMAS筋膜下翻瓣 ,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③采用总干法解剖面神经 ,减少了面神经周围支损伤的机率 ;④暴露面神经总干后 ,根据肿瘤的位置 ,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而行腮腺部分切除术 ,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 ;⑤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腮腺切除后的凹陷区 ,避免了常规术式后的面部畸形。结果 采用该术式对 12例患者行腮腺切除术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 3~ 12个月 ,患者面部疤痕不明显 ,外形恢复良好 ,面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 ,且无 1例出现Frey综合征。 结论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 ,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和普及。
- 毛驰俞光岩彭歆刘林何冬梅张晔
- 关键词:腮腺切除术面神经FREY综合征
- 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非感觉性游离桡侧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术后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追踪65例舌癌扩大切除同期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6~12个月复查,检测皮瓣的触觉、两点辨别觉、痛觉(钝锐觉)、方向觉和冷热觉的恢复情况。结果:29例皮瓣(44.6%)至少3/4面积有感觉恢复,32例皮瓣(50%)有部分感觉恢复,4例皮瓣(6.3%)无感觉恢复。结论:非感觉性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后可自行恢复感觉功能。放疗可能减缓甚至阻碍皮瓣感觉功能的恢复。
- 张铁柱姜颖毛驰陈坤彭歆
- 关键词:舌肿瘤前臂皮瓣
-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的解剖规律和特点,为该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对10侧下肢标本的腓肠内外侧动脉穿支进行解剖测量。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手术14例患者的穿支位置和数目数据。结果尸体解剖结果显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数目中位数为2.5支(1~6支);穿支距腘纹5.0~19.0 cm,距小腿后正中线1.0~6.0 cm;临床应用解剖显示,穿支数目中位数为2.0支(0~4支);穿支距腘纹线5.0~19.0 cm,距小腿后正中线0~5.8 cm。消除小腿长度影响发现,穿支多数分布于小腿上1/5~1/3之间。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数目较恒定,位置恒定,血管蒂长,适合临床设计穿支皮瓣使用。
- 崔秋菊毛驰毛驰彭歆
- 关键词:穿支
-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通过对面神经出茎乳孔后段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神经的恢复过程,并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临床工作。方法选取1999年~2005年因面神经损伤于我院治疗的医源性面神经损伤患者182例(男113例,...
- 于国霞蔡志刚俞光岩施晓健彭歆张建国毛驰
- 关键词:面神经创伤性损伤预后
- 文献传递